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漢巴決戰

字數:7116   加入書籤

A+A-


    姬伯安領兵征伐數十年,這是他第一次麵對如此絕境。
    沒辦法,此時強取上庸,本就是火中取栗,各方都不會願意將這座經營百年的大城,以及城中數十萬人口拱手相讓!
    姬伯安心有不甘,但是也無可奈何。
    為今之計,隻能退回安康,返回平都,在宗正的支持下,正式接替姬伯越,成為巴君。
    “下令全軍,將上庸城的所有城門全都拆掉!然後退出上庸!”姬伯安冷笑,你們不是都想要麽?那就給你們!你們自己去拿吧!
    副將領命,下去執行。
    此時上庸城裏,庸國軍殘兵和各支漢國組織的民兵隊伍取得聯係,為了抵抗巴軍的屠城和劫掠,上庸城每個角落,都在發生不同規模的戰鬥。
    當巴軍集合的號角吹響時,散落城中的巴軍各支部隊才戀戀不舍的放棄劫掠,向著宮城方向集結。
    此時上庸的宮城裏,姬伯安的隊伍正在將宮城裏一箱一箱的金銀和刀幣搬出倉庫,庸君及其家眷親屬皆被捆住雙手,帶著腳鐐,推搡著押上囚車。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忙來報:“將軍,安康急報!漢中一支兩千人的騎兵,繞過安康城,一路向東,已至上庸城西麵,距此不足二十裏!”姬伯安眉頭一皺,心中暗叫不好。
    當初姬伯安還在江州的時候,就曾經見識過姬長伯麾下的騎兵。
    這支漢軍騎兵的威力,他是更是在漢中領教過的,上庸城周邊都是農田和平原,若是被這支騎兵纏上,己方步卒必然損失慘重。“加快搬運速度,立刻準備撤離!”姬伯安大聲下令。
    士兵們聞言,加快了手上的動作,但是依舊有大量財物和王族,來不及帶走。
    漢軍騎兵行動迅速,很快便已兵臨上庸城下,騎兵不擅攻城,抵達上庸之後,繞著上庸騎行,尋機騷擾圍殲城外落單的巴軍。
    隻見城外塵土飛揚,騎兵特有的馬蹄聲和士卒的喊殺聲震天。
    騎兵先行抵達,這就意味著,步卒就在騎兵的後麵,漢中軍恐怕已經繞過安康,走山路行軍,其主力大約落後騎兵一日的行程。
    姬伯安當機立斷,收攏巴軍騎兵,出城應戰,自己則帶著步卒主力部隊和囚車、財物迅速出城,退往安康。
    兩支騎兵在上庸城外交鋒,兩軍雖然都是騎兵,但巴國騎兵明顯落於下風,漢軍騎兵連弩,長矛,馬刀覆蓋了遠中近三層攻擊。
    而巴軍騎兵在姬伯安的統禦下,雖然仿照漢軍,配備了馬鞍,長矛,短弓,銅劍。對上他國軍力也確實有一戰之力,但是麵對正牌的漢軍,完全處於下風。
    這支漢軍騎兵進退有度,攻擊頗有章法,一看就是訓練有素。
    這支騎兵,正是姬長伯麾下的兩支騎兵部隊中,從兵王一路高升上來的左庶長鄧麋統領的漢中騎兵。
    鄧麋本身就善射,古語有雲,將乃軍之魂,鄧麋善射的能力被這支騎兵部隊完美繼承。
    一輪弩箭騎射,五十步外正中巴軍騎兵,瞬間減員數十騎,倒下的騎兵又絆倒了後續的騎兵。
    一時間巴軍騎兵亂作一團,連忙拉扯韁繩,散開射擊。
    姬伯安在遠處看到己方騎兵如此狼狽,心急如焚。
    但他深知此時不能戀戰,必須盡快帶著主力撤離。
    他咬咬牙,催促著步卒和囚車加快速度。而鄧麋根本不給機會,見巴軍騎兵大亂,立刻指揮騎兵展開包抄,試圖將其一舉殲滅。
    巴軍騎兵在漢軍騎兵的攻勢下,死傷不斷,不少騎兵開始潰散逃竄。
    就在巴軍騎兵即將崩潰之時,姬伯安派出了一支精銳的步兵小隊,手持盾牌和長槍,迅速靠近騎兵戰場。
    這些步兵訓練有素,他們結成緊密的方陣,抵擋住了漢軍騎兵的衝擊和弩箭射擊。
    他們的加入,立即隔開了漢巴兩軍騎兵。
    趁著這個機會,巴軍騎兵得以重新集結,緩緩向後退去。
    姬伯安帶著主力部隊終於成功撤離上庸城,向著安康方向疾馳而去。
    而鄧麋看著遠去的巴軍,其軍陣緊密,沒有慌亂,撤退的井然有序,於是並未貿然追擊,他深知對方步卒眾多,自己騎兵雖然靈活,但是繼續追擊,若是遇到伏擊,恐有危險。
    他下令打掃戰場,收集戰利品,等待後續的漢軍主力到來,再做下一步打算。
    經過巴軍斷後的騎兵拚死抵抗,為大部隊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當姬伯安的隊伍離開上庸城數裏後,他回頭望去,被破壞了城門的上庸城已被漢軍騎兵占領。
    “公子,我們是否盡快回師?上庸附近各方皆在趕來,若是繼續逗留,恐生變故。”巫臧在一旁的戰車上遙遙勸阻。
    姬伯安咬了咬牙,心中滿是不甘,但也隻能帶著隊伍朝著安康方向退去,期盼著回到平都後能順利接替巴君之位,再做打算。
    而上庸城中,經曆過姬伯安巴軍的劫掠,如今破敗不堪,城中百姓聚攏在各個勢力的麾下,掙紮求生。
    其中最大的勢力,是庸君嫡長子率領試圖突圍的的宮城衛兵數千人、東城各大貴族萬餘人的護院家丁和私兵,貴族中實力最強的虞姓大族私兵數千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南北西三城皆是平民,遭受巴軍劫掠最是嚴重,其中西城率先被占,死傷最慘,十室五空,僅存的平民,紛紛投奔附近的自保勢力,其中最大的是漢國商會、漢國教會、漢國錦衣衛等姬長伯暗中發展的商業、宗教組織,大量的平民聚集在這些勢力的範圍內,求一線生機。
    此時隨著巴軍被漢軍擊敗,鄧麋領兵從西門進入漢中城。
    “在下漢國鹽商賈善!”精壯的賈善恭敬一禮。
    “在下漢國教會上庸主教清萍。”說話的是一名身穿教會紅色祭祀袍的清瘦女子,正是上庸城的教會負責人,原姬長伯貼身宮女,浮萍培養的宮女。
    “在下漢國錦衣衛上庸城指揮使,方唐!”方唐是一名個子不高,但眼神銳利,渾身充滿一股殺氣,明顯是行伍出身的軍士。
    鄧麋看著麵前三人,一時間有些感慨,王上竟然把視野放的這麽寬廣,就連上庸城都有漢國組織。
    “諸位不必多禮,在下漢國左庶長,騎兵指揮使鄧麋,奉漢王之名,奔襲上庸,協助雷勇將軍穩定上庸局勢。”鄧麋下馬,拱手說道。
    “似乎,雷將軍並不在此地?”鄧麋的騎兵早早的就散出去一部分,尋找雷勇的部隊。
    可是一無所獲。
    “雷將軍與巴軍分別從宕渠和魚地出發,腳程差了一日,雖然雷將軍盡力趕路,但是依然落後巴軍,於是放棄上庸,改道南下,攻占了防守空虛的那處。”錦衣衛方唐情報最靈,立即向鄧麋匯報。
    “哦。那處?不從王令,想來雷將軍也是深思熟慮過的。既然如此,那我便依照王上之命,撤出上庸,分兵監視楚軍和秦軍動向,上庸城就交給諸位了,漢中褒英將軍的主力不日便能抵達上庸,在此之前,仰仗諸位同心協力了!”鄧麋深施一禮,其他人紛紛回禮。
    隨後鄧麋翻身上馬,領兵離開上庸城。
    賈善、清萍和方唐望著鄧麋離去的背影,旋即開始商議守城之事。
    “如今上庸城雖暫時安全,但各方勢力環伺,城外的楚軍和秦軍逼近,城內更是複雜異常,我們目前控製的西城損失最嚴重,百姓精壯死傷慘重,南城和北城又有東城貴族和宮城衛兵把持,咱們得盡快穩固西城城防,免得敵軍再攻城時,再次選擇西城。”賈善皺著眉頭說道。
    清萍點頭,“的確,目前西城教會的信徒最虔誠,也是教會主要的控製區,我們可以組織信徒幫忙修繕城牆,教士們則可以安撫百姓情緒,孤寡幼童也可以由教會幫忙。”
    方唐也道:“嗯,我會安排錦衣衛暗樁,加強城內巡邏和監視,防止有內奸作亂,也可以盯著東城貴族和宮城衛兵的動向。”
    三人商定,便紛紛離去,安排人手執行決定。
    與此同時,庸君嫡長子聽聞漢軍到來,第一時間大喜,但想到漢中兩國結怨,又糾結起來,心中打起了算盤。
    他派人暗中聯係鄧麋,試圖提出合作守城的想法,但是鄧麋收信後並未表態,而是一言不發的將使者送出軍陣,送到了賈善的麵前。
    見到使者的賈善聽到對方是庸君嫡長子的下臣,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打算,於是又匆匆帶著使者的信息,找到了清萍和方唐。
    賈善等人經過一番權衡,決定配合庸君嫡長子的力量,固守上庸城。
    使者疑惑的帶著賈善的信件返回了南城庸君嫡長子宮城衛的駐地。
    “如何?漢將可願意與我等合作守城?”庸君嫡長子急切的問道。
    那使者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回話,想了一會說道,“應該是同意了。”
    庸君嫡長子被這回答逗笑了,“同意就是同意,何來應該是同意了?”
    那使者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說給了庸君嫡長子,聽的一愣一愣的。
    “你是說,漢將讓你回到上庸城,然後見了幾個商人和平民?”
    “是的。”
    庸君嫡長子一時無言,也不知這漢將是什麽意思。
    很快,上庸城在各方的努力下,夯實了城牆,修繕了城門,防禦逐漸穩固。
    百姓們看到如此,有了希望,紛紛加入到保衛家園的隊伍中。
    而姬伯安那邊,退往安康的路上,心中卻仍對上庸城念念不忘。
    “騎兵休整的如何了?”姬伯安對著身邊的副將問道,一旁的巫臧和魚綰兩人聞言,心頭一緊。
    “已經休整的差不多了,還有數百騎能戰。”副將回道。
    姬伯安點點頭,“全軍原地紮營,騎兵隨我返回上庸,我想看看,這上庸城此時如何抵抗秦楚漢的輪番進攻。若是能看到秦楚漢,三國主力決戰,那我此行也是不虛了。”
    “諾!”副將下去傳達軍令,一旁的魚綰和巫臧對視一眼,眼中有些不解。
    當巴軍在山中紮營之後,很快有騎兵斥候飛馬回報,安康方向發現大股步卒,總兵力約有數萬人,他們繞過安康城,走山中小路,已經逼近姬伯安的前軍。
    姬伯安聞言大驚失色,他是真沒想到對方竟然不在乎自己的補給線,強行越過沒有攻占的安康,直奔上庸而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現在兩軍在這片上庸和安康之間的平原遭遇,若是不出意外,必定會發生正麵決戰。
    姬伯安還在苦苦思索漢軍為何敢越過安康的時候,一旁的魚地大夫魚綰突然說了一句,“不對啊,那我們從安康來的糧隊不就斷了麽?而且那處也被雷勇占去,我們……何來糧草?”
    一瞬間,巴軍帳內氣氛降至冰點,所有人臉色都難看起來。
    “漢軍此舉,意在逼我等於此地決戰!”姬伯安冷冷說道。
    巫地大夫大驚失色,“我軍剛剛經曆上庸之戰,軍士們本就疲憊,如何還能抵擋漢軍?”
    一時間大帳裏的將領們吵成一團,一陣喧鬧之後,所有人最終都不約而同的看向沉默不語的姬伯安。
    姬伯安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如今糧草斷絕,後退亦是死路,唯有一戰,或許還有生機。”眾將聽後,雖心中仍有擔憂,但見主帥如此決絕,現狀也確實如姬伯安所說,於是也紛紛振作起來。
    姬伯安迅速部署作戰計劃,讓步兵列陣在前,以長槍盾牌抵禦漢軍騎兵衝擊,弓手站在步兵身後,準備拋射箭矢。
    因為撤離上庸非常匆忙,所以沒帶什麽投石機之類的重武器。
    巴軍布陣之後,全軍生火做飯,民夫挑著擔,給軍士們送上餐食,飽餐之後,就地休息,隨時準備與漢軍遭遇。
    另一邊,漢軍主力已經從山路中走出來,其中有一支部隊,非常引人注目。
    他們沒有穿皮甲,隻穿著布衣,手中也沒有長矛短刀,隻有一根長長的燒火棍一般的鐵管。
    他們的後麵,還有數輛牛車,拖拽著數個大黑管,黑洞洞的洞口看的有些邪乎。
    “大王,快到安康了,距離巴軍主力也不遠了。”褒英縱馬來到一輛寬大的馬車旁,恭敬說道。
    馬車裏,睡眼惺忪的姬長伯長長伸了一個懶腰。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