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選擇,大於努力!
字數:4398 加入書籤
不光這一地世家族老懵了,其他家也是一樣,全都傻眼了。
隻要一聽是世家的人,炭就沒人敢賣他們。
不得已,他們隻能花錢請村裏的人去買炭。
一回兩回沒問題,可三四回就讓人家看出端倪了,後麵直接連村民都不賣了。
世家人控訴秦王,不讓百姓買炭,這不是要人命麽。
可他們的控訴根本就翻不起浪花,因為秦王免費供暖啊!
在城裏有集體暖房,在村裏隻要村民願意幫忙,也能建起火炕暖房,甚至燒的燙腚。
還需要個人買炭麽?
完全不需要啊!
你要真有那種獨居的村民,人家也根本用不上炭火,自己開塊地種菜討生活,自己打獵吃肉,自己上山砍柴取暖。
他們甚至都用不上錢這種東西,完全自給自足。
那在司隸還有什麽地方的人需要買炭呢?
哎!不就是你們這幫阻攔秦王政策,又想著買炭取暖的王八蛋世家了麽。
不遵從秦王的政令?
人秦王不是也沒拿刀砍了你們麽,秦王多善良啊。
你們想要圈地自萌,那就隨便你們唄。
隻要別來沾邊就行了,千萬別來,凍死都別來沾邊!
……
杜陵
這是司馬朗管轄的地方,袁耀的指令下來以後,司馬朗仍舊是猶豫不決。
不敢直接帶兵去將杜家和韋家趕出去。
這杜家和韋家算是找到了司馬朗的命門,那書信是庫庫往司馬防那送,司馬防也是庫庫將書信往他這來。
不光是責令司馬朗放棄,更是讓司馬朗申請從杜陵調回溫縣。
為啥?
因為在溫縣當縣長的賈逵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斷,他已經決定要站在袁耀的那一邊。
他老家,襄陵縣,是楊修在管。
楊修多聰明啊,直接用兵彈壓。
而在接到了老家的求救信後,賈逵也敏銳的意識到了一些事情。
他和袁耀相處不多,不了解自己這位主公的性格,但他了解自己的同僚楊修!
楊修太聰明了,甚至能洞悉每一個人心裏在想什麽。
他這麽做無疑是明白了袁耀的意思!
而賈逵自己想了一下,他在司馬家。
司馬朗在京兆杜家、韋家。
楊修又在他家。
除了製衡外,袁耀這不是明擺著要檢測他們到底是站世家還是站他麽。
如果連不是自己家的旁人世家,他們都下不去手,那等他們遇到自家事的時候,又該如何?
賈逵終於看清了。
袁耀是個比董卓、李傕郭汜更強硬的君主!
他對人的良善,僅限於聽從他命令的人。
若是聽他的,跟著他走,那世家還能保留自己的土地。
袁耀遵守規則,不會去強取豪奪。
但你要反對他,那他也不介意用上拳腳和刀槍。
最後是楊修成為河東郡太守的消息,給他一錘定音,讓他明白自己的推測沒錯。
賈逵二話沒說給家裏發了信,讓他們千萬別再有任何推脫,反倒是要舉全族之力幫助楊修做事。
關鍵時刻,土地和人都可以不要,全都送給袁耀。
隻要做得好,那升的是真快啊!
不到一年時間,從小吏到太守,這不比家裏那點破地強太多!
隨後他自己也開始在溫縣大展拳腳。
司馬家是最大的世家,那就先從司馬家的地和人上開刀。
司馬防自然是不願意的,這是在明擺著挑釁他司馬家在當地的權勢。
千百年來,王權不下鄉,憑什麽你袁耀一來就要下鄉!
然後,就被賈逵帶兵給彈壓了。
但凡敢詐刺的人,當場格殺。
司馬防見狀意識到不對,立刻退讓,當起縮頭烏龜,並給兒子司馬朗去信,讓他不管用什麽辦法,務必把自己從杜陵調回溫縣。
自己回不來,讓人把賈逵給換了也行,不管花多少錢,都沒問題。
司馬朗也不傻,見狀立刻明白了事情全貌。
現在就該他站隊了。
曆史上他是站過這個隊的,在司馬懿打算篡位的時候。
而結果就是,司馬朗選擇了司馬一族。
司馬朗有預感,自己可能就到這了,但還是抓緊時間找人、找關係,想要看看怎麽把自己調回去,或換人替代賈逵。
但,決定是上午做的,他手下小吏帶兵是下午到的。
在見到兩隊士兵不聽他這個縣長的指揮時,司馬朗就知道自己完蛋了。
隻是他想不到的是,他手下那幾個小吏的權力居然能有那麽大,隱藏的能有那麽深。
司馬朗被關押了起來,京兆杜家、韋家,被全族趕出杜陵,回到了他們鄉下的塢堡生活。
翌日,司馬朗的牢門前站了一個人。
“伯達,我對你很失望啊。
你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也有對百姓的同理心,如何就放不下呢。”
司馬朗抬頭,又低下頭
“主公……”
袁耀背著手歎了口氣
“你可知你的選擇帶來了怎樣的後果?
我的治下,不允許有一個與我唱反調的世家。
我允許你們的存在,便已經是最大的仁慈。
走吧,我也不對你做處罰了,就想讓你親身感受一下,你們為了世家私利做出的選擇,結果到底是怎樣的。”
說罷,袁耀親自幫司馬朗打開了牢房的大門,帶他離開了杜陵,送他還有他的兩個弟弟回到了溫縣。
嗯,為啥隻有這三人呢?
因為他三弟司馬孚做出了和他們不同的選擇,這人沒選自己家,選了袁耀。
所以如今司馬孚,進封京兆尹,成為了一郡太守。
賈逵,被封為弘農郡太守。
韋誕和杜畿,都被送回到了杜陵,待在他們的老家裏。
很快,一個月過去,該建好暖房的已經都建好了。
屬於大漢北方的寒冬,正式到來!
喜歡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請大家收藏:()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