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眾叛親離

字數:9300   加入書籤

A+A-


    姬長伯進城後,立即下令救治傷員,安撫百姓。他親自巡視了城內的各處,看到滿目瘡痍的景象,心中不禁一陣刺痛。
    但他知道,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候,他必須盡快穩定局勢,恢複上庸城的秩序。
    “公子,鄧麋將軍已經控製了城內的主要據點,正在追擊清剿殘餘的巴軍。”一名副將前來稟報。
    姬長伯點點頭,道:“傳令下去,嚴查城內奸細,加強城防,防止巴軍反撲,以及秦軍和楚軍的攻擊。同時,開倉放糧,從漢中調糧,救濟災民。”
    副將領命而去,姬長伯則登上了上庸城的最高處,俯瞰著這座飽經戰火的城市,久久無言。
    夜幕降臨,上庸城漸漸安靜下來。漢軍的營帳內,燈火通明。姬長伯召集眾將,商議接下來的行動計劃。
    “公子,如今上庸已定,我們是否應該乘勝追擊,直取安康?”如今已是槍兵仟夫長的鄧矢提議道。
    見識了槍炮的威力,拿下如同空城的安康,易如反掌。
    姬長伯沉思片刻,搖了搖頭:“不,巴軍雖敗,但實力猶存。我們孤軍深入,糧草補給困難,漢中援軍也還需要些時日,不宜貿然進攻。當務之急是鞏固上庸,穩定上庸局勢,應對商洛方向的秦軍和江東的楚軍,然後再徐徐圖之。”
    眾將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姬長伯繼續道:“另外,我們要盡快與雷勇將軍取得聯係,了解宕渠和那處方向的戰況。如果他能牽製住姬伯安的主力,鄧麋將軍可以尾隨追擊,盡力消耗巴軍兵力,為日後滅巴減輕些壓力。”
    眾將應諾,議定一些細節之後,各自離開。
    會議結束後,姬長伯獨自一人站在城牆上,過了一會,如花前來稟報,“大王,那人來了。”
    姬長伯點點頭,帶他上來吧。
    過了一會,一個穿著麻布衣服,渾身邋遢,但是卻掩飾不住渾圓的大肚子和富態白皙的皮膚的魚地大夫,魚綰!
    “臣魚綰,拜見大王!大王千秋……”
    “行了,說正事吧。”姬長伯如今已是翩翩少年郎,劍眉星目,英俊不凡。
    魚綰印象裏,那個剛剛登上巴君之位的稚童身影,已經模糊不清了。
    “大王想不想一統巴中?”魚綰眼睛偷偷看向姬長伯,想從姬長伯的反應裏,決定自己的開價籌碼。
    聞言姬長伯心中一個激靈,一股狂喜之情油然而生。
    但是麵上強裝鎮定,“公有何良策?寡人又憑什麽信你?”姬長伯已經僭越稱王,雖然早有耳聞,但是魚地大夫聽到這一聲‘寡人’。卻也是驚的一身冷汗。
    麵前之人,是坐擁巴蜀漢中,如今又攻占上庸、那處,不日便要收複安康的漢王,其地位甚至比那楚地之王,熊氏更要強大的王!
    若是自己當初沒有押注姬伯越,恐怕現在也能在這漢國,當一個部長公卿吧?
    見姬長伯表情平淡,魚綰心中底氣不足,於是隻好坦言相告,不再賣關子。
    “姬伯安弑君篡位,得位不正,即便宗正擁立,但是我與巫地大夫巫臧不認可姬伯安的君位。故我二人商定,我往大王這裏遊說,他往平都巴氏處遊說,隻要我們兩方達成共識,姬伯安便翻不起什麽大浪,隻能任憑大王處置!”
    魚綰言辭誠懇,言語中對姬伯安的不滿也能聽出一些。
    畢竟所有的合作,都是建立在收益的基礎上,姬伯安能拉攏平都巴氏,巫地和魚地支持自己弑君篡位,無非是因為姬伯安領兵打仗確實有一套。
    攻漢中,奪安康,入上庸……
    要不是自己這個穿越者,姬伯安恐怕真能成就一番事業。
    “我答應了,說說你們的價碼吧,不過我有言在先,若是你們敢獅子大開口,那合作便作罷,巴中我自可取之!”姬長伯轉過身,背對魚地大夫。
    這給魚綰心中施加了一層無形的壓力,猶豫再三,回想起竹溪之戰的慘狀,他直接報出了與巫臧商定的底價。
    “大王對我巴中叛變,擁立姬伯越一事既往不咎,那處城交由我與巫臧共同占據,安康以南,宕渠以東諸城和村鎮也交給巫地和魚地轄製。”
    姬長伯聞言心中樂開了花,這個價格可真是太實惠了,因為那處之地,本來就遠離漢國中樞,庸國還占據著盤龍城。
    庸國王族除了被姬伯安挾持帶走了一批,剩下的也突圍出去,南下盤龍城了。
    接下來的局勢,若是楚國退兵,不再為難庸國,庸國殘黨占據盤龍城,接下來那處必定成為對抗庸楚的前線。
    至於安康以南和宕渠以東,皆是山脈,其中城池村鎮,都是沿江分布,治理困難,皆是窮山惡水,你魚地和巫地既然願意替我轄製,那我真是謝謝你們還來不及。
    但是麵上,姬長伯還是壓製著心中真實想法,“你與巫臧的臉皮是不是也太厚了?既往不咎已是寬大,竟然還妄圖那處和漢東土地?”
    姬長伯佯裝生氣,魚綰心中咯噔一下,冷汗都冒出來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過巴中百姓無辜,寡人願意為了巴中百姓,做出一些犧牲和讓步。”
    姬長伯語氣不耐的從魚綰身邊經過,“我會讓鄧麋與你聯係,那處雷勇部也會協助你們,具體計劃由你們去商議安排,我也會暗中安排錦衣衛協助你們。”
    “謝大王!”魚綰對著姬長伯離開的背影,長長一拜。
    姬長伯揚長而去,將巴中之事交給了鄧麋,書信往那處雷勇處令其配合,鄧無言則率五百錦衣衛,隨同行事。
    安排好巴中事宜,姬長伯收攏了心神,將目光看向了東部遊弋的楚軍。
    自庸軍津地大敗之後,楚軍越過長江,出現在上庸附近,大軍不進不退,隻是遠遠看著。
    鄧麋進入上庸之後,安排了城中事務,便匆匆出城。
    城中百姓為求自保,按照漢國商會、錦衣衛、教會等組織的安排,在城頭懸掛了漢國旗幟,楚軍見狀,果然畏懼,沒有貿然攻城。
    這為後續姬長伯進入上庸,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楚軍那邊如何?”姬長伯詢問身邊的如意,錦衣衛斥候滲透到楚軍附近,同時也派出使者出使楚軍。
    “楚將那邊回信,攻庸本就是楚國向漢國發來的邀請,楚軍無意與漢國交惡,隻是上庸城乃是庸國都城,庸楚大仇,上庸城必須由楚國占據,以報當年文王之仇!”如意說道。
    姬長伯摩挲著下巴,楚將這話很有水平,庸楚交惡不假,但是文王之仇,主要是巴楚之間的津地之戰。
    庸國雖然摘了巴國大勝的桃子,但是歸根結底,文王之仇,仇在巴楚。
    姬長伯雖然另立國號,但是歸根結底,姬長伯是巴君姬子求的兒子,漢國前身就是巴國。
    所以姬長伯占據上庸,在道義上,法理上都沒有站得住腳的地方。
    難道漢國就要乖乖退出上庸城?
    姬長伯冷笑一聲,“回複楚將,庸國屢次興兵攻漢,兵臨江州,盤據安康,漢庸之間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麵,如今漢王親征攻破上庸,乃是順應天意,漢楚之間目前仍是滅庸的盟友,切勿做出親者痛,仇者快的糊塗之舉!”
    如意一一記錄下來,如此回複了楚將。
    不久之後,得知姬長伯真的領兵親征至此,楚將心中再有不甘,也隻好領兵退出上庸,不過大軍仍然占據了上庸以東的大片領土,以鄖陽和房地為核心的庸國江東諸鎮。
    鄖陽便是後世的十堰,房地則是古房國舊地,後世稱房縣。
    算上江北商洛之地落入秦軍之手,上庸歸入漢國。
    自此,庸國幾乎覆滅,四家滅庸,最後成了三國分庸。
    這個曾經跟隨周天子討伐殷商的牧誓八國之一,南方唯一的伯爵強國,在曆代庸君,不懈的努力下,最終走向了亡國之路。
    庸君的事跡被編纂成各種俗語,成語,言語,流傳在華夏大地。
    庸庸碌碌,庸人自擾,毋庸置疑,昏庸無能……
    庸國殘餘勢力,退往盤龍,與兵敗的糜豹合兵一處,繼續苟延殘喘。
    姬長伯將褒英部從漢中調到上庸駐守,囤積重兵,防禦緊鄰上庸的東部楚國勢力。
    秦軍雖然占據商洛,但是畢竟隔江而治,姬長伯倒並沒有將秦軍當做主要威脅。
    畢竟比起楚國,秦國國內犬戎作亂,北部晉國快速崛起,東部又有中原諸國壓製,秦國也沒有那麽多精力盯著漢國。
    所以姬長伯現在有時間回過頭處理漢國境內的問題。
    當務之急,是拿下安康,打通漢中到上庸的水路運輸,待以後蒼溪到漢中的水泥路修通,蜀地源源不斷的資源輸入,上庸就能迅速恢複過來,為日後漢國爭霸中原做好準備!
    三日後,庸國局勢日趨穩定。
    此時姬長伯正思考著上庸的未來,另一麵,一封來自蜀地的急報正在三翎騎兵的飛馳下,送往上庸。
    與此同時,滲透進入江北的錦衣衛發回情報,秦軍在攻占商洛之後,分兵駐守,其主力已經開始回撤,秦國本土似乎發生了什麽。
    “有沒有調查清楚秦軍為何撤退?”姬長伯有些苦惱,因為秦軍的撤退,助長了剛剛熄滅的楚軍野心。
    原本三方勢力互相掣肘,誰也不敢第一個動手,因為一旦動手,很有可能讓第三方坐收漁翁之利。
    現在秦軍回撤,楚國必然會動一些歪心思。
    “有傳言說秦公薨了!”
    “諡號什麽?”
    “暫不知,秦國方麵的情報還需要一些時日。”
    姬長伯點了點頭,春秋的君王,除了鼎盛時期的春秋五霸,其他君主出名往往都是臭名昭著。
    比如楚文王出名,是因為搶申侯老婆為妻。
    鄭莊公是因為欺騙母親,捧殺弟弟出名。
    ……
    秦國現在還在蟄伏階段,春秋五霸中的秦穆公還沒登上秦國君位,漢國來自北方的威脅就大打折扣,因為秦國直到秦穆公整合秦國國內,壓製犬戎,統一西戎之後,才開始對外擴張,進攻巴蜀的。
    現階段不足為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楚軍有何異動?”現在最大的威脅是楚國,必須時刻注意楚軍動向。
    “楚軍一直在鄖陽周邊活動,似乎是庸國鄖陽大夫不服楚軍,一直在鄖陽各地組織兵力抵抗楚軍。”
    姬長伯看向地圖,鄖陽可以說是庸國精華地區,地理位置十分優渥。
    “適當給予鄖陽大夫一些支持,讓楚國不要太舒服了。”姬長伯可不希望楚國安穩占據鄖陽,到時上庸直麵鄖陽,自己還如何安心發展鄖陽呢?
    “諾!”一旁如花會意,當即應諾。
    就在姬長伯還想聊上幾句的時候,一匹快馬從蜀地送來一份急報。
    看完騎兵送來的急報,姬長伯臉色蒼白,臉陰沉的都快要滴出血來了。
    急報上字不多,但是事太大了。
    母相爭,後宮亂!
    送信的騎兵連忙說起自己所知道的情況。
    原來是姬長伯的生母和嫡母起了爭執,嫡母最疼愛的星兒公主,捅了生母最寵愛的男寵數刀。
    男寵不久便救治無效死了,生母為了給男寵報仇,聚攏了數百宮女寺人,強闖嫡女寢宮,雙方爆發衝突。
    王後姒好急調錦衣衛一千人入宮,控製住了局勢。
    但是因為衝突雙方身份皆貴不可言,此事隻能交給姬長伯決斷。
    姬長伯看到這信,頭大如鬥。
    後宮兩個母後招男寵,這自己是知道的,沒辦法,都是三十幾歲的年紀,老夫少妻的配置,丈夫又薨了,這讓她們如何忍受。
    隻是這種事上不了台麵,各國後宮,給太後找男寵,都是偷偷摸摸的。
    這下好了,兩個太後還打起來了。
    “內閣有沒有說什麽?”姬長伯也是第一次碰到這種事,領兵打仗、處理國政這麽多年,自己很少處理後宮的事情,此時也沒主意。
    “應該沒有……”騎兵諾諾不敢言。
    什麽叫應該沒有?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一句應該有是什麽意思。
    姬長伯看著這個騎兵,心中念頭百轉千回。
    “你們都下去吧。你跟我來。”姬長伯淡淡道。
    很快,身旁侍從,副將都離開了,隻剩這名騎兵跟著姬長伯走到了大帳後麵。
    “說吧。”
    “首輔和次輔聯名建議,兩個公主盡快出嫁,兩位太後,擇其一送往江州!”
    姬長伯眉頭擰巴的都快擠到一起了。
    春秋講究大義名分,自己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嫡母認下的嫡子身份。
    所謂擇其一送往江州,不就是要自己將生母送到江州孤獨終老去麽?
    但是這樣一來,不孝的惡名是跑不掉了,日後難保史書上給自己來上一筆。
    “兩個夫人有什麽建議?”姬長伯想到了自己兩個聰明的老婆。
    “呃,兩位夫人皆不敢言……”這騎兵又諾諾不敢言。
    “罷了罷了,說吧說吧,我絕不追究。”姬長伯不耐煩了,這騎兵總是話裏有話的。
    “諾,兩位夫人皆言,西太後行為張狂,日益嬌縱,淫亂後宮,不宜留在郫邑宮城。”
    媳婦說婆婆玩的花。
    姬長伯聽完都笑起來了,這算個什麽事。
    自己這個歌女母親,在蒼溪的時候,還能克製住自己的欲望,畢竟那時候自己還隻是個沒什麽權勢的嫡子。
    結果後來成了閬中大夫,又滅充國占據南充,解江州之危繼承巴君之位,滅蜀……
    隨著自己的權勢日益強大,自己這個生母的心態也在逐漸發生改變。
    從小心翼翼到越發張狂,從假裝的恬靜到現在瘋魔一般的征召男寵。
    姬長伯不是沒有耳聞,但是能怎麽辦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生母畢竟是生母。
    姬長伯揉了揉有些疼的太陽穴,國政軍務已經夠頭疼了,現在後宮也不省事。
    內廷外廷都在建議自己將生母送走幽禁,顯然問題出在自己生母身上,但是自己能狠的下來心麽?
    自己身體裏畢竟有姬長伯從娘胎裏帶出來的母子同心,即便周長伯的理智告訴自己,此事必須要和生母做出切割。
    “行了,你下去吧。”姬長伯有些煩躁不安起來。
    那騎兵聞言恭敬起身,準備退出去。
    “等一下,還有沒有其他話要你轉達給我的?”姬長伯總感覺這個騎兵吞吞吐吐的。
    那騎兵明顯愣住了,砸吧砸吧了一下,“呃,西太後,西太後也有言。”
    姬長伯翻了個白眼,還真有。
    “母親她說了什麽?”
    “伯哥兒若要處置為娘,也請務必責罰羋氏那賤……”說到這裏,這騎兵不敢再說了。
    “沒有了吧?”姬長伯再次確認了一遍,
    “沒……沒有了。”騎兵點了點頭。
    “真沒有了?”
    “真沒有了。”
    姬長伯長長歎了口氣,揮了揮手,示意騎兵出去。
    自己躺在榻上,閉目思索著。
    喜歡夢回春秋當大王請大家收藏:()夢回春秋當大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