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可笑的“紀錄片”

字數:4876   加入書籤

A+A-


    張啟、饒毅、謝鬱文、曾薇,四人回到了燕京大學,然後就此告別。第二天下午,張啟正坐在長椅上沉思,他的手上拿著手機 ,剛剛出版的《燕京大學學報》的電子版,刊登了許智宏院士的文章。這篇文章如實描繪了昨天暴徒襲擊轉基因食品品嚐會現場,造成科研人員受傷的場景。看到這篇報道 張啟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手機鈴聲突然響起,是饒毅教授打來的。
    “張啟,你看了咱們許智宏院士在《燕京大學學報》上發表的那篇《驚心動魄的下午》了嗎?”饒毅的聲音略顯急切。
    “剛看過,教授。”張啟回答道。
    饒毅在電話那頭歎了口氣:“這輿論恐怕很快就要發酵了。一旦上了媒體,事情的性質可就變味了。那些襲擊品嚐會的暴徒,說不定轉身就會被包裝成民族英雄,好像他們是在挑戰資本的正義之士,民眾很可能會對他們交口稱讚。可這明明就是一場鬧劇,是對科學和秩序的踐踏。”
    張啟眉頭緊鎖,他深知饒毅所言非虛。在如今這個信息傳播極易被誤導的自媒體時代,公眾的情緒很容易被帶偏。“那我們該怎麽辦,教授?不能任由這種錯誤的輿論導向肆意蔓延吧。”
    “我們必須行動起來,不能坐視不理。得想辦法讓大眾了解事情的真相,讓他們知道轉基因食品背後真正的科學原理,而不是被那些虛假的表象所迷惑。”饒毅堅定地說道。
    “可是,教授,這談何容易?那些別有用心之人肯定已經在謀劃如何引導輿論走向了。”張啟有些擔憂地說。
    “再難也要去做,我們是科研工作者,有責任維護科學的尊嚴。一步一步來,絕不能讓愚昧和無知占據上風。”饒毅的話語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心。
    張啟點了點頭:“好,教授,我明白了。”
    果不其然,就在當天晚上,網絡大 v嶽正義在微博上就發布了一個視頻,標題格外聳人聽聞——《華夏民族有了希望》。
    張啟本就因白天的事心煩意亂,看到這個視頻時,隻覺一股熱血直往腦門上湧。他的眼睛瞬間瞪大,手指不自覺地攥緊,關節都泛出了白色,在心中怒道:“這簡直是胡言亂語,公然歪曲事實!”
    視頻裏,一群大爺大媽拉著橫幅,橫幅上寫著些荒誕至極的話語,他們高喊著口號,那股子勁頭仿佛是要去慷慨赴死一般,帶著所謂的“大義凜然”,瘋狂地衝擊著轉基因食品品嚐會的現場。
    一個特寫鏡頭中,轉基因食品品嚐會的標語牌被無情地踩在腳下,斷裂成兩半,那清脆的響聲仿佛是砸在張啟的心尖上。
    嶽正義以獨有的風格在微博上大放厥詞:
    “這才是兒女們的好榜樣,華夏人民被打折的脊梁骨從此直立起來了!”
    嶽振義的這條微博瞬間被點燃,如同在幹燥的柴堆裏丟進了一顆火星。各大自媒體營銷號像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迅速地轉載擴散。
    評論區裏一片烏煙瘴氣,“嶽老師萬歲!”“嶽老師,您又領著我們衝鋒陷陣呢!”這樣盲目追捧的話語層出不窮。
    而更多的則是對轉基因品嚐會的汙蔑與謾罵:
    “什麽狗屁的品嚐會,那就是投毒會!”
    “這什麽狗屁的轉基因品嚐會,那就是賣國會。”
    “參加的人都不得好死,這些喪盡天良的東西,多虧我們正義的群眾去搗毀了它!”
    一些有良知的科普博主試圖站出來進行理性的分析,他們擺事實、講道理,用科學的數據和嚴謹的邏輯去闡述轉基因技術的安全性與重要性。然而,他們的聲音在這一片喧囂的謾罵聲中顯得如此微弱。剛一發聲,就立刻被鋪天蓋地的惡意留言所淹沒。
    那些科普博主們看著自己精心撰寫的文章被曲解、被詆毀,心中滿是無奈與悲哀,卻又不甘心就此放棄,仍在努力尋找著能讓大眾傾聽真相的機會。
    張啟看著這混亂的輿論局麵,眉頭緊鎖。他知道自己和夥伴們麵臨著一場極為艱難的戰鬥,一場為了科學真相而與愚昧無知和惡意誤導對抗的戰鬥。他在房間裏來回踱步,腦海裏不斷回響著嶽正義那些蠱惑人心的話,想著“嶽正義這些人怎麽能如此睜眼瞎,把暴徒當成英雄?他們可知道這背後是多少科研人員的心血,是為了全人類福祉的探索!難道科學在他們眼裏就如此一文不值,可以被肆意踐踏?”
    張啟本是從未來穿越而來之人,上一世,他便親身經曆了那場輿論的狂風暴雨,深知其混亂與瘋狂,滿心以為重生一次能夠改變些什麽,可如今,竟又眼睜睜地看著相同的戲碼再次上演。
    就在這時,張啟發現嶽正義又發了一條微博。看到這條微博的瞬間,張啟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嶽正義在微博裏宣稱,他將籌款自費前往花旗國原地采訪轉基因的真相。話語間大義凜然,仿佛他是肩負著拯救民族使命的孤膽英雄。
    這條微博剛一發出,便如巨石入水,激起千重浪。評論區瞬間被各種聲音充斥,讚譽之聲不絕於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嶽老師太有擔當了,親自去探尋真相,這才是真正為民眾著想!”
    “嶽老師出馬,肯定能把那些轉基因的黑幕揭露出來!”
    嶽振義還在微博裏寫道:“我要去花旗國,現在需要招聘攝像師以及懂英文的向導,有意願者可向我報名。”
    此消息一出,更是引起了極大的反響,無數人在評論區毛遂自薦,甚至有人直接私信嶽正義表達自己的忠心與熱忱,仿佛能參與其中就是無上的榮耀。
    張啟看著這一切,心中滿是憤懣與無奈。
    他深知嶽振義此舉不過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鬧劇,其目的並非探尋真相,而是進一步誤導大眾,鞏固自己在這場輿論風波中的“領袖”地位。
    “他這是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還妄圖拉更多人陪葬。”張啟在內心說道。
    張啟看著這則微博,眉頭緊皺,思緒瞬間被拉回上一世。他清楚地記得果殼網後來的報道,嶽正義赴花旗國拍攝轉基因紀錄片的費用根本不是所謂的“自籌”,而是由極端反對轉基因技術的民粹組織“綠色基地”在背後出資。這一組織在全球範圍內散播轉基因有害的謠言,蠱惑了無數不明真相的民眾。
    張啟心中暗忖:“由反對轉基因的勢力去資助一個本就以反對轉基因而聲名遠揚的人去拍攝所謂的紀錄片,這其中的貓膩簡直昭然若揭。這與二戰時期納粹政府出資讓石原晉太郎撰寫論文否認金陵大屠殺有何區別?
    他們都是為了掩蓋真相,誤導大眾,以達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或利益目的!”
    張啟還記得,上一世有科普博主進行了說明:嶽正義此次花旗國之行,此次接受采訪的人當中,絕大多數都來自於當地反對轉基因的社會名流。而令人感到驚訝不已的是,他身邊的那些工作人員們——負責攝影工作的攝影師、構思劇情走向的編劇、引領道路協助采訪的向導以及提供專業科學知識支持的科學顧問等等,竟然無一例外——全部都是由那些資深反對轉基因人士所擔任!
    這樣的人員配置簡直讓人瞠目結舌,也不禁引發了知識界對於這次采訪公正性和客觀性的深深質疑。
    他感到無比的荒謬與憤怒,雙手緊緊地握成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手心,卻渾然不覺疼痛。
    張啟深知,嶽正義此次花旗國之行必將帶回更多歪曲事實的素材,進一步誤導國內民眾,讓轉基因技術在國內的發展陷入更深的泥潭。他決定不再猶豫,立刻親自去聯係饒毅教授,將這一重要情況告知他。
    在饒毅教授的辦公室,氣氛凝重。張啟將自己所知道的情況詳細地說了出來。
    饒毅教授沉思了一會,抬手拍了拍張啟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嶽正義此人,我與他打交道多年,深知其品性。他又虛偽又固執,如今鐵了心要去拍那所謂的轉基因紀錄片,咱們也阻攔不了。俗話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就由得他去吧。不管之後他耍出何種花樣,我們屆時見招拆招便是。”
    說著,他微微一頓,又看向張啟,“你也莫要著急,科普之路漫漫,本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之事,我們得有足夠的耐心與定力。”
    張啟聽了,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他明白饒毅教授所言在理,可心中那股憂慮卻難以消散。
    沉思片刻後,張啟對饒毅說道:“饒教授,我準備找幾個學生和我一起,也到花旗國去走訪一遍。嶽正義拍那個紀錄片肯定是居心不良,一定會誤導很多人。我希望我們以科研工作者客觀公正的眼光,去實地走訪一下花旗國,看看那邊的真實情況,把真相告知於民眾。”
    饒毅教授聽了,眼中露出讚賞之意,說道:“你這個想法很不錯。關於器材和經費的問題,你無需擔憂,我會想辦法給你解決。我們不能讓真相被掩埋,你此去責任重大,一定要全方位、深入地進行調查。”
    就在二人交談之時,張啟的手機突然響起。他掏出手機一看,屏幕上顯示的竟是丘成桐教授的來電。張啟心中一凜,連忙接通電話,恭敬地說道:“丘教授,您好!”
    電話那頭,丘成桐教授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張啟啊,有空嗎?有空請來我這裏一趟!”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