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深閨王妃
字數:3991 加入書籤
成婚之後,趙亞楠才真正體會到昔日王妃們的無奈。婚後的生活,處處都是束縛。雖說王爺對她疼愛有加,可王府事務繁忙,王爺時常公務纏身。她獨守著空曠的王府,再難尋得往日在茶樓時的逍遙自在。
從前單身時,她來去自如,隨心所欲;如今頂著王妃的頭銜,一言一行都得謹小慎微,還得時不時進宮請安,繁瑣的規矩讓她頭疼不已。更別說她還掛著郡主的身份,這雙重身份的枷鎖,時刻提醒著她必須端莊自持。如今去茶樓,她也隻能像王爺從前那樣,窩在雅間裏,這才明白當初王爺為何總愛待在雅間——不是偏愛清淨,而是身不由己。
她常常想念茶樓裏的親人,可礙於身份,不敢輕易拋頭露麵。何三事務繁多,姐弟倆也難得見上一麵,每每想起,趙亞楠都滿心悵然。
深冬時節,大雪紛飛,接連數日,趙亞楠都被困在王府。好在腹中胎兒安穩,這讓王爺懸著的心稍稍放下。她自己也格外小心,哪怕再想出門,遇上天氣不好,也會強忍著待在府中。
好不容易等到天氣放晴,陽光驅散了連日的陰霾,地上的積雪也化得差不多了。阿武小心翼翼地陪著她來到茶樓。看著熟悉的場景,她不禁想起去年寒冬,那些窮苦學子連棉絮都沒有,蜷縮在角落裏苦讀的模樣。如今王爺無需再為軍隊的糧餉發愁,茶樓的收益盡數歸她,手中寬裕了,她便與徐掌櫃商量,為茶樓裏家境貧寒的學子購置棉被、棉衣和棉鞋。
不僅如此,茶樓每日都會熬煮免費的薑湯,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寒門學子,亦或是路過的百姓,都能喝上一碗驅寒暖身。她還吩咐,將茶樓裏吃不完的飯菜,分給路邊乞討的孩子。想著那些孩子能吃上熱乎的飯菜,喝上暖湯,她心裏就覺得踏實。
臘月廿三祭灶一過,徐掌櫃便依照慣例提前四日給茶樓近四十號人放了年假。那些寒門學子依舊選擇留守,守著滿室墨香苦讀;而張班主一行人卻與往年不同,在茶樓打拚近兩年,手中終於攢下些銀錢,思鄉之情如潮水般翻湧。縱使親眷大多已離鄉謀生,可故土難舍,何況十日假期足夠往返,眾人商議後,決定踏上歸鄉路。
徐掌櫃依舊選擇留守,趙亞楠並未多勸,隻是早早備下了豐厚年禮。她深知眾人這一年的辛勞,如今王爺無需再為軍餉發愁,她出手愈發闊綽:給每位歸鄉的夥計都封了沉甸甸的紅包,還備上茶樓招牌的幹餅、麻辣魚等吃食;又特意為女孩子們添置了精致首飾,金鑲玉簪、珍珠耳墜在紅綢包裹下泛著溫潤光澤。
薪資也迎來大幅上調:徐掌櫃的月俸從三兩增至五兩,張班主從二兩提至三兩,就連普通夥計都漲了五百文錢。這個消息傳開時,茶樓上下一片歡騰。胡娘子的師姐雲娘感慨不已,慶幸當初投奔張班主的決定,“在這兒不愁吃穿、有房可住,大夥兒和和氣氣,每月至少能落二兩多銀子,這般好日子,上哪兒尋去?”
如今茶樓規矩周全,打賞的銀錢一些留作添置器具,一些用於改善夥食,餘下的全部分給眾人。每逢雨天,夥計們還能得閑歇業。平日裏,趙亞楠常來探望,送來新衣布料、胭脂香粉。春紅、薔薇這些小丫頭片子,在這溫暖的氛圍裏,沒了勾心鬥角,隻想著把活兒幹得漂亮,莫負這份知遇之恩。眾人各司其職,將茶樓打理得井井有條,隻盼著來年,還能守著這份難得的安穩與溫情。
放假那日,何三依舊像以前般黏著趙亞楠,全然不顧一旁端坐的王爺投來的審視目光。在他眼裏,眼前的人永遠是那個會替他出頭的姐姐,哪有什麽王妃的架子。“姐姐,咱們啥時候回去?我想娘親了”。
趙亞楠望著何三純真的模樣,眼底滿是溫柔。其實她心裏也念著山裏的煙火氣,念著大夥熱熱鬧鬧的日子,可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一舉一動都牽扯著王府顏麵,這般大事,她必須與王爺仔細商議。
雖說如今成了王府主母,又頂著郡主頭銜,可趙亞楠從未將自己看得高高在上。在她心裏,何三依舊是那個會闖禍、會撒嬌的弟弟,即便他偶爾沒了規矩,她也從不往心裏去。權勢地位於她而言,遠不及親人之間那份純粹的情誼珍貴。她輕拍著何三的肩:“等姐姐與王爺商量好,定帶你回去!”
趙亞楠與王爺商議後,得知除夕便要應皇上之邀入宮赴宴守歲,王爺還需主持王府祭祀先祖的儀式,初一更要進宮向皇帝恭賀新春。她細細盤算,隻怕最早也要到初二才能回娘家。望著窗外飄飛的細雪,她心底滿是無奈——王妃的身份如同金絲籠,將曾經灑脫的性子牢牢縛住。
思慮再三,她將何三喚至跟前:“阿三,姐姐如今成了親,一舉一動都牽扯著王府顏麵,實在不能任性。這次恐怕得初二才能回去,你先啟程可好?”少年臉上的笑容瞬間僵住,眼眶微微泛紅:“可沒有姐姐陪著,路上多沒意思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見弟弟委屈的模樣,趙亞楠伸手輕輕揉了揉他的腦袋:“你先回去,等我初二一到,咱們就痛痛快快玩幾天。對了,你手頭銀錢還夠嗎?”何三摸了摸錢袋,聲音悶悶的:“夠的,姐姐給的月錢我都攢著。”她點點頭,想起上次給嬸娘送去的布匹衣裳,便叮囑道:“山裏日子清苦,你多買些米麵肉菜,見著誰家困難就分些去。但記住,莫要張揚,咱們行善是積福,不是顯擺。還有,回程一定要租輛穩妥的馬車,千萬注意安全。”
何三雖滿心不情願,卻也明白姐姐身不由己,最終耷拉著腦袋點點頭。待他背著裝滿糕點的行囊獨自踏上歸程時,趙亞楠站在王府門口久久凝望,直到少年的身影消失在街巷拐角。
年關漸近,寒風凜冽,嬸娘與吳老爹日日守在家門口,目光越過那座石橋,望向遠方,滿心盼著孩子們歸來。嬸娘望著空蕩的小路,眼中滿是牽掛:“也不知喚男他們啥時候能回來,眼瞅著就要過年了。” 吳老爹輕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別急,孩子們自有安排。”
自從上次從城裏回來,嬸娘心裏便有了打算。喚男給的銀錢讓她感動不已,她拉著吳老爹走到一旁,低聲說道:“喚男如今成了王妃,我想著他們過年肯定會回來探親。可咱這家裏實在太破舊了,要不咱用這些錢添置些物件,等王爺和喚男再回來時,也不至於寒酸。” 吳老爹深以為然,點頭道:“是啊,雖說咱不能跟城裏比,但換些必要的家什還是應該的。就說喚男那破舊的床,也該換一換了。”
一家人說幹就幹,先是精心為師傅的院子鋪上了撿來的石頭。每一塊石頭都經過仔細挑選和擺放,原本滿是泥沙的院子變得整潔幹淨。接著,他們又在屋子裏忙活起來,將平整的石塊一塊塊地鋪在地上,再用黃泥細心地填平縫隙。經過一番努力,地麵看上去竟如同鋪上了一層地磚,雖不奢華,卻也透著質樸的溫馨。
忙碌的日子裏,時間過得飛快。每當歇下來時,嬸娘和吳老爹便會坐在門口,想象著孩子們回來時看到煥然一新的家會是怎樣的驚喜表情。他們盼著一家人能熱熱鬧鬧地聚在一起,過一個團圓年,這簡單的願望,成了他們在寒冬中最大的期盼。
暮色四合時,何三租賃的馬車碾過青石板路,車上米麵糧油堆得冒尖。還未到橋頭,他便扯著嗓子喊:“師傅!我回來啦!”守在橋邊張望的師傅應聲而動,帶著徒弟們快步迎上去,粗糲的手掌接住沉甸甸的糧袋時,瞥見少年孤身一人,臉上的笑紋瞬間凝滯。
“姐姐初二就回!”何三擦著額頭的汗珠,強打精神解釋,“她現在是王妃,王府規矩多……”話未說完,嬸娘已從屋裏小跑出來,見他買了兩袋粗糧、幾壇酒,還有烤雞鹵肉等吃食,眼眶忽地紅了。正要拉著他問長問短,馬蹄聲由遠及近,二哥和啞弟騎著高頭大馬疾馳而來,風塵仆仆的衣擺還沾著路上的泥星。
“啞弟都長這麽壯實了!”師傅拍著少年的肩膀,眼中滿是欣慰。兄弟倆包袱裏除了幾捆醫書和洗得發白的衣裳,別無他物,卻絲毫不減重逢的喜悅。此刻炊煙嫋嫋升起,嬸娘早備好了熱飯熱菜,新打的八仙桌泛著桐油香——這是何大爺聽聞喚男要歸,親手打的,桌麵寬敞得能擺下二十道菜。
眾人圍坐時,嬸娘望著滿桌飯菜感慨萬千。想起上次進城,喚男帶回的綢緞足夠全家穿好些年,甚至還給山裏鄉親帶了粗布。她謹記喚男“莫要露財”的叮囑,平日裏依舊粗茶淡飯,卻偷偷修繕了漏雨的屋頂,給孩子們添了厚實的棉被。而今燈火可親,雖缺了喚男,但滿堂的談笑聲,倒也讓這臘月的屋子暖得如同春日。
喜歡從現代到古代,趙亞楠的逆襲之路請大家收藏:()從現代到古代,趙亞楠的逆襲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