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微服私訪
字數:8414 加入書籤
送走了賈富,姬長伯召見了負責商貿的戶部尚書,方堯。
“東出商路被堵,卿可有什麽好的辦法?”姬長伯很是苦惱,不能貿易,自己領地的紙張,酒水就不好換成更多的礦石原材料,最近從吳楚那邊發現了煤礦。
有了煤礦,自己的鐵匠鋪就能產出更多的優質鐵器,所以長江商路,一定要打通。
方堯愣了愣,長江商路被堵,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他上任以來,一直致力於在巴蜀兩地之間修路。
一方麵是想致富先修路,巴蜀一體化,需要互通有無,另一方麵是為了支援姬長伯的蜀地戰事,所以一直以來,顧不上長江商路的問題。
今天姬長伯問起來,方堯沒有準備,一時間也隻能垂首謝罪,表示自己沒有啥好辦法。
姬長伯歎了口氣,也是為難方堯了。
不過方堯隨後的隨口一說,卻點醒了姬長伯。
“既然東出不得,不如考慮北上,蒼溪之前很多商品,都是北上銷往漢中的褒國,或通過褒國銷往秦國和犬戎蠻夷,蒼溪商品一樣供不應求。”
聽到褒國,姬長伯不由捏了捏袖子裏的玉佩,腦海裏想起了那個活潑跳脫的女孩。
兩年沒見,她應該也長大了不少吧。
“如意?”姬長伯叫了聲在偏殿處理錦衣衛事務的如意。
“君上,你叫我?”如意從偏殿趕了過來。
“褒國現在政局怎麽樣?可有發生什麽異變?”姬長伯問道。
如意一愣,如今錦衣衛的耳目,遍布巴蜀和周邊鄰國,思索了一下最近的情報,如意搖了搖頭。
“褒國現在政局穩定,自從蜀國滅亡,褒國南麵威脅消除,大量鎮守葭萌關的士卒複原耕種,再加上今年風調雨順,糧產大豐收,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動蕩。”如意說道。
姬長伯點點頭,這兩年巴國連續經曆了內亂和對蜀戰爭,國庫一空不說,滅蜀還欠了褒國大量的糧草。
不過褒國也是厚道,知道巴國滅蜀,為自己掃平了南部威脅,所以很大方的沒有催債。
但是姬長伯依舊堅持,將上半年夏收的糧食,其中稅收大部分基本都用來還債了,秋收之後才勉強讓巴國糧庫囤積了一點糧食。
扣除官員祿米,以工代賑消耗的糧草,依舊結餘了不少。
再加上夏收之後,駐紮蜀地的大量庸國複員軍人,開墾荒地,所以蜀地糧食也大豐收。
鮑季平和盧林聯名向姬長伯上書,請求將蜀地秋收結餘的糧草用於疏浚水利,緩解蜀南頻發的水患。
姬長伯太清楚蜀地的問題,畢竟後世秦國占領巴蜀之後,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各種水利工程,將巴山苦水之地變成了天府之國。
所以巴蜀兩地,忙活一年多,實際隻囤積了一點點糧草。
可是這麽點糧草,甚至都不夠雷勇前線兩千騎兵的消耗。
所以巴國對於東部頻頻挑釁的姬伯越,隻能采取守勢,隻派出雷勇的兩千騎兵騷擾監視。
“嗯,加強貿易,撐過今年,明年開始,糧草豐收之後,日子就好過了。”姬長伯看過戶部的匯報,心裏對自己治下土地的情況,也是非常清楚。
現在的巴國窮的叮當響,本來就是人口稀少的邊緣國家,內亂和滅蜀又導致巴蜀兩地人口大減。
要不是庸國軍留在蜀地開荒,山中蠻夷移民下山在巴蜀各城安家置業,以及賈富持續執行的移民計劃,巴蜀那真是百裏無人煙的荒涼之地。
春秋大國的國力標準之一,就是人口,大國人口都在百萬,才能養得起十萬的軍隊。
囤積數年的糧草才足夠發動一場萬餘人的征伐,數萬人的大國對拚更是要消耗一個國君半生的積累。
百萬人口才能養得起數千戰馬,現在的姬長伯也能勉強湊出十萬兵,數千戰馬,但是大軍能行動多久就不好說了。
總之一旦陷入僵持,國力跟不上,結局必定是潰敗。
戶部尚書方堯是了解國家情況的,點點頭,深以為然。
隨後姬長伯又問清了褒國北部,秦國的情況。
“秦國與犬戎的戰事稍緩,秦公主張和談,想將犬戎納入秦國體係內。另外,蒼溪與褒國的貿易,很多都是通過褒國,進入秦國和犬戎,尤其是酒水和紙張,格外暢銷。”如意的錦衣衛,對於各國的滲透初見成效。
戶部尚書對錦衣衛都有些佩服了,有這些情報,國家政策的製訂,就有了依據。
於是姬長伯采納了方堯建議,既然東出不得,那就先轉頭北上,用貿易換取巴國所需要的東西,褒國作為巴國的盟友,抵禦犬戎的屏障,雙方的互信是有基礎的。
方堯領命離開,隨後姬長伯又叫來了勇冠。
“你們安排一下,這幾天的朝會取消,召黃嬰入宮一趟,我準備微服私訪,去一趟褒國。”
如意大驚,“公子!你是一國之君,萬金之軀,若是出了意外,該如何是好!!”
姬長伯淡淡一笑,“這不有你們護我周全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且好久沒回蒼溪了,我也想順路去看看蒼溪的情況。”姬長伯還有話沒說,那就是一直待在蒼溪,不願回到江州的生母。
看自己的生母,卻又怕嫡母介意,隻好隱瞞心思。
那個歌姬出身的母親,厭倦了宮廷的爾虞我詐,隻希望在蒼溪自由生活,姬長伯便遂了她的意……
如今姬長伯的身體裏,畢竟還有一部分作為孩童姬長伯的記憶,對於生母是有很強的依戀,如今更是想念的緊。
而且巴蜀的局勢基本穩定,各地總督皆能力出眾,姬長伯有自信翹個幾天班,也不會出什麽紕漏。
如意和勇冠領命而出,開始挑選隨行人員,並召黃嬰入宮。
之前姬長伯曾封君無器、鮑季平、姬子越為相,但是隨著巴國的擴大,封疆大吏兼任相位,同時處理地方和中央政務就有些困難了,所以姬長伯暫時取消了相位,各地暫時還是實行總督和武將配合的局麵。
等科舉選拔出足夠的人才,再考慮設置相位,輔助自己治國。
所以現在黃嬰不是相位,自己要離開江州,巴國中央政務就需要黃嬰代管,但是江州大夫和巴中總督的職位,又不夠級別,所以姬長伯召黃嬰入宮。
讓黃嬰入駐宮城偏殿,與六部尚書共同組建內閣,處理政務。
另外讓大太監,德貴、慶安負責審理政務,並轉錦衣衛報送姬長伯。
如此一來,隻要錦衣衛隨行,有如意和勇冠跟隨自己,照樣可以監察百官,獲取消息情報,遠程處理政務,並不影響自己做決策。
這就是有特務機構的好處,在此感謝明朝老祖宗的奇思妙想。
隨後姬長伯回到後宮,一聽說要微服私訪,海倫還是第一次聽說這麽新穎的事情。
貪玩的心思立馬被勾了起來,“真的麽?蒼溪好玩麽?漢中也有平原?酒水是蒼溪產的?漢中美女很多?……”
畢竟還隻是十幾歲的少女,即便從小被當做聖女培養,歸根結底還是個孩子。
於是海倫當即表示同意,剛好也可以一路視察暗訪各地教會,如意,勇冠等人,離開了江州城,眾人隱瞞身份,以商隊的名義,前往蒼溪。
一路上馬車晃晃悠悠,映入眼簾的都是秋收的繁忙景象,結束了戰亂,推廣了新政。
百姓們安居樂業,耕種豐收,捧著糧食,臉上笑開了花。
有了餘糧就用糧食到集鎮換取鐵製的耕具,這種耕具,就是姬長伯用鐵製耕頭,然後根據後世曲轅犁的造型仿製的。
“公子不知啊,有了這種耕具,一頭牛就能犁一大片地!”
“還有漚肥,我家那娃娃讀了兩年童學,書裏說俺們的屎尿都是肥料,隻要處理一下,就能澆灌作物,我試了一下,真的有用!”
……
一路上,和附近的農戶交談,得知了新政帶來的改變,姬長伯甚是欣慰。
路過墊江,商隊即將進入荒郊野外,可是一路上,卻不斷看到成群結隊的農戶,平民在推著一大截原木,來回碾壓路麵。
“這是戶部征集的民夫,耕種和豐收的時候農忙,閑暇就會被征召來服徭役,戶部規劃的,連接巴蜀的官道,已經初具雛形。”如意在一旁介紹,作為錦衣衛首領,國內情況他是一清二楚。
“徭役繁重,讓方堯不要怠慢了平民,夥食和工錢不能克扣,錦衣衛要好好監督,切莫引起民變。”姬長伯淡淡道。
如意拱手領命,下去安排收下。
姬長伯走下馬車,踩了踩平整的路麵,這種路現在做好了還行,但是一旦下雨,來回跑個幾次就會泥濘不堪,難以行進。
石板路造價成本高昂,太過於浪費人力物力。
“這次去蒼溪,可以把水泥提上日程了,有了水泥,道路就不會泥濘,戰時調兵也不會困難了。”
想到這裏,姬長伯腦海裏又想起了那場悲壯的龍泉之戰,自己山窮水盡,差點破城被俘。
“君……公子”如意走到姬長伯身邊,差點喊錯了姬長伯如今的身份,一個姓君的貴族公子。
正準備押送貨物,前往褒國貿易。
“何事?”
“江州急報,烏江今年有可能再次爆發秋汛,預計會有大量災民流離失所,湧向江州,內閣的意見是將難民轉移到各地安置,緩解江州壓力,災民還能開墾荒地。”如意低聲匯報最新的政報。
“年年秋汛,烏江諸鎮的大夫都是幹什麽吃的?”姬長伯低聲嗬斥。
“公子,姬伯安叛國案,烏江各地均受其影響,部分官員受罰,所以對江州政令頗為抵製。”如意解釋道。
姬長伯點點頭,看來有些人就是不長記性,也好,趁機敲打一下,拔幾個刺頭,以儆效尤!
“讓黃嬰,以內閣名義,發信烏江鎮守將領楊朝南,發動各地駐軍,以秋汛為由,征召各地貴族,領主,大夫治下私兵,鄉勇,修繕水利,修築堤壩!征召之後,不再允許他們有任何武裝,征召兵士全部納入楊朝南名下,派親信管轄。”姬長伯做出決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諾!”如意點頭應諾,隨後退下。
之前姬長伯借著姬無患遇刺案為由,清剿了烏江大貴族樊氏,對於其他小貴族,選擇了暫緩執行。
如今烏江秋汛,以各地大夫執政不利為由,將剩下的大夫兵權也給剝奪了。
如此一來,禁養死侍,沒有兵權,各地貴族大夫,隻能老老實實給自己打工。
待科舉成熟,選拔官員,取代各地貴族,便是水到渠成。
“公子,若是烏江貴族趁機作亂……”如意還是有些擔心。
“以我名義,傳信楊朝南,臨機處置,先斬後奏!”姬長伯冷聲道。
如意領命退下,姬長伯又在新壓的官道上走了幾步,感受著腳底平整的路麵,“果然路不平,得壓一壓。”
也不知道姬長伯說的是這路,還是烏江的貴族。
與此同時,在中原大地上,一場風暴正在醞釀,積怨已久的鄭、衛、陳、宋等中原大國摩擦越來越頻繁,大有一言不合就要動手互掐的架勢。
隨著巴蜀統一的消息,傳到了周天子耳中,天子大喜,如今周天子的實控區域,隻剩都城鎬京周邊幾十座小城。
環在周天子身邊的大國,全是楚國,陳國,宋國,秦國這樣的外姓大國。
雖然最近姬姓晉國開始崛起,但是遠不如外姓大國崛起的數量多。
支持自己的齊國,在齊桓公暴斃之後,國力大減,尊王攘夷的口號成了一句空話。
周天子之位岌岌可危,一旦中原大戰開啟,周天子本就不多的權威,又要遭受一次重創。
所以迫切需要有更多的姬姓大國崛起,壓製外姓,鞏固天子姬姓權威。
東北姬姓燕國,剛剛滅掉了韓侯國,壓製了箕子朝鮮,國力大漲,已經不弱於公子之亂後的齊國。
西南又有姬姓巴國,征服了古蜀國,統一了西南,國力直逼一直不懷好意的楚國蠻夷。
如此一來,晉國壓製秦國,巴國壓製楚國,燕國壓製齊國,然後再加上中原姬姓小國跟隨自己,壓製中原外姓國家。
周天子地位自遷都以來,空前鞏固。
唯一不足的,就是巴國分裂了,東邊有了一個合乎禮法,但是國力卑微的東巴。
西邊則是剛剛滅蜀,國力強大,曾擊敗楚國和庸國的西巴,但是卻不合乎禮法。
雖然後來王叔姬子越出任宗正,拜見天子,說明了緣由,但是如今局勢,周天子也下不定決心,支持哪一方。
按照道理,自己應該支持強大的西巴,但是西巴不是嫡長子,不合乎禮法,周天子的權威根基就是禮法,如果支持西巴,無異於自毀長城。
但是東巴弱小,根本起不到壓製外姓諸侯國的作用。
糾結的周天子,鬱悶的走到後宮,準備找個嬪妃解解悶。
結果半路,遇到了兩個孩子在打架。
“你算什麽東西,也敢跟我搶東西?”一個稍大一點孩子,搶奪著另外一個稍小一點的孩子手中的一柄木劍。
“此劍是我所鑄,憑什麽給你?”
“憑我是嫡子,你一個庶出,有什麽資格持此寶劍。”
“庶子嫡子,皆為王子,身負王血,有何區別?!”
“豎子無狀,不懂禮法!”
“禮法何來?無非先祖製訂,千百年後,你我也是先祖,為何不能改這禮法?嫡庶同尊?!”
兩個小孩你爭我奪,打的不可開交,一旁的寺人宮女又不敢幫忙。
周天子看到這一幕,心中感慨,“嫡庶若不分尊卑,這種兄弟相殘的事就還會發生,可是嚴格執行嫡庶之分,一旦庶出崛起,又同樣會威脅嫡出。”
周天子感歎一句,“世間哪得兩全法,隻能兩害相權取其輕。”
想罷,也不再前往後宮,而是轉頭前往正殿,“召司空,宗正來。”
一旁寺人應諾。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