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土達之亂

字數:2606   加入書籤

A+A-


    林可不明白為什麽戰爭總是這樣的頻繁,她沉默了一會,又繼續開口道:“接下來朱見濡要解決「土達之亂。」”
    “何為土達呢?在明朝初期,蒙元勢力在西北地區瓦解,大批蒙古人歸附明朝,其中的精壯者被選入明軍,成為土達。”
    “在以敵製敵上麵,我最先想到的便是少年將軍霍去病的用匈奴人去對付匈奴人,最終封狼居胥,然而不是誰都擁有霍去病的天才軍事能力。”
    霍太子)冠軍侯去病「興奮」:舅舅!快看呐!
    “這批蒙元士兵雖然驍勇善戰,但是忠誠度並不可信,再加上地方官員的剝削與壓迫,不止一次地發生了土達叛逃事件,尤其是發生了致使大明威信降低的土木堡之變。”
    大明燕王朱棣少年):……
    “成化四年,土達滿四藏匿逃戶,使他們為其耕作,還殘忍地殺害了前來調查的裏正,覺得反正都已經是罪責難逃,不如直接反叛出去,剛喊起來口號,被壓迫的土達們一呼百應,都跟在了滿四的後麵。“
    “滿四等人在固原一帶劫掠,後跑到了石城中以此作為老家,石城原是吐蕃在大唐安史之亂後入侵西北所修建的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所以明軍沒能打得過,大多吃了敗仗。“
    大唐李二鳳:安史之亂???
    “同時,土達聲勢壯大,滿四招賢納士,石頭城中又湧入了大量的流民,直到此時,明廷才下定決定平定這股勢力,派出馬文升,項忠以及蒙古將領毛忠率五萬兵力去鎮壓叛軍。”
    “項忠率大軍主要攻擊石城東門,而已經時年75歲的毛忠身先士卒,負責清剿石頭山上的土達,但石城到底是易守難攻,兩軍陷入了苦戰。”
    “就在這時,山上煙霧四起,明軍誤以為是撤退的信號,於是停下了手中的武器,可敵人並不會等你,繼而遭受到了土達的反攻,山上不斷有人墜崖,毛忠也中箭而亡。”
    “毛忠生於洪武年,死於成化年,雖是蒙元將領,但這一生大多時候都鎮守在西北地區,縱使已經年近古稀,仍然身先士卒,最終戰死沙場,他用生命詮釋了對大明的忠誠。”
    “由於毛忠軍的戰死,致使大明少了一大助力,土達針對明軍側邊薄弱的兵力進行包抄,明軍逐漸無法做到反攻,士氣底下,大敗而歸。”
    “戰敗的消息傳至朝廷,群臣震驚,有人以為安史之亂即將上演,於是請求京營兵力增援,但項忠反對,認為他還能反敗為勝。”
    大唐李二鳳:……
    “成化帝同意了項忠的請求,項忠認為兩軍對戰死傷人數半斤八兩,並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手無寸鐵的流民,不能和明軍相提並論。”
    “然而萬萬沒想到滿四做起了家裏蹲,死活不出石頭城,明軍也拿他沒辦法,這時候馬文升提議道:斷其水源。”
    “這好巧不巧的讓項忠回想起了當年跟隨朱祁鎮土木堡一事,也是這個場景,隻不過他此時成了斷他人水源的人。”
    “項忠聽後立即下令以人馬屍填塞河流,並且在水源處設置埋伏。”
    項忠:哈哈哈!輪到老子來斷你們蒙古人水源了!
    “石城內的水即將消耗殆盡,許多人都扛不住跑了出來,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用這個計劃,有少部分人仍在頑強抵抗。”
    “馬文升和項忠覺得如果讓滿四等人拖到黃河水源解凍,有不少蒙古人即將南下援助,這是最不願看見的局麵。”
    “於是馬文升和項忠想再試一次強攻,但軍中士氣低下,有不少人畏難厭戰,經過商議項忠取消了強攻的計劃。”
    “出乎意料的是,石城中的許多人見明軍打算強攻,紛紛投降,滿四手下楊虎力決定大勢已去,趁取水時來到大明軍隊投降。”
    “項忠見此,心生一計,讓楊虎力騙滿四出城,明軍再伏擊。”
    “等明日一早滿四果然毫無防備的走進來明軍的陷阱,另一邊滿四苦苦等待的蒙古軍出現了在了延綏鎮附近。”
    滿四:救我!救我啊!
    蒙古軍:我們隻是冒個泡就走,沒想救你。
    “這支姍姍來遲的蒙古軍劫掠錢財後就原路返回,壓根沒想過滿四這邊的情況。”
    “項忠等人在大獲全勝後將石城毀棄,到這裏為止固原地區的反叛軍力被明軍全麵瓦解。”
    “土達之亂很大程度上並非是因為是蒙古人所以才其心不正,更多的是因為地方官員的剝削和壓迫才導致的,成化帝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連年派馬文升前來安撫,土達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也就不用去叛亂。”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