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更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謠言!

字數:2340   加入書籤

A+A-


    華裔更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中山大學的博導駁斥了這一說法!
    有網友提問,於是簡單說一下ace2的事。ace2是一個膜蛋白,可以作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受體,介導病毒侵入細胞。
    最近在biorxiv上,有一篇論文聲稱ace2在華國人中的表達顯著高於在歐洲和非洲人中的表達,作者是一些來自華國本土的研究者。這一結論雖然並沒有被證實,但是被某些人歪曲成了新型冠狀病毒是針對華國人的基因武器的證據。
    biorxiv是一個預印本網站,也就是說上麵的論文基本是隨便發的,不經過同行審稿的,質量難以保證。因此,上麵的文章大都不會引起很多關注。這篇文章的質量確實也很低,之所以引起關注,無非就是因為在非常時期發表了可以被利用的內容。
    首先,文章的樣本量太少,沒有統計學意義。一共就用了8個人的樣本,其中居然隻有一個人是中國人。沒錯,隻有一個!!!數量如此稀少的實驗樣本,怎麽能算是科學證據?
    其次,文章研究的是rna的表達,並不是蛋白水平的表達,至於中國人呼吸係統細胞膜是不是ace2比較多,文章根本沒有涉及。
    再次,ace2的多少可能影響病毒侵染的效率,也可能不影響。即便歐洲人的ace2更少,也不代表他們不會被感染。這些都需要證據,但是該論文根本沒有提供。
    另外,我們也知道研究需要有重複性。一個實驗室聲稱什麽,還需要別的實驗室重複出來才算數。迄今為止,世界上包括國內任何一個實驗室都無法重複他們的結論。
    還有個說法是,現在病毒感染的幾乎全是中國人,所以……其實這也不奇怪,這個病毒是從武漢傳播的,當然感染華國人多。好比艾滋病剛出來的時候華國幾乎沒人感染,那是不是可以說,艾滋病毒是gc國家針對西方的基因武器呢?
    有些網友會有一個疑問:不論這篇文章的質量高低以及病毒分布的現狀,有沒有可能這種病毒確實更容易感染華國人呢?
    理論上,這種可能是有的。人群之間本來就是存在各種差異的,即使同為華國人,不同地區的人群也能找到一些統計學的差異。我們知道皮膚缺乏黑色素的歐洲人更容易患皮膚癌,而手掌腳底的黑痣在非洲人中更容易發展成惡性黑色素瘤等等。所以,一種疾病在某個人群中更易感並不是什麽很奇怪的事,不能作為傳說中的“基因武器”的證據。所謂的基因武器是偽科學概念,它根本沒有被製造出來的必要,凡是懂生物技術的專業科研學者都清晰的知道,基因武器在科學理論原理上首先就不過關。所謂的某某報說什麽“警惕基因武器”,其實這些作者根本不是生物學專業的,他們也是用道聽途說加上一點想象力編造出來的。
    生物醫學界的共識是,人種是無法用基因區分,不可能做出針對某一人種的武器。人種或種族是社會學概念,並沒有生物學方法能夠區分一個人的種族。一些基因標記隻是在不同種族中出現的概率不同,在某種族中出現的概率高,並不代表不會出現在別的種族。因此,這種武器就算造出來,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我寫這些,是為了幫一些相信科學的網友解惑,並不是為了反駁基因武器的謠言。
    如果你有心,會發現基因武器的說法漏洞百出,充滿了自相矛盾。比如那幫人不相信美國人能登上月球,卻相信美國人能造出精準區分中國人的病毒;還有他們不相信抗蟲作物能區分毛毛蟲和人,卻相信病毒能區分米國人和華國人這是多麽荒謬可笑)。而且生物武器曆史上又不是沒有,腳盆人用過,米國人也用過。你去比較一下,也能發現這個基因武器的謠言多麽滑稽。
    從科學哲學的角度,這個說法是無法證偽的,它就像迷信一樣,不論你給出多少有力的反駁,它都可以自圓其說,就像車庫裏的那條火龍。
    然後的問題就是,為什麽人們會相信這麽愚蠢的謠言?
    除了知識欠缺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迷信是人類的本能。而且,人類作為群居動物,別的群體如何壞,如何想害我們的謠言永遠是受歡迎的即使在一國之內,也有很多人一邊無差別地攻擊漢人,包括其中不吃野味的大多數,一邊給自己地區吃野味的人洗白)。
    盡管米國跟我們打貿易戰,封鎖芯片技術等高科技,阻止華裔科學家等等,幹的事已經很多了,但一個簡單直白而又科幻的謠言永遠是受歡迎的。至於那些編造謠言的人們,他們本來也不在乎真相,他們就是要靠謠言來牟利,割韭菜。
    作者:郭雅彬,中山大學博士生導師,生物化學博士;編輯:懷疑探索者。寫於2020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