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我國對轉基因的審批比感冒藥上市還嚴格
字數:4152 加入書籤
在寧靜的遼寧省桃源村,王老漢正蹲在自家田邊,望著茁壯成長的莊稼,滿心歡喜。這片土地承載著他的希望,也是他大半輩子的心血。
這時,村裏來了一群農業專家。走在最前麵的是高福,現任浙江大學大健康學院院長 、中國科學院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旁邊跟著植物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中國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導黃大昉,以及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朱禎、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和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柯炳生。
他們此行是為了推廣轉基因技術,希望能讓村民們接受這種新型的農業科技,從而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王老漢看著這些穿著樸素、氣質不凡的專家,心裏滿是疑惑。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朝著專家們走去。
“幾位同誌,你們說的這轉基因,到底是個啥玩意兒?俺們種了一輩子地,可都是靠老祖宗傳下來的法子,這新東西,能靠譜嗎?”王老漢皺著眉頭,眼神中透露出擔憂和不信任。
高福微笑著走上前,語氣溫和且耐心地解釋道:“大爺,您先別著急,聽我慢慢說。這轉基因技術,其實就是科學家們像在一個大圖書館裏精準地找到對農作物最有益的基因片段 ,然後把它放到需要改良的作物裏。比如說,有些基因能讓莊稼不怕害蟲咬,有些能讓它們更耐旱、耐貧瘠。就好比給您的莊稼穿上了一層超級防護服,既能抵禦外界的侵害,還能讓它們長得更壯實。您想想,要是莊稼都健健康康的,收成肯定比以前好很多。而且,這可不是隨隨便便亂改的,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實驗,經過無數次的驗證,才確定這些基因的改變是安全有效的。就拿醫學研究來說,我們研發新的藥物也要經過大量臨床試驗,轉基因技術也是如此,經過層層把關,才會考慮推廣應用。”
王老漢撓了撓頭,提出疑問:“可這基因都改了,吃進肚子裏,真的沒事?俺們祖祖輩輩吃的可都是天然的糧食。”
這時,陳君石接過話茬:“大爺,您放心。我是研究食品安全的,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在安全性上是等同的。全球已經有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實際應用案例,都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而且我們國家對轉基因食品的監管非常嚴格,從研發、生產到上市,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檢測和審批流程,就是為了確保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您想想,我們每天吃的很多加工食品,裏麵也添加了各種東西,不也都經過嚴格監管,保障安全後才讓大家食用的嘛。”
黃大昉接著補充:“大爺,現在全球很多國家都在大力發展和應用轉基因技術,這已經是農業發展的大趨勢了。我們國家也投入了很多科研力量在這上麵,像我們研究出來的抗蟲棉,不僅減少了農藥的使用,保護環境,還大大提高了棉花的產量和質量,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我長期從事這方麵的研究,帶領團隊鑒定克隆了很多新型基因,應用到作物上效果顯著。就拿咱們國內的棉花種植來說,以前棉鈴蟲肆虐,農民們辛苦勞作還收獲不佳,自從用了轉基因抗蟲棉,情況得到了極大改善。”
許智宏也點頭說道:“沒錯,大爺。從植物生理的角度來看,轉基因隻是改變了作物的某些特定基因,並不會改變作物的本質和營養成分。而且我們已經在實驗室和實際種植中進行了大量觀察和研究,都證明轉基因作物是可行且安全的。我在植物發育生物學等領域研究多年,發表了很多相關的論文和著作,對這方麵非常了解。就像我們培育新的植物品種,傳統方法也會篩選優良性狀,轉基因隻是更精準、高效地實現這一過程。”
朱禎在一旁認真地說:“大爺,轉基因技術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因為它能降低農藥和化肥的使用量,讓我們的土地更健康,也能減少對水源的汙染,這對我們子孫後代都是有好處的。我們研究的一些轉基因作物,在減少化學藥劑使用的同時,還能保持良好的生長態勢和產量。”
柯炳生誠懇地表示:“大爺,我們來就是想幫助大家過上更好的日子。轉基因技術真的能給農業帶來新的生機,提高大家的收入,保障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現在農業麵臨著很多挑戰,人口增長、氣候變化,轉基因技術能很好地應對這些問題。我在農業領域工作多年,深知農民的不易和農業發展的需求 ,這項技術真的能帶來改變。”
王老漢沉默了好一會兒,抬頭看著天空,似乎在權衡著什麽。過了許久,他歎了口氣:“俺們農民,就靠這土地吃飯,容不得半點閃失。不過,既然你們說得這麽有道理,俺也願意試試。但要是出了問題,你們可得給俺們負責。”
高福等人相視一笑,心中的石頭終於落了地。高福握住王老漢的手:“大爺,您放心。我們一定會全程指導,確保萬無一失。轉基因技術一定會給您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從那以後,王老漢的農田裏種上了轉基因作物。在專家們的悉心指導下,他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種植和管理。日子一天天過去,莊稼茁壯成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茂盛。
收獲的季節到了,高福等專家又來看望王老漢。
此刻,王老漢看著滿倉的糧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終於相信,轉基因技術真的能為農民帶來希望,讓這片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
王老漢突然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什麽似的湊近人群:“對了!俺在手機上看那些自媒體說,不管國外還是國內的轉基因都沒法確定安全……你們都是大專家,這話能信不?”他渾濁的眼睛裏有點無奈,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褲腿上的補丁。
高福聞言收斂了笑意,神情嚴肅起來,從公文包裏抽出一份文件副本:“大爺,您看這是《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我國對轉基因的審批比感冒藥上市還嚴格。轉基因作物要推廣種植,得先在咱們的地裏種10幾年,做環境安全、食用安全等七大類600多項檢測,比唐僧取經的關卡還多。還有進口的美國的轉基因大豆,想進中國市場,得先過了咱們農業農村部的‘安全考試’,光檢測報告就有半人高。”
他翻開一頁數據圖表:“您瞧這組數據,咱們國產的抗蟲棉已經種了20多年,農藥使用量減少了70,棉農中毒率從每年50降到3。去年咱們實驗室跟蹤檢測了500萬個樣本,沒發現一例安全問題。再說國外批準的轉基因作物,比如黃金大米,在菲律賓做了12年田間試驗,維生素a含量比普通大米高3倍,能預防兒童夜盲症,這些都是有國際權威期刊背書的。”
黃大昉從行李中掏出一本厚厚的畫冊,翻開來,說道:“大爺您看,這是阿根廷農民用轉基因玉米的對比畫麵。左邊是傳統玉米,被草地貪夜蛾啃得隻剩杆;右邊是咱們合作研發的抗蟲玉米,顆粒飽滿得能砸腳。國外的技術隻要通過咱們的安全評估,和國產的一樣靠譜。就像汽車,不管是德國造還是中國造,符合咱們國家標準才能上路。”
許智宏推了推眼鏡,語氣柔和卻堅定:“自媒體為了流量常斷章取義。比如網上傳‘轉基因導致老鼠減少’,其實是那篇論文用了遠超正常劑量的飼料,就像讓人每天吃100個饅頭撐出病,不能怪饅頭有毒。咱們國家推廣的轉基因作物,都是經過農業農村部轉基因安全委員會幾十位院士級專家反複論證的,比您挑種子還仔細。”
王老漢盯著屏幕上金黃的玉米穗,嘟囔著:“可……可這畢竟是外國的東西……”
柯炳生拍了拍他的肩膀:“大爺,咱們國產轉基因大豆‘中黃6106’剛通過審定,抗蟲又耐除草劑,比進口的更適應咱們的黑土地。就像咱們的雜交水稻,一開始不也被質疑‘違背天道’?現在不都成了國之重器?技術不分國界,但糧食安全要牢牢的攥在自己手裏。您放心,咱們推廣的每一粒種子,都帶著‘中國身份證’。”
高福將文件輕輕合上,目光掃過田壟間新抽的嫩芽:“科學就像這春天的種子,總得有人敢播第一粒。等您秋天收了糧,要是覺得好,咱們明年就把村裏的地都換成咱自己的轉基因品種,讓鄉親們都嚐嚐‘中國芯’的甜頭,咋樣?”
王老漢望著遠處翻滾的綠浪,忽然蹲下身捏起一把土,在指縫間慢慢揉碎:“俺爹說,地不會騙人。你們要是能讓這土長出金豆子,俺就給你們當‘傳聲筒’,挨家挨戶說這轉基因的好!”
眾人轟然笑起來,高福彎腰幫老人拂去膝蓋上的泥土,遠處的炊煙正裹著新翻的泥土香,在晴空裏織出一片暖融融的雲。
寫於2024年。)
喜歡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請大家收藏:()穿越後,成為了農業之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