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惇:我胡漢三又回來啦!
字數:3552 加入書籤
回到直播間。
林可隨後說道:“不過楊畏當時的舉動並非是單獨的例子,如來之邵,上官均,徐君平等在元佑朝被提拔起來的台諫官員都紛紛表示願意切斷和元佑大臣的關係,去懷抱新朝。”
元佑大臣:呸!叛徒!
“當然啦,與楊三變比起來,這群人還是比較有底線的,起碼不像他連番橫跳。”
“但是這群言官也並非是那種不了解新法的人,他們中的許多人曾經都參與過老王的變革,所以他們對於新法不新法的接受良好,不都是為了過日子嘛!”
“總的來說,哲宗有了這群言官的支持,對他後來的大展拳腳也有好處。”
北宋王安石:我就覺得老夫的新法不錯!
北宋司馬光:拗相公,老夫還覺得我的法子好呢!
北宋神宗趙頊:……在這吵個屁!
“就在元佑九年的二月,李清臣和鄧若甫這兩位新黨老臣終於被召回入朝做了執政。”
“之前也說過哲宗一開始對元佑大臣的態度更多的是佛係,他用這種模糊不清的態度去迷惑舊黨的同時,又在權力圈內部下起了自己的棋子,積蓄起自己的力量。”
”即使這位少年天子被周圍的元佑大臣洗腦了好幾年,但玩起權謀來好似是個天生就會的君主,不知是不是出生於帝王家的本能?”
大明某世家子弟:畢竟是神宗的孩子!
大唐某官員:厚積薄發,步步為營!
北宋神宗趙頊:好孩子!
……
“在新黨逐步掌握話語權後,李清臣和鄧若甫馬上在禦前共同提出新的執政方向:周武王延續父親周文王的道路……那麽大宋朝,也該延續先帝神宗的道路,此即為紹述 。”
“哲宗為了再鞏固自己的君權,在一個月後便開科取士,這也是他親政以來的首次開科取士。”
“策題由李清臣撰寫,大概的內容主要分為兩點,這一是讚美神宗朝的新法,二則是批評元佑朝的亂政。”
“而另一邊的元佑大臣也逐漸感覺到了不對勁,但又無可奈何,不論是哲宗模糊不清的態度,又或者是失去控製的台諫,他們都沒有辦法做到團結二字,畢竟自他們驅逐新黨之後,這些人又在朝中鬥爭了多年。”
“哲宗也是發現了這一點,步步為營之下調整朝廷布局,逐漸瓦解內部的勢力,從而將新黨勢力又重新拉回來。”
北宋哲宗:悄咪咪幹壞事!
新黨:盯~我們又回來啦!
“呂大防也明白大勢已去,在卸任了高太後的山陵使後多次向哲宗請求外放,最終得到了他的批準,而蘇轍並不甘心就此離去,他怒而彈劾李清臣,並且以漢昭帝修正漢武帝晚年苛政為例,特此強調元佑朝是在調整國力,並非亂政。”
大漢劉豬豬:……
樂觀達人蘇東坡:弟啊!收著點!
“隻是他這一段的慷慨激昂很快就被新黨抓住了小辮子,彈劾他說:既然你認為元佑朝調和神宗朝比作漢昭帝調和漢武帝晚年亂政,那麽你是不是認為神宗朝就是漢武帝晚年的亂政呢?你豈敢對先帝不敬!”
“這時候已經沒有高太後來保護蘇轍了,所以宋哲宗寥寥數筆,蘇轍也就開啟了他的貶官之旅。”
“而哲宗也終於解決了堅持高太後意誌的呂大防和蘇轍,接下來他把眼光放在李清和鄧若甫上,這二位溫和有餘,在新黨中不夠威望,隻能做新舊黨的過渡。”
“更何況,他所期盼的紹述要像他父親一樣,拓邊西北,開戰西夏,所以他不得不去尋找更有威望的人。”
大明某將士:是不是章惇要回來了!
大唐某官員:聽上去蠻有抱負的一個人
大漢某從軍少年:或許也是因為他的父親吧!耳儒目覽之下。
……
“一個月,宋哲宗強行將元佑九年改為紹述元年。”
“或許他真的難以忍受元佑時代了,那時候給予他的永遠是不那麽友好的回憶,他要開辟出獨屬於他自己的時代。”
“於是這一年的四月二十一日,有一人總算回到了開封,得拜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成為當朝宰相。”
“這個人就是年方六十的四朝元老,同時也是新黨元勳——章惇。”
“除他以外,還有另外二人——曾布和蔡卞,而這三人最終成為了紹聖元符時期,最為重要的新黨三大佬。”
章惇:我章喵又回來啦!
曾布蔡卞還有我!
“在後來有許多人都認為宋哲宗時期的紹聖紹述是宋代自王安石之後變法的第三階段。”
“這一時期的宋朝不光彌補了神宗時期元豐改製後留下的製度隱患,更是在對西北戰爭後,創造了宋代中後期最為輝煌的成績。”
“而幫助哲宗創下這等輝煌成績的人,還得是他所任用的大臣中的章惇。”
“章惇雖然並非是王安石荊公新學的門下弟子,但他卻是少數能和王安石相提並論之人。”
林可說到這裏,停頓了片刻又繼續說道:“並且,章大人並沒有做出背刺老王的事,與其他人相比就顯得比較難能可貴了,他對於變法的理解,相較於神宗元豐改製,他更傾向於王安石的熙寧時期。”
大明某世家子弟:這裏是不是提名一下曾布和呂惠卿!
曾布呂惠卿:你禮貌嘛!
“而且他積極的拓邊的態度也促成了後麵宋哲宗的軍事成就。”
北宋王安石:不錯不錯!
樂觀達人蘇東坡:哎呦那時候我還有我弟,跟他一起考的試!
北宋神宗趙頊:哎呦我的娃,厲害了!
北宋哲宗趙煦:被爹爹誇,怪不好意思的!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