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調和失敗下
字數:4512 加入書籤
北宋太祖時期
趙匡胤眉頭緊鎖,林姑娘所說這是我宋朝後麵的皇帝。
隻是這群文臣怎麽一天到晚就知道黨爭?
宋朝之外還有西夏和遼國,宋朝一群舊黨又不支持拓邊!?
難不成,朕當初的那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設想是錯的嗎?
……
林可輕歎一聲,說道"高太後,應範純仁的進言,發布一道[尉反側之道],而這一時間朝堂上的舊黨正集中火力猛噴呂惠卿。"
"很不湊巧的是,呂惠卿沒有鄧綰那個好運,高太後早在仁宗朝時就聽說呂惠卿的各種八卦,對他厭惡的很。"
"所以老太太壓根不可能去為呂惠卿說好話,同年九月,司馬光去世。"
"正是因為舊黨領袖司馬光的去世,讓王岩叟找到機會上書說 司馬光作為舊黨的領袖去世,朝廷舊黨上下人心惶惶,不如先貶幾個新黨來震懾朝野。"
新黨 ???你要不聽聽你在講什麽屁話!
"離譜的是高太後覺得這話很有道理,於是新黨執政張璪被炮灰了!"
"這個腦回路太過清奇以至於我不太能理解,你前腳頒布麵向新黨的旨意,後腳新黨骨幹就被流放,這不是明明白白地告訴世人朝廷的旨意和沒有一樣嘛!"
"王岩叟之前還明著說人安燾是浪費國家資源,這現在咋不說人高太後了呢!"
"或許是局麵太過離譜,呂公著想要強行挽回一下,他將外放汝州的章惇,調到大郡揚州,用來緩和兩者之間的關係。"
"而當時的章惇正在病中,渾身麻痹,但是仍然感覺到了朝廷的善意,回京赴任。"
"哎,如果這個時候章大人還沒有動身的話,請不要動身了。"
正收拾行李的章惇不安) ???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 難道白跑一趟!?
大明某世家子弟 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
"當章惇拖著病體好不容易趕至京城,結果高太後知道了,覺得呂公著這個人不尊重他,升還升個她討厭的章惇,於是將呂公著大罵了一頓,不僅如此還取消了凋令。"
"呂公著還靠著範純仁才讓高太後收住,留了個台階。"
"要知道呂公著是呂夷簡的兒子,範純仁則是範仲淹的兒子,當年歐陽修也想調和兩家之間的關係,遭到了範純仁的絕交。"
"估計歐陽修也沒想到高太後雖然調和熙寧年間的新舊黨爭,卻意外的調和了慶曆年間的新舊黨爭,這誰不說一句離譜又好笑呢!"
大明某衝網少年 高太後 你就說調沒調吧!
大唐某紈絝 哈哈哈哈笑死!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 章大人白跑了!
……
"另一邊的章惇知道了高太後的所作所為,也隻能咽下這口氣,他請求調往蘇州以照顧老父親養老,結果遭到了劉摯等言官的激烈抨擊。"
"甚至高太後橫插一腳,直言章惇所犯的等同於死罪,沒有資格赦免!"
"直到章惇父親已經去世了,他才在呂公著的幫助下回到了蘇州,這父子倆到最後也沒能見上最後一麵。"
大明某農家子弟 這就太過分了,幹啥要這麽逼他!
大唐某風流才子 一群人有毛病,連人父親最後一麵都不給!
北宋章惇 ! ! !
……
"而高太後和呂公著看見高太後的各種騷操作,想必內心也很無奈吧,攤上個豬隊友,能咋整,她是太皇太後!"
"然而以劉摯為首的言官勢力卻在此時放緩了攻勢,是他們腦子壞了突然變好了嗎?當然不是!"
"原來,自新黨接連外放後,朝中執政空出了位置,言官這群小老弟希望這個位置能由他們大哥劉摯來做,便向呂公著表示友好。"
"盡管劉摯這個人老陰逼,但腦子裏沒有水,不會像高太後一樣拖後腿,於是呂公著接受了他們的好意,讓劉摯當了執政。"
"這一部分小圈子握手言和,但這兩股勢力也僅僅是朝堂上的一小部分勢力,另外還有以蘇軾為首的蜀學,以程頤為首的洛學。"
"這兩人都有追隨者,也沒有意外地互相看不順眼,當然了劉摯看這兩人也同樣不順眼。"
大明某農戶我的天呐! 一群大男人還分好幾個小團體!?
大唐某世家子弟 我咋覺得有點亂呢!
大明某紈絝 他們的皇帝感覺好累!?
……
"所以這三人在入朝以後,經常三方來回互罵,讀書人之間的罵戰來回就那些詞,什麽你的思想是垃圾,人品道德敗壞,意見誤國之類等等,甚至當年是如何罵王安石,現在就如何安在各自的頭上。"
"咳咳,扯遠了,回到正題元佑元年十二月,翰林學士蘇軾在為學士院的官職考試出題目,總體概括就是他把仁宗朝和神宗朝的優缺點都提了一遍,本意是希望能夠調和新舊兩黨的關係。"
"但是仁宗時期的政治一直都是舊黨用來攻訐新黨的旗幟,結果這被蘇軾當做反麵教材,不得不說蘇軾真的很敢,這讓反感蘇軾的人都紛紛破防,一個個都氣炸了,準備開始攻訐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率先發難的是程頤的小弟朱光庭,他說蘇軾這是對祖宗不敬,理應降罪,禦史王岩叟也表示一起,當場彈劾蘇軾。"
"不過蘇軾社交達人也不是蓋的,與他交好的呂陶上言駁斥,引來了敵方王覿的彈劾,他表示可以隻處理蘇軾,不要處理言官。"
"這下就看當家人高太後怎麽選了!"
大唐某風流才子 不是,這後來的朝廷上朝這麽亂的嗎?這都成了辯論的地方!
大明某世家子弟 這波我站蘇東坡!
"高太後對蘇軾算得上是挺看重他的,所以這次聯合呂公著,擺平了這次的紛爭,言官們也難得吃一次癟。"
"一肚子火總歸要來個去處,所以他們將目光撇向了在一旁看熱鬧的新黨。"
新黨 ???不摻和也不對摻和也不對,煩死了!
"很明顯高太後對新舊黨爭的問題並不上心,加上新黨骨幹接連外放,上次高太後調和新舊關係的旨意徹底成了空話,而這時候的朝廷沒有抓住這一次的機會,所以接下來的北宋政治也逐步走向了崩壞的生涯。"
"其實這時候若是有一位有權力的君主,能夠擁有穩定的情緒,或許新舊兩黨會有調和的機會。"
"隻能說高太後在麵對這些臣子時,既沒有才能又無法做到其所堅持的觀點,有點可惜。"
"元佑朝處處標識著對仁宗朝的向往,但宋仁宗的情緒控製能力堪稱典範,聽說曾經的包拯包大人,因為敢於直諫所以當了禦史,經常噴仁宗,甚至將口水都噴到皇帝的臉上,仁宗也隻是在一旁笑眯眯地點頭 !"
包拯我發誓我沒有,汙蔑!這是赤裸裸地汙蔑!
宋仁宗趙禎 咋感覺這皇帝當得有點憋屈呢!哎不是,這事發生過嗎!?
"然而這一點,高太後卻沒有學會半分,以至於兩黨關係越來越惡劣!"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