第680章 跟著楊文鬆吃肉喝湯
字數:8529 加入書籤
一所大學城的意義太大了。
且不說在教育、科研方麵的集群化優勢,光是對一座城市的經濟拉動、人才吸引,就意義非凡。
想象一下,當一座占地幾十平方公裏、幾十萬名師生的大學城矗立在那裏,周邊會帶動起多少商業、產業。
尤其是像雲城大學這種國內排名前二十的高校牽頭成立的大學城,這個意義就更大了。
一流的硬件設施,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商業配套,將會大大吸引更多的優秀學生報考雲大大學城,也會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頂級專家學者的加入。
這些優秀學生和專家學者的加入,又會進一步提升雲大的綜合實力,一舉進入國內前十甚至前五都有可能。
不僅如此,一所大學城對楊文鬆來說,意義也很大。
現在這個醫療產業中心實驗室,頂級的專家、科研人員還是有點少。
沒辦法,雲城在國內隻是一個二線城市,醫療產業中心又剛剛建立起來,實在是很難吸引到那些頂級的專家、科研人員。
要不是蘇茂、吳非他們揮舞著大把的美元滿世界去招人,隻怕連這些人都找不到。
但是,如果大學城建起來,就會形成一種虹吸效應。
國內外的人才,會更容易被吸引而來,加入大學城,進而,這些人才又會外溢到醫療產業中心,人才會使醫療產業中心和大學城的影響力更大,形成更強的虹吸效應。
到那時,雲城高新區的這個醫療產業中心,成為全球頂級的醫療產業中心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如此一來,這個醫療產業中心,就成了楊文鬆的基本盤。
國內的國情是,單純玩資本,是活不長的。
遲早會被人吞了。
必須得有產業基本盤。
基本盤越大,根就越紮實,別人就越不敢輕易碰你。
在此基礎上,再去玩資本,就輕鬆了許多。
何況,從楊文鬆的本意來說,他並不喜歡玩資本。
他現在之所以玩資本,是因為他有一個係統。
他可以靠著這個係統,很輕易的從資本市場上掠奪財富。
但是這些掠奪來的財富,要如何處置呢?
繼續放在資本市場上,去掠奪更多的財富嗎?
那樣的財富再多,也不過就是賬戶裏的一個數字而已。
沒有什麽意義的。
而且,楊文鬆一直都有一個擔憂,那就是,這個係統,會不會有一天突然消失。
到現在為止,楊文鬆都不清楚這個係統到底是什麽東西。
是一個高科技產物?還是一個法寶一類的東西?
反正以他的認知,是完全搞不懂這個係統的原理。
也不知道這個係統是怎麽來的。
是意外撞大運得到的?還是某個超出認知的存在送給他的?
是永久性的屬於他了?還是暫時借他用一下?
亦或者是,類似於遊戲內測那種的,先給他測試一下?
這些問題沒辦法搞清楚,楊文鬆就始終不踏實。
萬一有一天,這係統突然消失了怎麽辦。
那他就沒辦法再繼續在資本市場上大殺四方了。
所以,他必須得提前做準備。
怎麽準備?
就是將他在資本市場上掠奪的財富,轉移到實體產業上來。
這樣的話,就算是係統消失了,他沒辦法再繼續從資本市場上掠奪財富了,可有了足夠龐大的實體產業,他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另外還有一點,也是讓楊文鬆投資實體的原因。
他在資本市場上掠奪的財富再多,那對於別人來說,也沒什麽太大的意義。
除非是他把錢給別人。
可是,當資金達到一定的數額之後,幾十億、幾百億、幾千億,那就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給別人的了。
誰敢無緣無故的收受如此龐大的資金啊?
給不了錢,那自然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但是,實體產業不一樣。
就說這個醫療產業中心,直接投資上千億的規模,可背後所帶來的效益,遠不止上千億了。
水珠、姚媯婔她們為什麽要來雲城?
還不就是衝著醫療產業中心來的?
水珠光是接了中心的那幾個小工程,就到手幾千萬的利潤了。
下一步再接了大學城這個項目,那就更沒法說了。
姚媯婔也靠著醫療產業中心的帶動效應,以高投的名義在高新區大舉投資,發展產業。
這對她和高家來說,既是經濟效益,也是政治效益。
還有覃正非,也為了這個項目來到了雲城。
為什麽?
因為這個項目能為他帶來足夠大的政績,可以幫助他繼續往上走。
這就是實體產業的價值所在。
有了足夠龐大的實體產業,楊文鬆才有跟王家等一眾豪門,平等談話的資格,甚至讓他們高看一眼。
若隻是有錢,沒有實體產業,那也不過是隻肥一點的小肥羊罷了。
所以,當徐麗麗跟他說起大學城的時候,楊文鬆立馬就同意了,讓徐麗麗去跟那幾所大學的負責人說,他全力支持他們組建大學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至於如何支持,他可以無償捐贈一部分,一百億或兩百億,剩下的,就需要談點條件了。
比如,鬆麗跟大學城合資成立幾家公司。
大學城負責技術研發,楊文鬆負責資金支持,雙方合作,共享成果。
總之就是,楊文鬆來出錢,建大學城。
初步預算是一千億。
以後每年,還可以繼續捐贈或撥款,支持大學城的科研、教學。
徐麗麗也認可大學城對他們的意義,可問題是,建大學城,還有後續的投入,都太大了。
光是啟動資金,差不多就得幾百億。
他們現在既要籌建醫療產業中心,楊文鬆在境外還要麵對沃爾街一眾巨頭的打壓,還要對付葉家,到處都需要錢。
楊文鬆有這麽多錢嗎?
徐麗麗也將自己的疑問跟楊文鬆說了。
楊文鬆隻是信誓旦旦的跟她說,錢的問題不是問題,徐麗麗就想想,怎麽讓這錢花得值就行了。
他楊文鬆可不是善財童子。
花了這麽多錢建大學城,必須看到回報。
徐麗麗也隻能按照楊文鬆的吩咐,去跟那幾所高校的負責人說了一下這事。
幾所高校的負責人一聽說楊文鬆願意拿出一千億來幫他們建大學城,一個個都差點蹦起來。
以雲大常務副校長餘治平為首的幾位高校負責人,全都將徐麗麗奉為上賓。
餘治平還親自給徐麗麗頒發了傑出校友的榮譽證書。
一幫高校負責人這段時間啥都不幹了,天天開會研討,要盡快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
比如這大學城在哪兒建。
高新區是肯定的,無論是官府那邊還是楊文鬆這邊,都想把大學城建在高新區。
而且,幾十平方公裏的空地,整個雲城也就高新區能拿的出來了。
但具體建在高新區的什麽位置,這個還是有點爭議的。
高校這邊是希望建在海邊。
沒別的,海邊環境好。
但官府是希望大學城往後邊靠一靠,把海邊的那片地留出來。
也沒別的,海邊的地皮貴。
以後開發個別墅樓盤什麽的,那多值錢啊?
就為這,幾大高校的一幫負責人,跟官府爭執不下,差點都要掀桌子了,指著官府那幫人的鼻子罵,說他們眼裏就隻有錢,一點都不重視教育事業。
最後雙方是各退一步,整個大學城,還是靠著海,但不是把高新區那一片沿海地塊全占了,而是隻占一部分,從海邊開始,往後方建,前方占兩三公裏的海岸線,往後方拉長至七八公裏。
至於哪所高校靠海,哪所高校靠後,就讓他們這幾所高校自己去商量吧。
位置定下來了,但還有很多問題需要定。
這一處大學城,總計二十多平方公裏的地塊,十幾所高校,各家占多大的地,具體占什麽位置,這些都需要商討。
為此,幾大高校又吵了一兩個月,才最終確定下來。
之後呢,還得討論一下辦學模式。
大學城可不是簡簡單單的把幾所高校湊在一塊就完事了。
幾所高校如何加強合作,優勢互補,甚至課程互通、學分共認,這才是最重要的。
幾大高校到現在還在討論相關的一些細節問題。
徐麗麗也不著急催他們,讓他們慢慢討論著吧,最好是討論個一年半載的。
畢竟眼下徐麗麗這邊實在是沒多少精力去管大學城的事了。
至於徐麗麗提出的那些條件,像是成立合資公司之類的,幾大高校是一口答應。
人家都拿出一千億來幫他們建校了,就要求成立幾個合資公司,用於將來的科研成果轉化,這有啥不可?
甚至,這對他們高校來說,還是件好事。
這些年,高校的科研成果如何轉化,是一個大問題。
最直接的一個問題,沒錢。
科研成果可不是說轉化就能轉化的,別的不說,首先得建廠建公司吧?隨便建個廠,也得幾個億的投資了,高校哪有這麽多錢?
至於說找外麵的企業投資,那就得看是什麽樣的科研成果了。
其實高校的很多科研成果,用外麵的人來說,就是不接地氣。
很多高校,就知道關起門來悶頭搞研究,最後研究出來的東西,這個獎那個獎的拿到手軟,可就是沒辦法轉化,為什麽?因為不實用。
高校的很多老學究,根本不管外麵的社會需要什麽樣的科研成果,他們隻管自己想研究什麽樣的科研成果。
所以很多科研成果出來之後,因為沒辦法轉化,就隻能放在那裏。
很多高校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這些年紛紛提出,建立以實際需求為導向的科研機製。
怎麽才能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呢?
說白了,就是哪個項目好,哪個掙錢,社會需要哪個項目,就研究哪個項目。
而跟外麵的企業合資成立公司,正符合這種機製。
因為外麵的企業比高校更了解市場需要什麽,這樣就能更好的利用高校的科研資源,去創造更大的科研價值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而不是研究出了一堆沒用的東西。
所以,徐麗麗提出的這個條件,根本就不算什麽條件。
何況,徐麗麗在股份占比和利潤分成方麵,已經給了高校極大的讓步,比其他那些企業良心多了。
以至於都讓幾家高校有些不好意思,主動提出他們可以少占點股份。
除了這個之外,徐麗麗還提出條件,這大學城的工程建設項目,要完全由水珠的公司來負責。
這一點,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人家都拿出一千億來了,指定個承建商這不是很正常的嗎?
反正對於這些高校來說,隻要能給他們把大學城建起來就行了,至於是誰建的,他們並不關心。
而對水珠來說,接下大學城這個上千億的大項目,可是一個天大的機遇,也是個很大的挑戰。
她還從未接過這麽大的項目。
但她對此很有信心。
隻要能把這個項目做好,那她的公司,就能再上一個新台階了。
所以,水珠很感激楊文鬆。
姚媯婔這邊呢,現在執掌高投集團,主要職責就是進行產業投資,引領雲城高新區產業集群發展。
因為醫療產業中心的存在,所以姚媯婔的工作其實很簡單。
主要投資生物醫藥產業就行了。
在醫療產業中心的帶動下,高新區這短短半年時間,已經成立了數十家的生物醫藥科技公司。
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已經初具規模。
憑借著這一點,姚媯婔很容易就能積攢到足夠的政績,為下一步的升遷打好基礎。
除此之外,宋小義、陳陽陽、趙小天等人,也都籌劃著來雲城高新區投資,跟在楊文鬆身後沾點光、吃點肉、喝點湯。
隻不過他們的動作要稍稍落後水珠和姚媯婔,一時半會兒還來不了。
楊文鬆又跟蘇茂他們說,要不要去拜訪一下覃正非。
覃正非來雲城已經有幾個月了,對於他們這個醫療產業中心項目,給了很大的支持與幫助。
於情於理,楊文鬆都該去拜訪一下。
蘇茂則跟他說,覃正非現在不在雲城,去京城開會去了,得過幾天才能回來。
等覃正非回來之後,再去拜訪也不遲。
喜歡別叫我股神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別叫我股神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