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滿朝文武,皆不如仙人!

字數:5688   加入書籤

A+A-


    聞過則喜?
    這是官員們今年……不,近幾年聽過最大的笑話。
    官員們默契裝作沒聽到。
    沒人回應朱元璋,場麵瞬間冷場了。
    “都啞巴了嗎?”
    朱元璋冷冷一笑,“有人說朕像始皇帝,像唐太宗,怎麽現在不敢承認了。”
    李善長麵色一變,連忙低頭掩飾不安情緒。
    朱元璋開始點名。
    “徐達,你來說說,朕最近哪裏做得不好。”
    徐達抱拳,“回陛下,臣乃武將,不善言辭。”
    “湯和,你來說。”
    “陛下是知道臣的,臣向來不聽風言風語。”
    “文忠啊。”
    “陛下,臣身體抱恙,前段日子一直在家養病。”
    “……”
    隨著從右到左逐一詢問,很快輪到李善長。
    麵對朱元璋深沉目光,李善長硬著頭皮回答:
    “回陛下,非要說有瑕疵的話,隻有您老是不露麵,讓臣等擔心這一點了。”
    朱元璋大聲誇獎李善長:
    “你們都學著點,以前朕說李善長是朕的蕭何,現在看來,還是朕的魏徵啊。”
    一個“魏徵”比喻,驚出李善長一身冷汗。
    “陛下,臣有罪。”
    李善長慌忙跪地請罪。
    “不不不,”朱元璋陰著臉,“你能有什麽罪。”
    隨即遍視群臣。
    “你們能有什麽罪?”
    “不過是忙著勾心鬥角,忙著背後嚼舌根。”
    “請陛下息怒。”
    空地上頃刻跪倒一片。
    朱元璋沒有立繪,問李善長:“你飽讀詩書,朕問你,殷商為何被西周打敗?”
    李善長不假思索回複:
    “紂王殘暴無道,民不聊生,周王朝代天伐紂。”
    “漢末亂世因何而起?”
    “靈帝昏庸無道,百姓揭竿而起,漢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五代亂世呢?”
    “自安史之亂時起,唐朝開始走下坡路,末代皇帝無能淪為軍閥傀儡,導致五代亂世。”
    君臣二人一問一答。
    李善長侃侃而談,這些問題對他而言太簡單。
    朱元璋聽得火冒三丈。
    果然不出所料,文官總喜歡把過錯推給皇帝。
    朱標同樣不滿:“李公為何不提天災?”
    “天災?”
    李善長心中一怔。
    察覺到一絲不對勁,故作不解:“臣才疏學淺,對曆朝曆代天災了解有限。”
    朱元璋卻不打算放過他。
    “不了解沒關係,給朕查,在場的大臣有一個算一個,查不出結果誰也別想走,餓了朕管飯,困了就在這裏睡。”
    說完不由群臣分說,讓朱標留下監督,拂袖離去。
    “諸位移步奉天殿。”
    朱標頷首示意一下,背著手走進奉天殿。
    而後史料源源不斷送來。
    官員們一個個哭喪臉,席地而坐開始查閱。
    這一查就是好幾天。
    餓了就吃泡麵,困了鋪一塊毯子倒頭就睡。
    除了吃喝拉撒睡,官員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一些老臣身體扛不住,一口氣沒上來昏迷。
    朱標體恤老臣,特許老臣每天午休半個時辰。
    而他自己則與群臣同吃同住,時刻不離奉天殿。
    看到朱標以身作則,官員們雖然心有怨言,但還在可忍受範圍內。
    經曆一番辛苦鏖戰,查完最後一本史料,官員們齊齊癱倒在地,不願意動彈一下。
    朱元璋不請自到。
    看著躺了一地的官員,心中快意油然而生。
    “陛下,查出來了。”
    李善長捧著奏折過來。
    朱元璋接過奏折,一目十行看完,心中沒了快感。
    有的隻是心酸。
    因為史料有限,年代越遠越難考究。
    記錄最清楚的當屬元朝。
    元朝統治不足一百年,期間發生水災九十多次、旱災八十多次、雹災近七十次、蝗災六十次、地震五十餘次。
    風災、霜雪、瘟疫等災害也有幾十次。
    因氣溫降低凍死人,在多部史料上均有記載。
    直至洪武年間,各地上報的奏折中也是災情不斷。
    察覺到朱元璋臉越來越黑,李善長趕緊跪下。
    “前元天災不斷,皆因前元皇帝無道,上天降下禍端,陛下順天討逆,功蓋五帝。”
    麵對李善長奉承,朱元璋毫無喜色,憤然道:
    “前元皇帝固然昏庸,難道前元臣子就沒錯嗎?
    大明近些年也有天災,難道朕也是無道昏君?
    天災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禍!”
    越說越生氣,朱元璋狠狠將奏折拍在地上。
    嫌不夠解氣又踩了幾腳。
    “你們這些文官,把天災歸咎於皇帝,是何居心?朕是不是要下一份罪己詔!”
    “臣等有罪!”
    李善長等文官悉數拜倒,大氣都不敢喘。
    武將們偷偷幸災樂禍。
    下一刻,朱元璋又集火武將。
    “還有你們武將,一個個居功自傲,看看曆史,哪一次作亂的沒有武將身影?
    這次郭桓貪汙一案,你們武將也有人涉案,怎麽?嫌棄朕給你們的封賞不夠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聲聲質問,嚇得武將也跪了一地。
    朱元璋狂噴口水:
    “若無仙人指點迷津,朕還不知道郭桓貪汙,也不知道天災真相,滿朝文武莫非都是瞎子?爾等皆不如仙人。”
    “請陛下息怒。”
    文武官員配合著呼喊。
    不少人心裏罵娘。
    一個仙人不研究道法,反倒研究國家大事。
    更多人心生敬畏之情。
    這位仙人知道的太多,就像懸在頭頂的利劍,一旦心懷不軌,這柄劍就會砍下來。
    李善長感觸最深。
    疑神疑鬼地抬頭張望,仿佛有目光正注視著他。
    朱標適時開口求情:
    “天災人禍亙古有之,非本朝文臣武將之過,為今之計,應當盡快采取補救措施。”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
    “臣有補救之法。”
    “臣也有……”
    朱元璋根本不信他們有辦法,直接取出稻種。
    “朕耗費大代價,從仙人手中換取神物,此物名為雜交水稻,畝產可達兩千斤。”
    一邊說著,手指輕點稻種。
    稻種投影出一道光幕,顯示雜交水稻技術資料。
    明明字體不認識,卻能看懂內容。
    這一現象震驚百官。
    如此神奇的手段,恐怕隻有仙人才能做到。
    不由對仙人更加敬畏。
    李善長將信將疑:“此物真能做到畝產兩千斤嗎?”
    “朕可以擔保,”朱元璋言語中充滿自信,“朕將召集天下飽學之士研究雜交水稻,稻熟之日,大明再無饑荒。”
    沒有朝代能保證沒有饑荒,各個盛世也做不到。
    朱元璋卻敢誇下海口。
    自信源於雜交水稻,更源於劉循這位仙人。
    喜歡諸天盲盒店,開局老朱開出還魂丹請大家收藏:()諸天盲盒店,開局老朱開出還魂丹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