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褒國援助
字數:3957 加入書籤
雷勇和鄧麋騎兵占領梓潼之後沒多久,姬長伯就率全軍進入梓潼。
蜀軍攻滅??國時,也耗費了一番功夫,更是在破城時,縱容士卒燒殺搶掠。
所以當巴軍進入梓潼時,家家閉門,戶戶禁聲。
姬長伯嚴令控製軍士,麾下蒼溪軍將長伯建軍時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格執行。
現在,控製著庸國軍士的蒼溪軍,也嚴令庸國軍士,不得違背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
現在的蒼溪軍,直接控製著充國軍,再由充國軍,控製著庸國軍。
軍功爵製下,蒼溪軍最早一批的雷勇騎兵,基本都已經是宮大夫、官大夫銜,次一點的也都是公乘。
充國軍,在幾次關鍵的戰鬥中,比如攻打平都、陽關的奇襲戰,正麵對抗庸國軍的野戰裏,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基本上也都在簪嫋、不更這一等級。
最低的庸國軍,通過對蜀國的幾場戰鬥,出現了一大批低級軍官,基本都是公士、上造。
軍功爵製籠絡軍心,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嚴格軍紀。
現在姬長伯麾下的這支部隊,已經脫胎換骨。
所以巴軍進城之後,城中井然有序,軍士們紛紛脫下盔甲,成為工匠、木匠、泥匠。
姬長伯止戰了,並不意味著庸國軍士們就自由了,自己還要從褒國購買糧草養著這些人。
此時軍轉工是最好的選擇,以工代賑的讓軍士們協助自己修繕梓潼房屋、城牆、溝渠等工作。
現階段,蜀國威脅沒有解除,梓潼的廣闊區域,將成為這支大軍的屯兵之所。
“公子,城中一切恢複的很快,城中百姓也開始信任我們,協助我們一起完成各項工程了!”鮑季平興奮稟報。
一切都在姬長伯意料之中。
“嗯,工程進度不錯,隻是原城牆太小了,後續可以擴大一圈,修建外城。以後蒼溪、閬中、南充等大城,也都可以與梓潼經商貿易,庸國軍士也都能留在這裏開荒屯墾!”姬長伯看著梓潼的城防圖,感慨道。
“諾!”鮑季平如今已經是梓潼大夫,兼整個涪江以東,嘉陵江以北,這片最新命名為川中地區總督。
總督是姬長伯新發明的官職,總領一個地區所有城池的最高長官。
除了川中總督鮑季平,還有巴中總督姬子越,節製江州,墊江,烏江諸城。江北總督君無器,節製南充、閬中、蒼溪等地。
權力集中,在恢複期時,這種集權,能加快國力的恢複,最大程度的充分利用資源。
隨著梓潼城的修繕工作逐步推進,城中的百姓生活也逐漸恢複了正常。
街道上,原本因戰亂而荒廢的商鋪重新開張,市集上人聲鼎沸,百姓們臉上多了幾分笑容。
姬長伯的“以工代賑”政策不僅讓軍士們有了生計,也為梓潼帶來了新的活力。
過了幾日,姬長伯在鮑季平的陪同下,巡視城中的工程進展。
他們來到城牆擴建的工地上,隻見數千名軍士和百姓正齊心協力地搬運石塊、夯土築牆。
工地上秩序井然,眾人幹勁十足。
“公子,外城的城牆已經完成了三成,按照目前的進度,預計再過兩個月就能完工。”鮑季平指著遠處的工地,向姬長伯匯報。
姬長伯點了點頭,目光投向遠方,沉思片刻後說道:“城牆的擴建固然重要,但城內和城外的水利工程也不能忽視。”
“梓潼地處三江之中,水患頻發,若不加以治理,將來必成大患。可以按你說的,抽調一部分人手,開始疏浚城內的溝渠,修建排水係統。”
“城外涪江,城內梓江,都要著手疏浚!”
鮑季平連忙應道:“是,屬下這就去安排。”
就在這時,一名三翎騎兵匆匆向著這邊趕來,單膝跪地稟報道:“公子,庸國境內有異動,魚地和巫地大夫聯名,向王叔請求出兵協防!”
姬長伯聞言,眉頭微皺,但很快恢複了平靜。他淡淡一笑,道:“庸國國君果然不甘心失敗。不過,他若敢來,正好給了我們一個徹底解決後患的機會。”
鮑季平有些擔憂地說道:“公子,庸國雖然國力大損,但是畢竟是伯爵強國,南方小霸,若他聯合周邊小國,恐怕會對我們孤懸東境的魚、巫兩地造成不小的壓力。”
姬長伯擺了擺手,道:“無妨。庸國國君目光短淺,隻顧眼前利益,周邊小國未必願意與他聯手。況且,巴氏一族和丟了那處、盤龍的楚國,也都不會坐視庸國攻魚巫兩地的,若是真敢動兵。庸君不過是自取滅亡罷了。”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過,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傳令江州,屯兵宕渠,命令東境魚、巫兩地加強城防,增派斥候,密切關注庸國的動向。”
一旁如花擬王令,遞給了三翎騎兵,返回江州。
下達王令之後,姬長伯又跟著鮑季平巡視了梓潼城。
如今梓潼經曆大戰,城中受損嚴重,若是姬長伯沒有攻占這裏,這個冬天,梓潼百姓恐怕很難熬過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城中糧草如何?軍民口糧能保證麽?”姬長伯看到遠處,炊煙嫋嫋。
心中一動,自己占領梓潼時,軍糧已經告急,梓潼城內更是被蜀軍搜刮一空。
如今城中卻沒有為糧食暴動過,不由心中好奇。
“公子莫不是忘了,我已經向褒國購糧,第一批已經分發下去,保證軍民過冬。第二批也快到了,第二批,足夠梓潼軍民撐到春耕之後,仲夏第一季稻成熟的時候。”
“青黃不接之時,最是難熬,即便是有褒國援助,我們也要有其他準備。”姬長伯聽完鮑季平的匯報,心裏還是有些不安。
“公子的意思是?”鮑季平心有所動。
“想來蜀君這些天也該把蠻夷之亂鎮壓下去了。”姬長伯看向城外有些枯竭的涪江。
冬季,是雨水最少,江水最淺的時候,相比較嘉陵江,涪江的流量,明顯小一些。
“公子,切勿操之過急啊,梓潼初定,民心不穩,如何支撐大軍西進?”鮑季平聽出了姬長伯的意思。
“兩千騎兵攜帶五日口糧,由雷勇,鄧麋兩人分別率領。”姬長伯笑著看向鮑季平。
“大軍行動,目標大,消耗多,除非決戰,否則我是不會動用。”
“但是現在蜀軍新敗,士氣低迷,急需攻打蠻夷,找回士氣。我若此時派出騎兵,從北麵繞道,跨過涪江,騷擾蜀國北境……”
鮑季平領悟了姬長伯的意思,躬身一拜。
“公子英明!”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