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家王曉平是很無知的人

字數:3633   加入書籤

A+A-


    實事求是的說,劉慈欣的科學素養其實並不算最頂端。他畢竟隻是一個科幻小說作家,並不是科普工作者。不過,我所謂的“一般”,是與科普工作者比較。與絕大多數的芸芸眾生比較,劉慈欣的科學素養已經足夠高了。
    首先,劉慈欣不推崇宗教。曾經有人向劉慈欣提問,宗教的結局會怎麽樣,劉慈欣不假思索的回答,他說,“宗教肯定會消亡,被科學取代。”
    其次,劉慈欣不隨便在自己不懂的領域妄自下判斷。
    雖然劉慈欣在小說裏麵“黑”過一次轉基因技術也有讀者認為是反諷,按下不表),但是那隻是小說家之言,我們不必計較太多。在現實中的公共場所,劉慈欣還是積極支持轉基因技術的。
    我們可以假設劉慈欣內心也許對轉基因技術充滿疑惑,但是我們非常歡迎他保持個人的觀點。即使劉慈欣並沒有完全認可轉基因技術,但是他並沒有像某些反轉控一樣,叫囂著“堅決反對”,而是始終抱著一種積極開放的態度。
    c老師有一次和美國華裔主持人黃某、湖南衛視主持人汪涵同台主持節目。c老師幾次三番故意把話題引向轉基因話題,都立即被黃某和汪涵巧妙的岔開了。
    事後,汪某是這樣說的,他說,他自己隻是一個主持人,對於生物基因技術並不是很懂,在自家不了解的領域,寧願閉嘴,而不是隨心所欲的發表個人意見。他還說,我是一個公眾人物,如果我隨便發表意見,會有不好的影響。
    我認為,黃某和汪某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有“科學素養”的一種具體的表現。
    有科學素養,未必指的是一個人多麽有科學知識,而是體現為一種謙遜的態度。在自己不懂、不擅長的專業領域,不隨便發表意見,不盲目跟風,而是保持冷靜的觀察和思考,寧願閉口不發一言,也絕對不會憑著主觀好惡對事物下判斷。這種態度,就是典型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素養的體現。
    劉慈欣的知識結構並不是沒有硬傷。比如,他在科幻小說《三體》裏麵認為宇宙的直徑是137億光年。這可能是由於他以為宇宙的年齡等於直徑。雖然有這些天文學知識上的小錯誤,但是他持有一顆謙虛好學的心。在不懂的專業領域,他始終承認自己是一個小學生,而不是好為人師,隨意否認。非專業人士妄圖指點江山,打倒所有的專業人士,又拒絕承認錯誤,恰恰是吹老師之類的通病。
    此外,劉慈欣還認為,科學精神至少應該是社會的主流。對於科幻界絕大多數都是反科學題材的作品,劉慈欣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他說,科幻小說的靈魂是科學,而不是反科學,喚起讀者對科學的美好向往才是第一宗旨。如果科幻小說必須依托反科學來吸引讀者,還不如讓這種文學題材消亡。
    所以,我認為劉慈欣的科學素養已經超過了普通人很多層。
    看看網絡上某些反麵教材,比如“書法家王曉平”這類人,他們的一個典型的缺陷,就是他們性格太固執,自以為是,隻聽自己喜歡聽的,卻聽不見任何人的不同意見,客觀上造成了不良的社會風氣。
    比如,“書法家王曉平”喜歡轉載一些反轉的文章,還高興的說這是“科普文章”。
    我很客氣的對她指出,這些所謂的“科普文章”,所有的觀點都僅是“隻有觀點,沒有結論”。比如,文章之中一些說致癌的結論,完全來源境外自媒體小報的拚湊和捏造,來源於幾十美元就可以注冊的網站。而且,這些結論找不到sci論文的支持。可謂是,沒有權威來源,沒有實驗驗證,沒有論文支持,純粹屬於“三無”結論。我向她提出了誠懇的建議,請她不要僅僅看自媒體,而是應該多關注一下正規媒體。我向她推薦了《科技日報》《中國之聲》。
    可是,“書法家王曉平”在看了我的留言之後有可能並沒有看),偷偷摸摸就把我拉黑了。
    我認為:
    這個就證明了某些人並不是知識的問題,而是人品道德的問題。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短板,不可能十全十美。對於自己不懂的專業領域,理應保持一個謙遜、開放的態度,虛心向懂行的學者請教,即使不接受別人的觀點,也應該有一顆寬容的心,而不是看見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言論,立即就做鴕鳥狀。
    一味的做鴕鳥,永遠追求不到真理,隻能墮落為人民的罪人、社會的毒瘤。為了個人的麵子和虛榮心,就可以任意的淩駕在科學和真理之上,乃至於堅持“一條路走到黑”,這樣做,隻能是有損人民群眾的利益。真正的愛國者,不會拒絕科學。
    對於這樣沒有求真務實觀念的人,我一向是打內心底鄙夷的。
    一遇見不同的意見就拉黑對方,這類人就屬於社會負能量的典型,因為她沒有以身作則,向她的粉絲宣傳一種積極求學的理念,而是以拉黑、拒諫的粗暴方式,向粉絲傳遞一種“我就是要隨心所欲,我喜歡的就是真理”的錯誤人生觀。曆史上持有這種錯誤的思想以至於危害國家和社稷的人,可謂為數不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隋煬帝楊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業十二年,天下大亂,烽火四起。楊廣問臣下,天下盜賊還有多少?善於阿諛奉承的宇文述回答說:漸少。不到十分之一了。然後楊廣又問老臣蘇威,蘇威委婉的說,賊勢愈來愈近。楊廣聽了就很不高興。後來,楊廣找借口把蘇威打下死牢。對於朝廷的忠臣蘇威等人的話,楊廣一概采取“我不信我不信我不信”的態度。對於虞世基和宇文述和宇文化及的話,楊廣則深信不疑。這是因為,宇文述這夥人懂得順從楊廣,主動把外界的外消息屏蔽掉。而楊廣驕傲自滿,自以為“偉光正”,拒絕承認自己有錯誤和不足。
    作為一個粉絲眾多的知識分子,有義務和責任,向社會傳遞正確的三觀。求真務實,不斷學習,才是正能量所在。蒙蔽自己的雙眼和心智,打著“善”的旗號,卻做的是歪曲社會風氣,傳播偽知識的勾當,不但極大的危害社會,更是一種自私和殘忍。
    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不應該把個人的喜好和信仰當成最高真理和行動準則,而是應該時時刻刻的反省己過,持有開放和包容的心胸。連實事求是都做不到的人,格局卑下,難堪大任。
    比如,我本人是最堅定的無神論者。我和習五一教授是忘年之交,也是她在頭條上唯一關注的朋友。但是,如果有嚴謹的科學實驗證明世界上確實有超自然現象的存在,隻要證據真的確鑿,我會立即毫不猶豫的放棄我的無神論的觀點。即使新的觀點看起來如何的匪夷所思,如何的與我多年的觀念有劇烈的衝突,但是我隻認可科學證據,不會堅持我的信念。
    我信的是科學證據,而不是迷信偶像和權威。換言之,我推廣的是誠實和天理,而不是轉基因。我之所以認可轉基因無害的科學結論,是因為有全世界科學界長達50年的研究。假設有確鑿的證據證明轉基因有害,我會在一秒鍾之內接受這種觀點,轉而進行反轉。作為一個科普工作者,就應該有這樣聖人一般的覺悟。
    我的這種態度,就是反對迷信的基礎。而劉慈欣也和我一樣,有這種開放的心胸。
    僅僅從這一點來說,劉慈欣的科學素養就超過了社會絕大多數的“人文學者”。
    作者:懷疑探索者,寫於2020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