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三征高句麗
字數:3290 加入書籤
秦朝
喜沒想到林可會提到他的名字,自己不過是一個縣令屬下的小吏而已。
更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被後世人挖出來,太紮心了,話說後世人保不保護老祖宗墓啊!!
同時,一份調令從鹹陽發出到了喜的老板縣令桌上。
誰也沒想到林可的一句話能為喜的人生帶來多大的改變!
漢朝
此時劉啟手中正把玩著小光屏,心思流轉,不得不訝異這小小東西裏竟有人在說話,後世之物真是神奇。
話說徹兒,臉上的表情是不是太生動了些!?就這麽羨慕那個隋二代嗎?
嗬,羨慕有什麽用,不如自己掙!
看來最近徹兒課業是太少了!!
還隻是太子的少年劉徹打了個冷顫誰想謀害孤!
光屏裏林可又繼續說。
“楊廣為了彰顯他大國風範,那參與人數可不少,光光船夫就有八萬人,另外其他文武百官,皇孫貴族等差不多達到了二十萬人。"
"就船頭和船尾相連也達到了兩百多裏,如此勞命傷財,你說你顯擺也就顯擺了,這船隊所經過的地方都得要進獻糧食,簡直如同蝗蟲過境。”
“那一年楊廣意氣風發,雙手插兜,還不知道什麽是對手!”
楊廣:哼,我最大,看誰不服!
高句麗:嗬嗬,我來揍你!
隋朝
楊堅已經氣吐血,身旁帶著禦醫,獨孤伽羅簡直鬱悶死,大兒子不行,小兒子也不行!
而這時的楊廣則恨的牙癢癢,一天不光爹媽雙打,楊勇那個廢物也來揍!
我不就是搶了他的太子嗎?
我不就是多用點人嗎?多修點工程嗎!
有什麽可值得詬病的!
“公元611年,隋煬帝集結天下兵馬共計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另加援後勤民夫兩百萬,向高句麗開炮!”
“可就這樣的兵力去打個小國家論理來說應是綽綽有餘,但萬萬沒想到輸了!咋的難不成人頭多的兵力反而就容易打輸嗎?”
“問題出現楊廣身上,不似明英宗朱祁鎮的打法,楊廣沒上前線,但大事小事都得向他匯報,凡是高句麗投降,就不用打!”
大明朱八八:咱沒惹你!!
所有大明皇帝:附議!
“隋軍一路順風地到達了遼東城,借著士氣立馬開打,高句麗那邊馬上扛不住了,隋軍一看這麽容易馬上就去給楊廣報喜。”
“就這報喜的功夫,人家高句麗恢複了,又反悔說不投降了,這就把咱隋軍那個氣啊,對著高句麗就是一頓削!”
“結果,高句麗又投降了,畢竟楊軍令在前,隋軍隻能暫停不打,然後又向楊廣報喜,又是這報信的功夫,高句麗又恢複了!又反悔了!!”
高句麗:大哥我錯了!
隋軍:停,去請示老板!
……
“就這樣高句麗似乎是找到了一個捷徑,隻要打不過就喊投降,隋軍也是在贏和不贏之間來回橫跳。”
“眼看軍心潰散,楊廣就來前線鼓舞士氣,但屁用沒有,打仗是需要錢來依靠的。"
"加上前幾年大興土木,百姓間怨聲載道,進而爆發了百姓起義,因此隋煬帝無奈收兵。”
“接下來正常的做飯也行該與民休息,可楊廣隻看見這小小高句麗竟然打他的臉。"
"在公元613年,楊廣又一次集結兵力,這一次他學聰明了,不亂下命令。”
“於是隋軍又一次從平堆到平壤,諸位是不是以為這次必勝啊!?”
大隋某種田能手:啊!?還打不贏!
大隋某農女:我爹爹能回來嗎!!
大宋某世家子弟:懸啊!!!
……
“這裏得說到一個人——楊玄感,當時前線還有戰事,可沒想到後方家被偷了。”
“楊玄感也是當時一股勢力關隴集團之下的公子哥,這個咱先不講略微跳過。
“俗話說流水的皇帝,鐵打的世家。"
"自古以來世家和皇帝仿佛就天生不對等,經常兩邊鬥,這不楊廣為了皇位穩定,就用了一套製度——科舉”
“隋之前的朝代可以聽聽,這科舉製是為皇帝選拔人才的製度。"
"在以前你要想當官得靠關隴集團走走後麵,這樣舉薦的人才好像都是關隴集團底下的一樣。"
"隋煬帝楊廣一看那就改革,直接考試,用一場考試來選拔人才,這個製度也在後麵熠熠生輝,選拔了不少聞名古今的人物,這個講到後再說!”
“但此時的科舉製還不夠完善,因此收效甚微。於是楊廣又想去招攬一些南方才俊去打壓關隴集團,在關隴集團的位置上削弱他們的權力等等。”
“這就惹了關隴集團的二代子弟們不高興了,趁著現在四處起義崛起,楊玄感等人也起了兵一路打到京城。”
“楊廣聽說話全力返回救家,這高句麗是一天也打不下去!”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