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當麵溝通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掛斷電話後,沈書欣揉了揉太陽穴。
她試圖回憶葉銘澤這個人。
僅有的幾次見麵,他看起來彬彬有禮,舉止得體,甚至有些過分周到。
可越是完美,越讓她覺得不真實。
他給出的項目是塊香饃饃,京城那麽多赫赫有名的設計公司中選中她的,到底圖什麽?
就在她思緒紛亂時,手機再次震動。
這次,是一個陌生號碼。
沈書欣猶豫了一下,還是接了起來。
“沈小姐。”電話那頭傳來一個低沉悅耳的男聲,帶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意,“冒昧打擾,我是葉銘澤。”
沈書欣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識坐直了身體。
他怎麽會有她的私人號碼?
“葉總。”她盡量讓聲音聽起來平靜,“有事?”
“關於合作案的事,楊先生那邊似乎還有些疑慮。”葉銘澤的語氣很輕鬆,仿佛隻是在聊天氣,“我想,或許當麵聊會更容易溝通。不知沈小姐中午是否有空?我想請你吃個便飯。”
沈書欣的指尖微微收緊。
她幾乎能想象出電話那頭男人此刻的表情,唇角微揚,眼神卻銳利如鷹,仿佛能穿透電話線,看穿她的猶豫和防備。
“抱歉,葉總。”她深吸一口氣,婉拒道,“我最近身體不太方便,不太方便外出用餐。”
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
就在沈書欣以為他會就此放棄時,他卻低低地笑了一聲。
“是我考慮不周了。”他的聲音依舊溫和,卻帶著一抹難以讓人忽視的堅持,“那不如這樣,我讓人送些清淡的餐點到你家中?我們可以邊吃邊聊,不會占用你太多時間。”
沈書欣握著手機,指尖微微收緊。
對方的態度太過自然,仿佛真的隻是一個急於促成合作的客戶。
可她心底那點不安卻像水底的暗礁,隱隱浮現。
去,還是不去?
她沉默了幾秒,腦中飛快權衡。
一直躲著也不是辦法。
不如趁這個機會,親自去會一會這位葉總,看看他到底打的什麽算盤。
“不必麻煩葉總派人送了。”她終於開口,聲音平靜,“您定個地方吧,我過去就好。”
電話那端的葉銘澤似乎輕笑了一聲。
“好。那就定在南堂館吧,那裏的菜品清淡,環境也安靜,適合談話,一個小時後見?”
“可以。”
掛了電話,沈書欣輕輕吐出一口氣。
她起身換了一身略顯正式又不失柔和的白色連衣裙,往臉上上了一層薄薄的粉底,讓自己看起來氣色好些。
“去南堂館。”她對保鏢道。
車子平穩行駛。
沈書欣看著窗外飛逝的街景,心思微沉。
傅程宴最近忙得焦頭爛額,她不想再因自己的事讓他分心。
這次見麵,她必須自己摸清對方的底細。
南堂館是一家隱於市區的私房菜館,環境雅致,私密性極好。
保鏢為她拉開車門,目光警惕地掃視四周。
“沈小姐,我陪您進去。”
“不用了。”沈書欣搖搖頭,“是一位合作方,談點事情,你在外麵等我就好。”
保鏢見她神色如常,點頭應下,守在了包廂外的走廊盡頭。
沈書欣推開包廂厚重的木門。
室內是典雅的中式風格,熏著淡淡的檀香。
葉銘澤已經坐在裏麵,正低頭斟茶。
聽到動靜,他抬起頭,臉上立刻浮現恰到好處的微笑,站起身。
“沈小姐,很準時。”
他今日穿著一件淺色的休閑西裝,內搭白色t恤,少了幾分在商戰場的銳利,多了幾分隨和,看起來更像一個品味極佳的藝術家,而非揮金如土的商人。
他極為自然地替她拉開椅子,動作流暢,沒有絲毫刻意或曖昧,隻有紳士般的周到。
“葉總費心了,還特意訂了這裏。”沈書欣坐下,語氣疏離而禮貌。
“應該的。”葉銘澤回到對麵坐下,將一盞清茶推至她麵前,“沈小姐近來懷孕需要靜養,這裏安靜,說話方便。試試這茶,白毫銀針,味道很清淡,應該合你的口味。”
他的每一個舉動都無可挑剔,言語間也全是體貼,仿佛真的隻是人好為她考慮而已。
沈書欣端起茶杯,氤氳的熱氣模糊了她的視線。
她抿了一口,茶香清冽,確實極好。
“葉總。”她放下茶杯,決定開門見山,“您給出的合作條件,優厚得令人難以置信。我的公司規模並不算頂尖,在業內也並非不可替代。我很好奇,您為什麽如此執著於我們?甚至……是我本人?”
葉銘澤並沒有立刻回答。
他慢條斯理地也喝了一口茶,目光落在窗外的竹影上,似乎在斟酌詞句。
包廂裏一時靜默,隻餘下清雅的背景音樂緩緩流淌。
沈書欣的心微微提起。
她緊盯著他,不放過他臉上任何一絲細微的表情。
片刻,他轉回頭,目光坦誠地迎上她的審視。
“這個問題,我似乎回答過楊先生。”他微微一笑,“但我很樂意再向沈小姐親自解釋一次。”
他身體微微前傾,手肘撐在桌麵上,十指交叉,眼神專注而認真。
“我看重的,從來不隻是規模或者名氣。我調查過很多公司,你們的作品,尤其是近最近幾次由你主導的幾個項目,細節處理得非常巧妙,有一種……獨特的溫度和靈氣。這不是單純靠技術和經驗就能堆砌出來的。”
他頓了頓,繼續道:“而我的這個項目,想要的不僅僅是一個冰冷的地產符號,我希望它能成為一個有生命力的並且能夠打動人心的作品。”
“沈小姐,我認為,你很有天賦,設計理念和我的願景非常契合。”
他的話語清晰有力,眼神真誠,幾乎看不出任何偽裝的痕跡。
沈書欣的心防,在他這番滴水不漏又切中要害的解釋下,悄然鬆動了一絲。
“至於預算……”
葉銘澤笑了笑,略顯無奈地攤了下手。
“在我看來,為真正契合的理念和品質支付相應的價格,是理所應當的生意之道。或許在沈小姐看來有些誇張,但對我而言,它值得這個價碼,沈小姐也這麽認為,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