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流民叛亂

字數:3017   加入書籤

A+A-


    大明洪武年間
    朱棣不敢抬頭看他爹陰沉的臉色,怎麽回事?這不爭氣的子孫是沒完沒了了嗎?來了一個朱祁鎮不夠,連帶著朱瞻基也不行了???
    要知道他們爹平民出身,最見不得老百姓受苦!
    這緊急關頭上,大哥怎麽還在外麵辦事!?
    此時還在幹活的朱標冷不丁地打了個噴嚏。
    朱棣絞盡腦汁猛想對策的時候,還沒注意到他爹正摩拳擦掌地向他走來。
    結果下場可想而知。
    ……
    林可頓了頓,繼續說道:“《根據故中順大夫貴州知府郭府君墓誌銘》中記載,朱祁鎮於正統八年重新開啟下西洋做準備,大量船隻準備修建,也就說濫用民力的情況已經開始出現,俗話說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於是東南民亂就這樣發生了。”
    “可以說南方瑤亂其實在朱祁鎮一朝就已經有了矛頭,朝廷在上麵並沒派派人進行安撫,或者說派了去但是並沒有發揮出效果。”
    “基於這幾點瑤亂的勢頭越來越猛,根據《明實錄》中記載,瑤亂規模最大的涉及數個省,例如:廣西,廣東,福建,貴州,江西等地。”
    “所以成化初年,廣西瑤亂就已經爆發,不僅如此,四川少數民族都掌蠻叛亂,湖廣荊襄又有流民叛亂,這個開局比他爹朱祁鎮爛的不是一點兩點。”
    朱祁鎮揣著一個爛攤子:接著!兒砸!
    朱見濡微笑臉):哎,爹!
    “朱見濡命都督趙輔為征夷將軍,南下鎮壓瑤民起義,十多萬的明軍毫無壓力地攻破敵寨三百二十四座,這場起義就這麽結束了,不過大明這邊還收獲了下一任皇帝朱佑樘的生母。”
    大明專情皇帝朱見濡:……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問題——荊襄流民,明朝初年,對位於四省交界的荊襄山區加以封禁,而封建王朝的土地兼並的情況不斷出現,致使許多的百姓都失去了土地,紛紛逃荒,成了流民。”
    “最致命的一點是土木堡事件的發生,已經是內外憂患的大明沒有有效的去處理流民,或者說根本顧不上,最後集中爆發。”
    “荊襄山四處群山環抱,適合躲藏,加上沒有官府,也不用交稅,土地又適合種菜,老百姓要的是什麽,不就是安逸的生活嗎!”
    “荊襄山就成了流民的桃花源,紛紛而來,當朱見濡即位時,流民早就已經超過百萬人。”
    “然則人心易變,誰都不知道身旁的流民究竟是什麽人,沒有官府管轄意味著這裏的秩序混亂,弱肉強食的準則適用於這裏。”
    “荊襄山裏不乏有窮凶極惡之人,也有野心勃勃之人,這才有了成化初年,流民領袖劉通帶領四萬流民起義的事情。”
    “朱見濡派朱永前去叛亂,起義軍都是些流民組成,並不構成威脅,所以很快就平定了這次的暴動。”
    “官府給了兩個選擇,一個是發回原籍,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祖宗,另一個是附籍,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這一個。”
    “但荊襄山並沒有官府管轄,幾個官府都認為不關自己的事,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這就導致了第二次流民起義的發生,明朝派項忠去平叛,另一邊項忠派人去說和,稱自願出山,就不予追究,官府會承認流民開墾的土地。”
    “其實說到底,普通百姓若是活不下去了,誰會逃荒,又有誰會起義?”
    “沒有哪個階級比普通百姓要的更少的了,他們所求不過是安居樂業而已。”
    此時的各朝各代
    始皇等人陷入了思考,這不是林可第一次說到民生的事情了。
    後世對於普通百姓,似乎更為看重一些。
    劉徹想起上回哭哭啼啼的李世民,他不明白這樣一個情緒外露的帝王是怎樣獲得百姓推崇的。
    哼,朕才不說有點子羨慕了呢!
    另一邊的始皇則是在想,服了丹藥的身體已經大好,這次定能活得久一點。
    過去,是朕太過著急,總覺得時間不等人,自己卻已經老去,可腦子裏的那些政策還未頒布。
    朕的初衷,就是讓大秦的鐵騎打下一個大大的疆土,讓大秦百姓永不受戰亂之苦!
    那麽,讓大秦百姓安居立業又有何不可!
    始皇看了看林可,心想不隻是大秦,隨後更迭的朝代,都已經發生改變了,不是嗎?
    林可:“所以當項忠高喊招降的時候,許多的流氓都紛紛走了出來,接下來你們是不是以為大團圓結局?你好我好大家好那種局麵?”
    征北大將軍judy不祥預感):不然呢!?
    林可搖了搖頭:“項忠並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反而將流民發回原籍,對於不服從的流民進行屠殺。”
    因為這一舉動,遭受到了不少的彈劾,這些奏折朱見濡不予置喙,把決策權交給前線的項忠。”
    “也因為項忠的鐵血手腕,荊襄流民問題得到了暫時的緩解。”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