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五大助手
字數:3716 加入書籤
張啟跟著饒毅教授來到辦公室,屋內,二男三女已在等候。他們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張啟身上,帶著好奇與探究。
饒毅教授朗聲道:“這幾位是生命科學院為你精心挑選的助手,都是極為出色的博士研究生。”
他招了招手,又道:“來,你們各自介紹一下吧。”
劉小龍向前一步,麵帶微笑,禮貌地說道:“張啟老師,您好,我叫劉小龍,我對植物學興趣濃厚,尤其是在工程育種方麵,我有一些獨特的見解和經驗,希望能在接下來的工作裏,跟您在這方麵深入探索,為項目出份力。”
劉倩芳緊接著說道:“張啟老師,我是劉倩芳,小龍的妹妹。我也對植物學研究充滿熱情,工程育種中的一些實驗操作我比較熟練,很期待和您共事,您有任何需要我做的,盡管吩咐。”
鄧選平推了推眼鏡,沉穩地開口:“張老師,我叫鄧選平,我對生物工程十分著迷,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將生物工程技術更好地應用在育種等相關領域,我相信我的專業思維可以為咱們的實驗提供有力的創新思路。”
王玉娟微微頷首,輕聲說道:“張老師好,我叫王玉娟,我對植物學的熱愛源自我對大自然生命奧秘的好奇,在植物工程育種方麵,我也積累了不少知識,也希望在這次合作中,能拓寬自己的視野,向您多請教。”
丁麗最後一個自我介紹,她的聲音如同珠落玉盤:“張啟老師,您好,我叫丁麗,我對生物工程在育種方向的應用研究了許久。我自認為比較細心耐心,定能輔助您做好各項工作,願能與您攜手共進。”
張啟帶著和煦的笑容,依次與他們握手,誠摯地回應:“很高興認識大家,相信有你們的助力,我們的研究定會取得不凡成果。”
他細細打量著眾人。
其中,王玉娟個頭高挑,約有 172,站在那裏亭亭玉立。而丁麗,生得麵若銀盤,眉如遠黛,雙眸恰似秋水含情,唇若櫻桃不點而朱,恰似那薛寶釵般,溫婉中透著大方,嫻靜中蘊含靈動,一顰一笑皆有韻味。
饒毅教授目光殷切地看著張啟與幾位助手,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都是生物領域的青年才俊,如今匯聚於此,肩負著重大使命。咱們國家的科技發展正處於關鍵時期,生物科學更是有著無限潛力與廣闊前景。你們日後定要精誠合作,將各自的知識與智慧擰成一股繩。
在專注科研探索的同時,務必重視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不能讓研究成果僅僅停留在實驗室裏,要讓它們真正走向田間地頭、走向市場、走向造福民眾的第一線。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全球生物科技的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為我國的科技實力提升添磚加瓦。”
說罷,饒毅教授話鋒一轉,臉上露出一絲期待的笑容:“今天,我就帶你們再到我們燕京大學的農業實驗田基地去跑一趟。大家準備一下,咱們即刻出發。”
眾人聞言,皆點頭稱是,眼神中閃爍著興奮與期待的光芒,隨後便跟著饒毅教授,朝著農業實驗田基地進發。
饒毅教授帶著張啟和他的五個助手來到學校停車場,一邊走,一邊對張啟說道:“考慮到你工作的實際需要,我特意向學校申請了一輛車供你使用。這樣,以後你出行往返實驗基地也方便些,能節省不少時間和精力,讓你可以更專注於科研工作。”
張啟聽了,心中滿是感動。他知道饒毅教授一向清廉質樸,至今都未購置自己的私家車,上次外出甚至還是乘坐公交車。可如今卻為了他的工作如此費心費力,這份關懷與支持讓他眼眶微微濕潤。
來到停車場,一輛嶄新的麵包車出現在眾人眼前。車身在陽光下泛著光亮,雖然並非豪車,但卻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
饒毅教授率先拉開車門坐了進去,而後朝著張啟他們招手,笑著催促道:“快上快上,咱們抓緊時間。”
張啟回過神來,帶著助手們依次上車。車內寬敞整潔,座椅散發著淡淡的皮革香氣。張啟坐在饒毅教授旁邊,輕聲說道:“饒教授,真的太感謝您了,我一定不會辜負您的期望。”饒毅擺了擺手,說道:“不必掛懷,這都是為了科研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咱們趕緊出發,去實驗田基地還有不少事情要了解呢。”
車輛緩緩啟動,駛出停車場,朝著燕京大學在京郊的農業實驗田基地的方向疾馳而去。
麵包車平穩地行駛在通往實驗基地的道路上,車內的饒毅教授與張啟等人偶爾交流幾句關於實驗基地的基本情況。一個小時以後,便抵達了實驗基地的大門前。
饒毅教授拿出一疊門禁卡,分發給眾人,說道:“這門禁卡大家務必妥善保管,以後進出基地都需要它。”
隨後,麵包車緩緩駛入基地,沿著蜿蜒的道路前行,最終停在了那棟熟悉的小樓前。眾人下車,饒毅教授帶著他們朝著小樓走去。正巧欒教授也在樓下,便帶著他們直接步行去指定的實驗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啟感覺到,自從那天晚上他用天地靈氣恢複了玉米的生機,欒教授已經收起了傲氣,相反對他們還有點客氣……
欒教授帶著眾人來到劃定好的實驗田,他目光掃過這片土地,語氣平和地說道:“這片實驗田共有50畝,往後就交付給你們使用了。這裏將是你們施展才華、探索科研的重要場地,希望你們能好好利用。”
張啟站在田邊,仔細觀察著這片區域,很快便發現了一個細節:給他劃定的這塊實驗田與外麵的實驗田,間隔達到了25米。
他心中暗自思忖,按照國際標準,實驗田之間通常間隔10米就能有效防止基因漂移,也就是基因轉移現象的發生。而燕京大學的實驗田竟然間距達到25米,這無疑為實驗的安全性提供了更堅實的保障,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基因之間的意外轉移,從而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實驗成果的純粹性。
隨後,欒教授領著他們前往生活區域。宿舍區幹淨整潔,欒教授給他們一一安排好住宿房間,接著說道:“房間裏生活設施都已備好,有問題隨時找管理員。食堂在東邊,按點供應三餐。宿舍南端有休閑活動室,可供放鬆。在此要遵守規定,非工作時間勿入實驗田,危險區域未經許可莫要擅闖,莫要幹擾實驗與設備存放。”
說完,欒教授也不和饒毅教授等人打招呼,直接就離開了。
饒毅教授倒也沒有計較,畢竟他熟悉“怪老頭”的脾氣。
張啟默默記下來這個日子:2013年9月10日。這一天,他正式擁有了一塊自己的實驗田。
此刻的他,心中五味雜陳,興奮如潮水般在心底翻湧,仿佛看到了未來無數的可能性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那是對未知科研成果的憧憬,是夢想照進現實的激動。
同時,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也穩穩地落在他的肩頭。他深知這片實驗田承載的不僅僅是他個人的科研抱負,更有饒毅教授的信任與期待,以及學院乃至整個國家生物科研領域發展的使命。
他在心裏暗暗發誓,定要傾盡全力,精心嗬護這片土地上的每一株作物,嚴謹對待每一個實驗數據,讓這片實驗田成為孕育重大科研突破的搖籃,不辜負這難得的機遇與厚重的寄托!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