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荀令君總算是有一天沒受難了

字數:4507   加入書籤

A+A-


    小山子村的人不想幹這個活,荀彧也懶得多說什麽了。
    振興鄉村,振哪個村子不是振。
    隻要鹽場建起來,那最後就是他和縣長的政績,至於說小山子村的村民是否依舊過得窮困,那就和他沒關係了,是他們自己不願意去打工的。
    他可第一個找的就是他們!
    荀彧當天就去了隔壁的小關村,這個小關村和小山子村差不多,都不靠近河流,也沒有什麽可以利用的自然資源。
    不過當地村民還是比較善良的,主要是前任三老教導的好,所以新上任的科員也願意去幫他們。
    最近就在幫他們找可以扶持的計劃,在沒有自然資源的情況下,小關村的官員想到了建立養殖場的辦法。
    隻是養殖場這東西並不在商會扶持範圍內,袁耀想要的是通過最底層的鄉村去開發當地的自然資源。
    有就扶持,沒有也餓不死他們。
    所以借錢扶持他們開養雞場這種回報率低的項目,暫時還不考慮。
    但袁耀已經在構建金融體係了,大量的銅礦、銀礦和金礦都在開發中,青州那邊的金礦更是關注中的重點。
    待金融體係建成,肯定是要建立袁氏銀行的,到時候官方的借貸是肯定會出現的。
    而因為沒辦法獲得扶持,所以小關村的科員是有點犯難的。
    但好在當地村民人都不錯,紛紛表示他們這一年來也存了點錢,可以共同出資建立一個養殖場。
    這樣,這個養殖場還不算是袁氏商會的產業,而獨屬於小關村。
    隻是錢還是有些不夠。
    正在這時,荀彧找上門來了。
    客氣的拜訪了小關村的科員,李正。
    此人出自司隸地區大族的李家旁支,此前從未受過家族的正眼相看,但因為有家學在,還是比轉業軍人在識文斷字上要強得多。
    見到荀彧來,李正都愣了。
    他算個什麽東西,竟讓荀彧來拜訪他!
    雖說都是世家,但此刻的李氏還沒有後麵那麽牛。
    荀家乃是荀子後人,這就意味著荀家怎麽解釋荀子的典籍,荀子的典籍就是那個意思!
    像是著名畫家齊白石老先生的畫,其實很多人能模仿的一模一樣,但假貨終究是假貨。
    但如果拿一幅臨摹的一樣的假畫,給齊老先生的後人蓋個章,再由他的後人拿出來。
    就算是有人質疑他是假的,那也沒用。
    因此荀家的地位是有些超然的,荀彧的地位和身份更是要甩他這個李家旁支不知道幾條街,他見了荀彧的麵,隻敢畏畏縮縮的口稱先生
    “怎敢讓荀先生上門,若晚輩知道荀先生來了,定要上門拜訪的。”
    荀彧連忙擺手
    “我如今不過一小吏,與你相當,談什麽拜訪不拜訪的。
    今日前來是有一事相求。”
    “荀先生盡管說!”李正很激動,小夥當場立正了。
    幫荀彧的忙,回家以後他能吹一年!
    “是這樣,我如今是小山子村的村官,你也知道有振興鄉村這樣的好政策,彧便想開發下小山子村後山的毒鹽礦。
    隻是村民們對毒鹽礦有些避之不及,不得已,隻能來這,詢問下小關村的村民們願不願意去鹽場工作。”
    李正差點給荀彧跪下,這是在給他送政績來啊!
    而且還是鹽這種重要的東西!
    別看袁耀開發了海鹽,並且賣遍了大漢十三州。
    但賣出去是一個概念,在自己領地推動平價鹽,讓百姓都吃得起鹽,那又是另外一個概念。
    所以如果能開發出這一個鹽場,且產量足夠大的話,那真的是相當不俗的一份政績了。
    就這一份政績,就足夠他離開這貧苦的村子。
    而且,在臨走前還能給小關村留下足夠工作崗位,也不枉他和村民們相處一場。
    “荀先生當真願意帶著小關村的村民一起致富?”
    荀彧無奈,是他不想隻讓小山子村的村民打上工麽?
    是他們自己不願意啊。
    連帶著他的政績,也不得不分出去一部分。
    之前的他對於這些所謂的政績自然是不屑一顧的,但今日,他還真是對此有了些在乎。
    “那鹽場開發出來,對司隸百姓大有裨益,便莫要分你我了,都是為了秦王殿下做事。”
    “好!我這就去召集村民,詢問他們的意見。”
    李正匆匆的跑了出去,荀彧看到他在路上隨機碰到了幾個村民。
    還沒等李正說話,幾個村民已經笑著掏出了幾顆果子遞了過去。
    在李正下意識接過來以後,說出鹽場工作的事,幾個村民更是激動的跳著腳,伸手拍在李正肩膀上,然後幫李正向更多人家裏傳遞消息。
    荀彧深深的歎了口氣
    “這才是真淳樸啊。”
    不多時,李正回來,身後跟了一群婦人和老頭。
    “荀先生,願意去的都在這了。”
    荀彧望著麵前三百餘位村民,有點麻
    “小關村總共多少人。”
    “一百二十戶,除了青壯被商會雇傭種地、修路,孩子太小的沒來外,剩下的都在這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荀彧的嘴角微微抽動,同樣是村民,怎麽差距就這麽大!
    “既然如此,小李兄弟你就先做個登記吧。
    開鹽場的事情我已上報縣長和陳倉的袁氏商會分會長,審批已經通過,接下來就等物資和設備到位了。”
    “好!”
    ……
    五日後,鹽場開起來了,正式命名為陳倉鹽場。
    袁耀給出的辦法和海邊曬鹽法差不多,但因為礦鹽有著更高濃度的重金屬雜質,所以要進行多次的結晶提純,比海邊要複雜好幾倍。
    但這邊日頭高,氣溫也不低,開辟了曬鹽的梯田後,也比煮鹽法消耗的少得多。
    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也可以煮鹽,這邊靠近並州,煤礦產量大,運輸的距離短,花費也不多。
    並且產量是當真不低!
    這樣一個鹽場,在建成後,若隻要粗鹽,單日產量可以高達一千公斤,若要堪比現代的細鹽,則隻有三百左右。
    根據前來教授經驗的鹽場老師傅說,這還不是陳倉鹽場的極限,若是後麵工人的技術熟練了,哪怕是細鹽的單日產量,也可以高達八百公斤!
    如此可觀的產量,鹽場就算是成了,小關村的老人婦人們也拿到了第一個月的工資,每人都有三十錢的基本工資。
    並且每人額外獎勵10錢,以及半斤的粗鹽。
    這一下,小關村的村民可是笑開了花了。
    而小山子村的刁民嘛……
    喜歡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請大家收藏:()三國:努力就變強,我一刀敗呂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