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推廣科舉
字數:6964 加入書籤
姬長伯大喜,一旁的文武官員皆興奮不已,雖然周天子勢微,但是仍然是天下共主,有周天子的認可,才能算是正規諸侯國。
否則被歸為蠻夷,就不能與其他諸侯國正常貿易,甚至還會被其他各國圍攻。
“王叔和雷將軍勞苦功高!此功甚大,姬伯安叛逃之事已然揭過,吾有意讓王叔,出任川中總督,兼梓潼大夫!雷將軍為梓潼武官!”姬長伯在大殿上宣布了自己的任命。
黃嬰作為巴中總督兼江州大夫,以及其他六部官員事先知道此事,對於任命沒有異議。
姬子越聞言,躬身拜謝!
“臣姬子越雷隆),拜謝君上!”兩名巴國老臣,拜謝姬長伯。
自從攻下蜀地,原川中總督鮑季平調任蜀地,梓潼的川中總督雖然仍然由鮑季平兼任,但是地方太大,管理困難,鮑季平雖然能力出眾,但是蜀地經曆大戰,政務異常繁忙。
已經多次向姬長伯申請辭去川中總督一職,於是姬長伯便準備,以這次出使之功為契機,恢複王叔封疆大吏的身份。
但是,有些事是需要姬長伯協調平衡的。
“令,南充大夫姬無患,改任兵部尚書,即日來江州任職。充西兼充城大夫姬去疾,改任南充大夫,充城和充西大夫,分別由原兵部侍郎文景、司馬倫兩人擔任。”
父子同為封疆大吏,這在任何地方和朝代都是不可取的。
姬無患和姬去疾的調任,很好理解,大家都表示讚同。
至於重新啟用文景和司馬倫,是因為蒼溪派官員是整個巴國官場的異類,即便是文景和司馬倫這種曾經不服從的姬長伯調令的公卿,也必然不會勾結梓潼和南充,作為兩地之間的屏障,防止姬子越和姬去疾成為一體,甚為巧妙。
而且司馬倫和文景的手上親兵,早就被整編,有些他們曾經麾下的兵士,都已經成了巴國有名的中高層將領,他們早就沒有了自己的軍事力量,隻能仰仗兩地的武官,給他提供保護。
姬長伯的一係列安排,平衡了遭受重創的巴國姬姓宗族的勢力,巴國本地貴族官員的勢力,也提升了蒼溪官員的勢力,更是讓鮑季平騰出手,專心整頓蜀地政務。
可以說是一個皆大歡喜的任命。
隨後,姬長伯示意禮部尚書,負責編撰教材,推廣教育的江歡出列,趁著會議,將剛剛印刷出來的教材,分發給眾官員。
“萌學?童學?”眾官員看著手上的兩本薄薄的教材,有些愣神,隨後翻閱起來。
有些政治嗅覺的官員,立馬就知道了姬長伯接下來的打算。
“不可!君上!不可啊!”下方不出意外,巴國舊貴族勢力出列,試圖阻止姬長伯的意圖。
“哦?你說說,有何不可?”姬長伯早知道舊貴族會跳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拒絕推廣教育。
“君上,識字,讀書,從古至今都是祭祀、貴族的主業,讓賤民讀書識字,無異於自毀基業,他日民智大開,我等如何統禦萬民?”出聲的,是巴國原祭祀官員,自從廢除三司,原祭祀官員全部劃入禮部。
“是啊,君上,而且這萌學,童學,何人教授?無人為師啊,就算有人願意教授,這些人如何養活自己?他們若是為了養活自己,又哪有時間教授學識?”又有原工部官員反對。
隨後,不論是蒼溪派還是巴國舊貴族,皆反對新政。
隻有武官隊列安安靜靜,無人出聲,因為這些大頭兵,還沒意識到這個推廣萌學和童學的意義。
“自我姬姓先祖創立大周,已經有三百餘年。這三百年來,天下子民安居樂業,繁衍生息,已有千萬之眾。”姬長伯走下王榻,慢慢踱步到堂下。
“然民智未開,識字者百中無一,政令不出王城,王令不出宮城。”姬長伯走到第一個開口的巴國禮部官員身邊。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你我皆是天下之人,你說你統禦萬民,可是萬民卻不識政令,你說你識文斷字,乃是貴族之基,但是貴族之基卻是在挖我王族之基。”姬長伯的語氣森然無比。
春秋時期,公卿貴族,推翻王族,自立為王的基礎,就是各個公卿治下土地,隻識公卿,不認君王!
三家分晉,田氏代齊皆是如此,這也就是千百年來,中央與地方難以調和的矛盾。
打破這個矛盾唯一的辦法,就是辦官學,開民智,利用科舉選拔平民精英,服從王令,構建一套淩駕於地方貴族之上的統治集團。
“教授學識之人,從落魄寒門貴族中選拔,以國家稅收中一部分和平民學資共同供養這些人才,然後由禮部每年考核其所教授的學員成績,優秀者留任,其餘辭退。”姬長伯又踱步到另外一個提出異議的工部官員身邊說道。
最後,姬長伯看了眼下方其他不同意的官員,眼中警告意味明顯,“推廣官學,乃是造福天下萬民之舉,爾等後人也可進官學之中學習,日後出仕為官,皆憑本事!此舉公平公正,日後巴國官員,將全部從科舉考試中選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姬長伯大袖一揮,“此令,我意已決,禮部下設學部,即日推廣執行!童學之後,加緊編撰少學和大學,萌學和童學舉行鄉試,少學對應郡試,大學對應殿試。具體應試題目,由禮部主持考核,各地大夫配合。”
姬長伯回到王榻之上,“吾定科舉製為國策!舉國全速推廣,各部不得怠慢!禮部一切政令,其餘各部全力配合,不得有誤!”
事已至此,在姬長伯大清洗之後的巴國朝堂之上,反對之聲被徹底壓製,各部官員,至少明麵上,不敢唱反調。
萌學和童學開始在巴國,巴蜀之地全麵推廣,各地總督全麵配合,尤其是新政發源地蒼溪、閬中等由君無器主政的地方,推廣最快。
萌學,主要是兩門,一門識字,一門算數,四歲開學,七歲結業。
童學在識字和算數基礎上,再加四門,兩門文科,一門史記,一門政治。兩門理科,一門物理,一門化學,學製四年,七歲入學,十一歲結業。
教材編撰的核心,自然是姬長伯這個穿越者,文科由禮部詳細編撰,理科由工部詳細編撰。
姬長伯提供了一個大概思路,兩部官員基本就能結合自己的工作,大概編撰出相應的內容。
雖然不如後世全麵,但是大的框架構建起來,後續隻要不斷出現接受過教育,出現對應學科人才,自然能不斷豐富這六門學科內容。
如此一來,後續的少學和大學,也就能延續下去。
隻不過,這個時代人的壽命不長,學製不能太長,必須要盡量縮短學習周期。
基本上,童學之後的郡試,就可以培養出一批能識字,會算數的基層人才了。
大朝會強行推廣科舉之後,姬長伯便徹底與巴國舊貴族撕破臉了。
不過姬長伯無所謂,自己的統治基礎,一直都不是這些貴族,而是軍功抬上來的平民和落魄的其他各國公卿。
過去的巴君,要看國中貴族臉色行事,姬長伯卻是不用,因為他的權力,是自己構建起來的。
後知後覺的武官們,理解了姬長伯推廣科舉的心思之後,竟然不約而同的參與到了萌學和童學的推廣。
他們的當中,很多人雖然有了軍功,但是受製於不識字,不會算數,導致他們始終不能在朝堂更進一步。
於是退朝之後,姬長伯留下各部尚書,各軍主將,進行小朝會的時候,武官和兵部紛紛要求,讓軍官進入萌學和童學學習。
姬長伯自然樂於看到這種情況,如此一來,文官的反對,就有武官的支持相對抗。
自己也不用孤身一人走暗巷了,如此甚好。
隨後,小朝會上,因為原兵部尚書盧林,現在擔任蜀南總督和新津大夫,缺席會議之外。
其他各部尚書,皆接到了姬長伯的新政令。
“各部在江州擇一地,設立部屬大學,招收需要的學子,由各部官員,直接擔任客卿教授,在萌學和童學尚未推廣的時候,由各部尚書和侍郎製定考題,姬長伯親自審理,然後舉行殿試,選拔人才,充入各部行政。”
“君上,此舉過於激進,若是有人濫竽充數,或者他國細作,一並招了進來,豈不危矣……”兵部代理尚書,兵部侍郎鄧子葉是個老人,見多識廣,一眼看出了問題所在。
“無妨,吏部會負責考核官員,不稱職的會清退。錦衣衛會調查背景資料,監視百官,若有違規通敵者,直接抓捕下獄。”姬長伯也早有對策,鄧子葉點了點頭。
下方其他各部主官,也都點頭稱讚此舉甚好。
姬長伯的身後,錦衣衛主官如意和勇冠,此時一左一右的站在姬長伯身邊,前段時間的大清洗,就是由他倆負責的。
如花在巴國宮城中,選拔了一批心思縝密的寺人和宮女,組成了錦衣衛內廷,負責宮中事務和調查各部數據。
勇冠則從軍中挑選好手,組成錦衣衛外庭,執行所有姬長伯的命令,並配合錦衣衛內廷調查取證。
錦衣衛的威名,早已傳遍巴國,有他們監察百官,確實不用擔心科舉應試問題。
之後,姬長伯又與各部主官,相談了大學課程,辦學目標等問題談了許久,直到深夜才散去。
傍晚時分,姬長伯拖著疲憊的身軀,躺在鑾駕之上昏昏欲睡。
“回後宮吧。”姬長伯已經睡去,貼身寺人如意和兩個負責照顧姬長伯起居的德貴和慶安,安排姬長伯返回後宮。
“是去海夫人住處還是去羋太後處請安?”德貴畢竟是曾經的如夫人,現在的王上嫡母,羋太後的舊人,自然希望君上能多多拜會自己的舊主。
“公子今日勞累,羋夫人處就勞煩您去跑一趟,我與慶安護送公子回海夫人宮中休息吧。”如意的話讓德貴有些不滿,在德貴眼中,如意還是曾經那個跟在自己身後唯唯諾諾的小寺人。
如今大權在握,就敢指使自己?
於是一言不發,離開了隊伍,前往羋夫人的太後寢宮請安去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看著德貴的背影,如意沒有多說什麽,隻是命令隊伍,前往海倫宮中。
作為姬長伯的第一個夫人,雖然沒有正式通過禮部和宗正的認可,也沒有報送周天子,但是其地位,是所有人都知曉的。
抵達宮中,已經是深夜,姬長伯在如意的呼喚聲中緩緩睜開眼睛,在車駕上閉目養神了一番,姬長伯感覺自己有些精神了。
於是帶著隊伍,通過宮門,進入了海倫的殿中。
海倫此時正在宮中接見一群從宮外進來的女子,她們是江州各地教會的首領。
這是姬長伯給海倫出的主意,從宮女和貼身侍女中,選拔聰慧之人,培訓教義,然後外派出去,成立教會,建立教堂,傳教救人,收容孤兒,施舍窮人……
今天是每月一次的教會匯報日,各地匯報教會發展情況,然後統一分配教會收取的會費糧食和食鹽。
這個時代,金銀提取不容易,主要還是以糧食和食鹽結算,姬長伯偶爾也會給海倫一些支持。
所以海倫的宗教勢力,發展的很快,在巴國各地平民中,聲望與日俱增。
“君上!”海倫聽聞姬長伯來了,趕緊出來迎接。
其內的各地教會宮女,也都紛紛對著姬長伯下拜。
“都起來吧。”姬長伯看到為首的兩名宮女,正是鄧彌衣和鄧珍饈二女,其他的如浮萍,落花等宮女,也在隊伍之中。
“教會扶貧,救助任務進行的很好,再接再厲,各地的退伍傷殘兵士的接收任務也需要你們的協助,不要懈怠了。”姬長伯囑咐了幾句,然後便往歇息的正殿走去。
海倫在偏殿繼續安排了一些事務,便遣散了眾人,回到了正殿。
“來了?”姬長伯靠在軟榻上,幾名宮女寺人,正在給姬長伯按摩放鬆。
“君上久等了。”海倫儼然已經是姬長伯的賢內助,識大體,有見識,姬長伯對於這個撿來的媳婦,甚是滿意。
唯一不足,大概是自己年紀尚小,等自己成年,海倫就是二十多歲的老姑娘了。
在普遍十幾歲就成婚生子的春秋時期,二十歲,已經是很大的年紀了。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