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晉陽太原

字數:4464   加入書籤

A+A-


    “因此,這晉陽也被稱作是[龍城],民間也有過傳說,說是城下埋藏著龍脈 ,外加上宋朝又失了幽州,這讓剛上位的趙光義十分不爽。”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趙光義下令焚燒晉陽城,一夜之間,宮寺民舍在熊熊烈火中化為烏有。”
    “後來隻在附近建立起了太原城,但宋太宗或許沒有想到,他所焚毀的這地方,最終會在百年後成為靖康之變的轉折點。”
    北宋所有皇帝:……
    大明某紈絝少年:百年前的舉動紮到了末年,如果當時沒有燒毀晉陽城,會不會又不一樣呢!?
    大唐某風流才子:很難說啊,他們的國策便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軍事真的很重要。
    大漢某官員:還挺唏噓的…就因為一條聯金滅遼的策劃就令兩國滅亡。
    另一時空的趙光義無比震驚,仿佛是很難相信這樣的記載,會出現於他的耳邊!
    趙佶那小子是瘋了嗎!?天子都不會當!?
    ……
    林可又繼續道:“童貫雖然逃走了,但王稟還有三千勝捷軍,這勝捷軍是從諸軍挑選出來的精銳。“
    ”最後再加上從城內百姓裏挑選出來的民夫,雖然不多但總比沒有好!“
    “而太原城這邊呢城池牢固,防禦係統開啟,守城嘛,最重要的便是糧草,所以在金軍到來之前,張孝純和王稟就已經準備好了充足的糧草。”
    “而就在這個時候,宋徽宗趙佶眼見江山保不住了,不想背亡國之鍋,禪位於太子趙恒。“
    ”但凡這兩人腦子能正常億點,支楞起來億點,這靖康之恥都不會發生的這麽慘烈!!!”
    大宋神宗趙頊: (?????)…
    “也許是有了前車之鑒,所以後來趙構才那麽心安理得地將位置禪讓給宋孝宗吧,也是離譜,隔壁為這個打得頭破血流,沒想到老趙家這麽的佛係。”
    大唐李二鳳:…….
    大清 康熙:………
    “話說回來,北宋末年,完顏宗翰領導的這一路軍隊勢如破竹,來勢洶洶。“
    ”但他這一路上估計做夢都得笑死,因為都沒有碰到過宋軍像樣的阻擋和反擊,甚至沒怎麽打就已經是潰不成軍了。”
    “更別說宋徽宗那邊被金人嚇的立馬讓太子趙恒登基,所以宋朝才會給人印象是軍事能力太弱,被人稱之為大慫。”
    匆忙打包行李的宋徽宗:兒砸,這江山給你了!你就是新官家!
    太子趙恒:我真是謝謝您哦,老爹!
    “但咱們都了解,造成宋朝軍事薄弱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國策:重文輕武,那問題來了,為啥宋朝會采取這樣的國策,咱們順便也嘮下。”
    “首先,咱們也清楚,唐朝末年藩鎮割據,中央政權處於弱勢,是一種和宋朝相反的局麵。“
    ”所以趙匡胤黃袍加身後,就吸取了這方麵的教訓,杯酒釋兵權啦,崇文抑武的國策啦!”
    “隻是趙匡胤未曾料到,沒有拿回燕雲十六州,又重文輕武的宋朝,最終還是因為這條國策而拖累良多。”
    大唐李二鳳:好家夥!死去的記憶又回過來了!
    大唐李隆基退休捂臉):這都能扯到大唐嗎?!
    征北大將軍judy:所以咱大明吸取前麵老趙家的教訓!!
    大宋趙匡胤:………
    大清康熙:還不是被你大孫子土木堡一朝斷送武將地位!!
    大明朱八八:樓上的女真後代!不提他會死啊!
    大明第一熊孩子朱厚照:你女真的好樣,還不是割地賠款,那錢都能繞地一周了!!!
    大清乾小四罵罵咧咧):……喲!你們大明厲害個屁…..?!
    大漢劉豬豬大為不解):這都能吵起來!?
    始皇祖龍疑惑臉):現在不是在講宋朝,怎麽扯到明清去了??!
    ……
    大宋太祖時期
    趙匡胤對於小光屏上麵的評論表示無語,這講他們宋朝,怎麽讓明清給吵起來,他都快愁死了,這北宋還能有機會救嗎???
    如果他知道宋朝有一日,會因這輕武的國策而導致國力衰弱,他怎麽都不會定下這狗屁決策!
    唉,這太原之戰最終也會被擊破吧,彈盡糧絕,沒人支援,就會如唐朝張巡那般吧!
    但最令他吃驚的還是北宋末年軍隊竟然如此的無能,聞風喪膽不說,連浴血奮戰的都沒有!!
    ………
    直播仍在繼續。
    林可又歎道:“宋朝在經濟,文化方麵沒得說,但軍事方麵在所有朝代中能排末尾。“
    ”當然除了這國策是如此以外,更多的原因和那些上位者或者皇帝是有些關係的。”
    “其次呢,趙匡胤實行兵權分離,之前有提到過唐朝的兵力配置,節度使的權力不可謂不大,藩鎮割據以至於中央弱勢。”
    “所以宋朝的兵力配置原則是從各地的廂軍,鄉軍中抽調精銳組成了全國的精銳部隊。”
    ”這麽說可能也不清楚,咱先來解釋下,從《宋史·兵誌》中就有這部分的記載,宋朝的軍隊大概是由三部分組成,即禁軍,廂軍,鄉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其中禁軍是宋軍的主要戰鬥力,負責守衛京師,隨時準備對外征戰等等,至於廂軍,更多的是用於役使,比如修築城牆,運糧墾荒等等。“
    ”最後的鄉兵則是選拔於戶籍或者招募,平時團結訓練,主要負責修城,守邊等等。”
    “這廂軍和鄉兵雖然平時也有訓練,但做的任務比較多雜,訓練力度肯定是不如禁軍的,長久下來,若是碰上政治高層搞什麽幺蛾子,那麽最後其實也沒什麽戰鬥力可言。”
    “我們再說這禁軍上,它也是由兩部分組成,負責守衛京師的殿前軍和駐紮各地的侍衛親軍,這兩部門分別由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負責率領。“
    “但是呢,這倆地方的長官不和別的官職一樣,所以長期都是虛設而已,隻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侍衛親軍司又分成了兩個衙門,這便是日後所說的兩司三衙。”
    “可能是唐朝的教訓太讓人印象深刻,為了避免武將權力過大,所以老趙家又拆了這個兵權。“
    ”前麵提到的兩司三衙隻有統兵的權力,調兵的權力則是給力他們所建立的樞密院,而最後統帥的人選一般是皇帝親自指定。”
    “這麽一來,倘若地方出現叛亂,也可迅速調兵鎮壓,再想壞一點京師有變,那麽地方也可聯合起來回師勤王,屬於是內外牽製,想的很好,但現實很骨感。”
    “這將一個兵權拆分給了三家,唐朝的藩鎮割據是不會發生了,但是他對於宋朝軍力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就比如說我們回到北宋末年這時候,這宋朝軍事強不強,在座的各位不清楚嗎?”
    被紮一刀的北宋皇帝:……….
    大宋某紈絝少年:這裏麵的問題竟然這麽大嗎?!
    大唐某官員;吸取了好像又沒吸取!
    大明某種田小能手:肯定設置的時候,宋軍兵力強悍!還想不到以後會咋的!
    ……….
    喜歡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請大家收藏:()曆史直播:開幕劇透老祖宗被氣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