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反的是中國育種的未來
字數:1674 加入書籤
。
在當下的農業育種領域,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常規育種依然占據著主導地位。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反轉控”們的肆意鼓噪,社會上形成了一種仿佛轉基因無處不在、一統天下的錯覺,這與實際情況大相徑庭。轉基因技術之所以如此“聲名遠揚”,很大程度上是被惡意妖魔化宣傳的惡果,而非其真實的技術價值和應用範圍所致。
必須明確的是,轉基因技術絕非包治百病的萬能良方,並非所有的育種難題都能通過一轉了之來解決。在現實的育種工作中,絕大多數的問題依舊依賴傳統的常規育種方法來攻克。常規育種是經過長期實踐發展而來的成熟技術,通過雜交、選擇、誘變等手段,不斷地對農作物的性狀進行改良和優化,培育出了眾多適應不同環境和需求的優良品種,為保障糧食供應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轉基因技術,則在特定領域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比如在解決抗除草劑和抗蟲等問題上,其效果顯著且高效。通過將抗除草劑基因、抗蟲基因導入農作物中,能夠使作物具備相應的抗性,減少農藥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作物產量和質量。
目前廣泛應用的抗除草劑基因和抗蟲基因,雖然在農業生產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基因並非由中國科學家原創。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為了推動中國種業的自主發展,增強我國在國際種業市場的競爭力,挖掘具有我國獨立知識產權的新基因迫在眉睫。隻有擁有自主研發的優良基因,我們才能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
然而,就在這關鍵的時刻,“反轉控”們紛紛跳了出來,他們旗幟鮮明地反對轉基因技術,這種反對涵蓋了轉基因的研發和推廣兩個關鍵環節。他們的反對並非單純針對轉基因的推廣,如果隻是這樣,倒也簡單明了,大家可以就推廣過程中的問題進行理性探討。但他們實則是全麵抵製轉基因技術的發展,企圖將這一具有巨大潛力的技術扼殺在搖籃之中。倘若他們的企圖得逞,中國將徹底失去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優良基因的機會。
科研探索是一個不斷實踐和創新的過程,不去研究就永遠不會有新的發現和突破。當我們因為無端的反對而停止轉基因技術的研發時,其他國家卻在這一領域持續投入、大步邁進。隨著時間的推移,差距隻會越來越大,在種業技術和產品上與國際先進水平產生代差。到那時,在國際種業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我們將毫無還手之力,拿什麽去與他人競爭呢?
種業,作為農業的“芯片”,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一旦種業淪陷,整個國家的糧食供應將麵臨巨大的風險,糧食安全將無從談起。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反轉控”們給出解決種業問題的方案竟然是依賴老祖宗留下來的千年品種。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農業生產麵臨的挑戰也日益複雜和多樣化。老祖宗留下的品種在特定的曆史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現代社會,麵對人口增長、環境變化、病蟲害肆虐等諸多問題,僅僅依靠傳統品種顯然無法滿足需求。這就好比在現代戰爭中,妄圖用武術去對抗核武器,是何等的荒謬和愚蠢。
中國育種的未來需要轉基因技術的創新與發展,需要不斷的挖掘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基因。我們應當摒棄偏見,以科學的態度和理性的思維看待轉基因技術,積極推動其在合理監管下的研發與應用,為中國種業的振興和國家糧食安全保駕護航,而不是被“反轉”的錯誤思潮阻礙前進的步伐。
作者:白帝燃,農學副研究員,中醫愛好者,寫於2024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