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千裏長安路五

字數:2739   加入書籤

A+A-


    孔盛東見李清溪眼神中再次出現了無法言說的神情,因此不敢再多問什麽。
    自潼關出發走到第四天中午,一行人再官道上看到的人越來越多,除了百姓、軍兵,還有各處匯集而來的商隊,一座雄偉高大的城池也逐漸再眾人的視線中清晰起來。李清溪說道:“前麵馬上到長安城,我們進城後先去東市李家的老鋪子,然後在逛逛,先熟悉一下城內的情形。孔東家有看中的鋪子,不論租或買先不要著急談價,等確定後,讓我們李家老鋪子的掌櫃去談。他家四代人在長安城生活近百年,實實在在的地頭蛇,城內不論各處的租金或是賣價都十分清楚,用不著我們去談。”
    孔盛東點頭答應一聲。此刻他的眼光已經全部集中在已經漸行漸近的長安城,因為越往近走,他越發現這座千年古城的規模實在大得有些超乎想象,在靠近城牆的位置,幾乎一眼看不到南北兩邊的盡頭,城牆之高大雄偉也是他生平所未見。他心中暗自比較,覺得雲州的城牆角樓、箭樓、隘門、關城數量多,主城門還有呼應的小關城,垛口不高,但全部配有弓箭射擊的射孔,完全突出城牆的防禦屬性,而長安的城牆規模龐大,更加恢弘,城牆上的城樓高大精美,彰顯著作為幾朝國都的不凡氣魄。
    在長安城東麵的春明門排隊進入城內,穿過僅僅兩個裏坊,隨著街上的人群就到了長安東市。一行人在李安帶領下,到達東市靠南一些的一條街上,一個掛著“珠光樓”橫招牌、坐西朝東的商號出現在了眾人的眼中。李清溪指著這店鋪說道:“各位,我們到地方了!先進去休息一會兒,晚一些這裏的掌櫃會給我們安排住處。來,都隨我進來!”
    眾人依次進入李家老店,見裏麵南北陳列的全是各色絲綢絹布,西麵的櫃台上擺滿了各式精美木盒子,裏麵放著各種款式的精美首飾,其中有珍珠的、玉的,還有金銀的,最紮眼的是一套純金打造的全身飾品,擺在一進門的中間靠右位置,看著明晃晃十分惹眼。
    梁安戊從進城開始,嘴裏就不停發出讚歎:“真大.......真寬.......真高.......真多.......真好看......嘖嘖!”因為隻顧看街景,她最後一個進入李家老鋪,當她看到那一整套黃金飾品,不由再次感歎道:“媽呀!這東西肯定值錢......怕是值幾千貫吧?是純金的嗎?我能咬一口試試嗎?”
    孔盛東很無語地暗示馮滿和沙孔龍堵一堵梁安戊的嘴,省的給他丟人。
    馮滿不好意思管,沙孔龍剛要拉走已經在黃金首飾前發著呆死盯著的梁安戊,李清溪卻說道:“無妨,擺出來就是讓人看的,看吧!”“安戊你別用牙咬就行,那是真東西,損壞了不好修。”
    李清溪接著說道:“長安城東西、南北的長度有十七八裏,內有坊市一百餘座,南北有十一條大街,東西有十四條大街,還有東西兩市,坊市規模比一般的縣城還大。宮城、皇城在東北麵,城池每麵有三座城門,從城內距離最遠的對角走一趟需要幾乎兩三個時辰,嗬嗬,說實話確實大!”
    其實從一進城,眾人都有點激動,因為心中所想的長安和眼前所看到的長安比,還真是眼前所看到的更讓他們震驚。和一條十字大街通南北東西的河中府、雲州城比,長安實在太大,街上的人也太多,就連被定為北都的太原府整個城池的大小也不足長安的三分之一左右。
    李清溪在店內一角剛坐下,兩名夥計從鋪內一道側門裏喊出來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那人見到李清溪忙上前說道:“原來是李東家到來!東家也不先派人送個信,我也好提前安排安排。東家這是從太原府來,還是從洛陽來?一路辛苦啊!”
    李清溪微微點頭指著孔盛東介紹道:“李昌掌櫃,這位是雲州、宣州一帶有名的商號雲盛堂的東家,孔東家。這次我是陪孔東家來長安城找地方開分號的,所以來的匆忙,沒有提前知會你。”“孔東家,這是我們李家在長安的掌櫃李昌,替我們管著城裏的珠光樓、老雜貨鋪兩個商號,三代人給李家做事,加起來有七十年吧!”
    孔盛東忙向這位在長安幫助李家打理生意的掌櫃施了一禮。李昌忙俯身回禮。
    “李昌掌櫃,晚上我們還住到崇仁坊那家客棧,你去給定幾間客房,晚飯也在那裏吃,安排的好一些,孔東家請客!明日我們在城內逛逛,你在東西市裏幫著打聽一下,有沒有要出租或是出售的臨街鋪子,孔東家要找一家用,位置要好,價錢要合適。”
    李昌笑著說道:“好的東家,我這就派人去安排食宿!”“鋪子的事情不用急,兩三天肯定能找到,交給我來辦!東家隻管陪著孔東家在城裏逛逛,如果在逛的過程中看上什麽地方,先和我說一聲,由我出麵去談。”
    李清溪“嗯”了一聲問:“長安城最近怎麽樣?還太平嗎?新唐朝的衛戍軍可已經替換完?”
    “稟告東家,自長安城被定為西京,城內的駐軍已經陸續換為新朝衛戍軍,各級衙門的官員也陸續到位,城裏也有小偷小摸,但總體秩序不錯,隻是聽說城外還有躲在山裏的流民時不時出來搗亂。宮城一帶正在複建原來被破壞的宮殿,各處的裏坊也有幾年前逃走的百姓陸續回來,不管怎麽說,城裏總算又有點當年的影子。”
    眾人聽罷不由聯想到盛唐時,長安會是什麽模樣啊!如今這個樣子在李昌嘴裏卻隻說有點當年的影子。
    李昌似是明白了眾人的疑惑,解釋道:“安史之亂和吐蕃攻入長安,把城裏的宮殿焚毀破壞了大半,城內的百姓被擄走和逃難的幾乎沒了一大半,接著鳳翔軍又折騰了好些年,原來長安城二三十萬戶,百萬人口,到前幾年隻剩下不到三十萬人口,不少裏坊內的居所空無一人,如同鬼宅,從前年開始人口才慢慢有所恢複,加上今年年後不少商號回歸,城裏才恢複到不到以前一小半的貿易規模。新朝如果能安定下來,或許過幾年還會好一點,現在真談不上什麽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