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萬能纏移法術-1

字數:12121   加入書籤

A+A-


    這一回,天一亮,阿三就起床了。很自然的、先與繼康大炮通了電話,兩人商定:還是吃過晝飯後再開船去漁場。現時的季節,魚群集中的很少見。所以,現在的捕魚法,講究的是積少成多,打持久戰。一次出海,準備一個星期的備用物資,是必須的。
    好吧,有一個上午的時間了,可以試練一下分解移離即取即用優化重組分解回移的這麽一套法術了看看能不能把一塊瓷片最終恢複成一件瓷器出來…
    先回想一下:
    操作的細節應該是
    第一步:必須是先要開啟藍庫、紅庫和黑庫的。
    第二步:還要先開啟外搜回錄程序,建立移離操作的記憶信息。
    第三步:開啟分解纏移操作。顯然,所要麵對的目標物大多數都已經是個碎片了,因此,隻能是選擇按元素的分解移離和分解回移的組合操作,是比較合適的。
    其中,按元素分解離移的操作,開啟口訣應該仍然是:
    啟動元素分離!
    當然,有幾個條件,心須先對照一下:
    1、被分離的目標物它的重量、體積:隻是一個碎瓷片、其原始瓷器應該也不會是個龐然大物,至少不會比我的身體重、比我的身體的體積還要大吧,就算是在無加連狀態下,我的極限的可分解部件的最大重量也是本主也就我本身體重的40倍,極限的可分解部件的最大體積是我本身體積的50倍…所以,在這一點上是絕不會超標的、可以肯定。
    咱的體重至少也有60多公斤吧,有誰見過重量達到2400公斤的瓷器?古代青銅鼎有2400公斤重的也不多見吧…
    至於體積…哎還真不知道該怎麽來計算才能計算出咱身體的體積來…要不來一個笨辦法…泡在浴缸裏、水漫蓋全身時記住水位,走出浴缸時,再記個水位由此算出兩個水位差所占有的水體體積這個水體體積不就是大約等於咱身體的體積了嗎?嗯有空閑了時可以試算一下。當然,這是題外話,咱言歸正傳…不管怎麽說像咱這種個體的、50個加起來的、該有多大的體積了?見過有這麽大的瓷器的嗎?根本不可能。
    2、按元素分解移離其各元素可分解移離的極限距離也應該為0.001~10米,預計一個碎瓷片其原始物瓷器,大概占地位置有個30~50公分的直徑或見方的樣子,也就最多啦…移離個1米的距離就應該可以啦…
    3、可分解移離的元素的種類…極限是100種,一個瓷器,應該不會超過是由有100個元素而組合成的吧,不過,細分起來時、也說不定的。沒關係,隻要在分解回移時組合使用上置換程序、就可以啦:有同性類元素的就用,沒同性類元素的就換這不就解決問題了?
    4、各元素排放的間隔距離:最低限度是0.5米,這個可能是太富餘了,但也隻好選這檔距離了。
    5、排列順序的形式:最好的是沿螺旋形順時針方向排列這樣就不會重疊、可無限的展開排放。
    因此,以整個指令的標準框架來填空,就是:
    啟動元素分移各元素分移距離41米、分移元素種類6100種、分移元素順序排列:5螺旋形順時針排列、各元素排列間隔距離10.5米、完成時限6不限時完成、開始時間:33秒鍾後啟動啟動!
    誰知道完成一個碎瓷片的元素分解移離,需要多少時間?選擇不限時完成應該是對的。做這種事,又不是十萬火急的,3秒鍾後啟動,也完全是可以的。
    所以,整合這個指令後,就可簡潔為:
    啟動分解移離啟動!
    嘿嘿這個指令就好記多啦使用方便…
    再接下去,是:
    第四步:開啟元素分解纏移的逆向操作。
    啟動的口訣應該仍然是:啟動元素回移!
    逆向操作的條件是有很大變化的,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增設一個開啟條件:依據外搜回錄的記憶信息→啟動元素回移。再就是在四個選項中選擇一項或二項:h1、h2、hy0、hyh作為總條件,再增設一個纏取規則選項jj、je、jc三選一作為輔助條件這個輔助條件是作為優化組合的指南的,最後就是確定執行時間→啟動!
    所以,分解回移的指令其標準框架應該是:
    依據外搜回錄的記憶信息→啟動元素回移、h1依據拆分殘片或殘塊時的記憶信息,回移元素恢複到未殘損前的原始形狀、hyh:依據外搜回錄的記憶信息、對有缺陷或損壞的部位或元素進行優化、並重新組合,且用可以纏取到的更優質的元素置換受損處或有缺陷處的元素空缺進行重新組合,並使用即取即放的纏取法則je即組合疊放的使用方法以即時纏取的目標元素或組合物即時疊入定點疊放的目標點、或疊入定麵疊放的目標麵、6不限完成時間、33秒鍾後啟動→啟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整個指令的簡化模式就是:
    依據外搜回錄的記憶信息→啟動元素回移、h1、hyh、je、63→啟動!
    哦對了還有個重要的細節:不管是分解移離、還是分解回移…都必須要保持是在加連狀態中的…在加連狀態中分解纏移效力高、耗能少,而且在分解回移時、不用考慮距離的設置外搜回錄記憶信息中都已有記憶的。
    嗯基本上就是這麽四個部分的細節。
    對了,還應該查看一下有關瓷器的常識,不能拿了一塊碎瓷片都不知道可能是來自什麽種類的瓷器上的就開啟分解纏移操作了這是很…很可能會鬧笑話的會勞而無功的、所費不值的。
    嗯說幹就幹!阿三又到三樓,進了電腦房。這次打開電腦、搜索的就是瓷器!
    相關的信息立刻被搜出來了…阿三細看了起來:
    瓷器,有著古老的曆史,種類繁多…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分類嗯,那當然。阿三默認這種提法。
    瓷器的分類主要有:
    一、按器型分類→主要有:碗、杯、盤、壺、爐、盒、罐、盆、瓶、匜、枕、洗、尊等。
    它娘的,這匜、還有洗是啥玩意?怎麽沒聽說過?是咱太孤陋寡聞了?阿三在心裏吐槽著。
    嗯還有呢:每一類器型的瓷器還有許多小分類,如碗類中就還有宮碗、淨水碗、孔明碗、鬥笠碗、折腰碗等;杯類中就還有:壓手杯、雞缸杯、爵杯、高足杯…等。
    嗯有這麽多小類的玩意萬一我用碎瓷片恢複出一個這樣的小玩意來,就有趣了。阿三邊看邊想。
    二、按工藝分類→主要有:青瓷、白瓷、青花瓷、等等。
    青瓷:表麵有青色釉,釉色溫潤如玉,造型古樸多姿。
    白瓷:是無釉或帶有微細釉層的瓷器,通常呈現出潔白、光亮的外觀。
    青花瓷:是一種釉下繪有青色花紋飾的瓷器,以藍色為主色調。
    哎咱屋後園牆腳邊的碎瓷片裏,就有許多有藍色花紋的…會不會就是青花瓷的碎片呀阿三在對號入座。
    另外,還有許多其他的工藝瓷:如秘色瓷、青白瓷、卵白釉瓷、甜白瓷、祭紅瓷、絞胎瓷、玲瓏瓷、等等…
    不愧為瓷器古國,工藝瓷居然有這麽多…阿三深有感觸。
    三、按年代或朝代分類…
    這個是自然的,按年代分類、便捷呀…不過在阿三看來,在按年代或朝代的分類中,最值得關注的是宋代瓷器!
    不為別的,就為在宋代,曾有個當朝的皇帝逃難、來過咱的東海邊、還在海島上避過一段時間的難、這個事阿三曾在以前玩電腦時無意的搜看過、有點印象的。
    說不定咱家屋後園牆邊的那些碎瓷片也是那個逃難皇帝帶過來的東西裏的碎片呢…
    看資料可知:宋朝的瓷器確實很有名氣。當然,是官窯的瓷器,比較出名。官窯麽是專為皇宮燒製瓷器的,有名氣,不稀奇。
    所謂的宋朝瓷器風格表述起來是這樣的:規整對稱,宮廷氣勢,高雅大氣,一絲不苟。且製胎的粘土含鐵量極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被後世稱為紫口鐵足…這就是說:宋官窖瓷器是很有份量的。這個可是個明顯的特征。
    宋瓷其釉麵的特色是: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溫潤如玉。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紋理布局規則有致,造型莊重大方。這一點說得有點玄,不好把握,阿三搖了搖頭。
    當然,官窖瓷器是專供皇家使用的,在器型、紋飾上均有嚴格的禮儀規定,等級森嚴。天哪把握這一點、還得學古製、要了解宋時的禮儀規定、等級劃分規則…算了吧…咱沒那功夫。
    在宋朝,除了官窯,還有汝窯、哥窯、鈞窯、定窯、等等。其中,卻以汝窯為魁首,這是沒想到的阿三覺得有點意外官窯竟不是第一…再看資料顯示:哥窯、鈞窯、定窯他們的瓷器,也都是各有特色的:
    汝窯: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
    哥窯:釉麵開細碎紋片,紋片呈黑黃二色,獨領風騷。
    鈞窯:以獨特的釉料及燒成方法產生了窯變的神奇因而聞名於世。
    定窯:瓷器以白瓷為主,造型規整,裝飾典雅憑此占據名窯一席。
    好像定窖瓷器更大眾化、更普遍一點…民用的居多…
    歸納一下啊阿三覺得看得有點亂了,得集中歸納一下:
    總體上,宋瓷的特點:
    一是色彩素雅:大多以白色為主,又是並非純白色的,往往白色之中帶有淡淡的灰、青、黃、棕、紫等色調,使器物更顯得素雅、含蓄、古樸。
    二是釉色豐富:除了粉青、天青、月白等主要顏色外,還有米黃、油灰、灰色、綠色、黃綠色等多種釉色。其中,粉青色釉以其色澤幽雅、透明感降低、釉層肥腴瑩潤而著稱,被視為上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三是質感如玉:宋官窯瓷器在質感上追求璞玉的效果,釉層滋潤,介於絲綢光澤與羊脂般的美玉質感之間。這種如玉般的質感使得宋朝瓷器在視覺上更加溫潤、柔和。
    哇如玉般的質感介於絲綢光澤與羊脂般的美玉質感之間…好令人向往啊…
    嗯簡言之宋瓷有三大特點:色彩素雅、釉色豐富、質感如玉。
    這在總體上好記一些,但在實際場合上去辨別,從一堆碎瓷片中去找出一片色彩素雅、釉色豐富、質感如玉的宋瓷的碎瓷片來,恐怕就很有難度了,要有非一日之功的功力才行的吧
    不知可不可以用掃描法、或類似的辦法,來協助識別呢一掃便知是何瓷那該有多好啊這一點,恐怕連神仙也難以做到吧有機會記得問問微微咱能做到這一點嗎…
    現在就先不多想了,還是先去看看屋後園牆邊的一堆碎瓷片…其中有些啥…
    阿三下了樓,也不管樓下沒人,就自顧自的來到了屋後、園牆邊,那裏有一小堆碎瓷片,是從園牆外的後山上一個山窩窩裏拾來的。
    當時隻是覺得好玩,大姐大還說那些碎瓷片上的花紋,給她畫畫帶來了不少靈感和啟發,於是就拾了不少好看的碎瓷片,堆放在那裏。
    阿三走近那堆碎瓷片,一扒拉,一細看:有藍色花紋的碎瓷片很少,大多數是白色的,也有幾塊是淡淡的青色的、白色的或淡青色的碎片上都或多或少有些隱紋雲紋、卍字紋、斜線紋…
    還有幾塊黑不溜秋的有水波紋和簡筆刻的魚形紋的碎片、和幾塊橙紅色的有凸起的繩紋還有簡筆刻的小鳥紋的碎片…看上去,不像是碎瓷片更像是像是缸、甏、瓦罐之類的碎片…應該是陶器的碎片吧是比瓷還古老的陶吧…
    阿三先把碎瓷片歸了類:有藍色花紋的放一堆、白色的放一堆、淡青色的放一堆。感覺上,藍色花紋的碎瓷片太少了
    有一片有雲紋邊的碎瓷片最寬處大概有4公分、最長處6~7公分、不規則形、圓弧麵的、藍色花紋以外的底色是白的、似乎還有花花草草的圖畫,隻是看不到完整的圖形了隻看到有草葉尖、或是樹葉尖露顯在殘邊上…
    要是用這片碎瓷片作為目標物來實施:啟動分解移離啟動!再實施:據外搜回錄信息→啟動元素回移、h1、hyh、je、63→啟動!
    那麽,結果會出現個完整的有藍色雲紋邊的瓷器來嗎?會是個青花瓷的瓷器嗎?
    哎馬上試驗?不行啊有藍色花紋的碎瓷片太少了,萬一不夠用怎麽辦?對了後山那個山窩窩裏不是還有一大堆的碎瓷片的嗎去那裏找找看看能不能再找到些這有藍色釉麵的碎瓷片…
    立刻行動阿三打開了後園院牆的則門,很快的就上了後山、時高時低的跑了該有3~4百米的路,找到了那堆碎瓷片的所在地。一扒拉,不計較花紋的完整性的話,有白底藍顏色釉麵的碎瓷片,還真是有不少的…
    一陣忙碌,找出了大大小小共38塊的藍色為主麵的碎瓷片,阿三覺得夠了,打算收工。
    然而,在扒拉的過程中,又發現了那種黑不溜秋的碎陶片、和橙紅色的碎陶片想想那有趣的簡刻魚形紋和鳥形紋,於是又隨手的把這些碎陶片也拾了出來。
    三小堆的東西了一堆藍白相間色的、一堆…仔細一看是黑灰色的、一堆橙紅色的,怎麽拿回去呢?
    用整體纏移法可行嗎?試試?
    應該用的是正向的整體纏移法吧
    啟動口訣應該是:啟動離移!
    所應用的標準指令框架應該是:
    啟動正向纏移:初始方向+距離+力量+啟用時間→啟動!
    啟用後,可隨時調整方向、距離、力量、時間的。
    所以,首先要確定的是:移離的初始方向。
    此時此地是在山上,隻能選1正上的方向了。
    如選2正下那是要向下遁地鑽入地下…接下去選距離起步的距離就是11百米,鑽地100米?吃得消嗎?
    而選3正前、4正左、5正右山路彎彎高高低低,前方、左向、右向到處都有草有樹、有坡有窪…除非咱是推土機、才敢這麽選…
    忽然,阿三明白了:對移離的初始方向的選擇,優選向上,那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避開障礙物…
    在地麵上,上升到100百米的空中,已基本沒什麽障礙物可阻擋了不用擔心七碰八撞的了…且選1100米的上升距離、一般情況下是足夠了的。
    初選就上升21000米除非要遠行還不知道要不要配穿保暖衣呢1000米的上空冷不冷啊算啦,這事以後再說,先完成眼下的選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下來,是移離力量的選項這個、還真是個新課題:用多大的力量,才可以把自己和這三小堆的碎片纏移回去了呢?是1全力?還是2大力?至少不能少於3半力的吧…折中一下,先選個2大力試試吧…
    至於開啟時間的選項先選個33吧,3秒後啟動讓心裏有個適應性的準備,也是需要的,畢竟是第一次麽!
    這個指令整合後,應該是:
    啟動正向移離1123啟動!
    嗯調整方向、距離、力量、時間的指令,雖是隨時可下,但咱是第一次、沒見識過,得預先準備好。在上升到100米的空間時,隻有3秒鍾的時間可再下達調整指令,不然就會來不及、人又會掉落到地麵來的…
    嗯其實、按道理,調整方向、距離、力量、時間的指令也應該是可以同時預設好的。上升100米,1秒鍾夠了吧空中可最多停留3秒鍾…
    那麽調整方向、距離、力量、時間首先是還是確定方向此時此地,麵向回家的直線方向應該是向西偏一字南對這一點,阿三很有把握。
    嗨我隻要麵向回家的方向啟動上移移升到空中時不也是麵向著回家的方向嗎?然後隻要選3正前向正前方平移不就是能回家了嗎?
    隻是上升100後、向正前方平移多少距離才能、或就能回到自家的上空了呢?這個距離怎麽確定?
    要不100米、100米的向前移?移100米,再發指令?若是移100米,就隻差20米了或是隻差80米了,再移100米太多,不移又夠不著,怎麽辦?
    可以中途叫停嗎比如指令設置的是平移100米,而在移了20米或80米時,可以叫停嗎?叫停以後會有什麽後果呢?會有前衝的慣性影響嗎?
    或者用曲線向前移動先向西北移100米、再向西南移100米移出個實際直線前進的120米或180米來?
    兩種方法都得預備著,如能中途叫停的,那就太好了100米、100米的向前平移、隨需叫停那就爽了…不然,就得平移100米轉個方向一直轉到自家上空…
    平移力量的選擇可以保持不變的,仍是2大力向前。
    第一次啟動平移的時間應選擇與第一次啟動上升的時間緊緊相扣,時差不能多於3秒,應該選擇32秒鍾後啟動。
    因此第一次平移的預設指令應該是:
    啟動正向移離3123啟動!
    含義是:啟動正向移離3正前方向、1移動100米、2大力移動、32秒鍾後啟動啟動!
    第二次平移如果需要的話,其他條件的選擇都不用變,就是啟動時間要改為1即時啟動。
    整個指令就是:啟動正向移離3121啟動!
    這個指令可是要牢記的。
    最後,要考慮的是到自家上空時,怎麽下來的事了這個向下下移的指令應該是與初始的向上升移的指令是大同小異、方向相反就是啦也就是正向移離、方向是2正下方向,下移距離也是100米,嗯選用的移動力量應該可以小一點了吧忽然阿三又想通了,向下下移時,才會用到5微力、輕輕的落地,不就是最好的選擇嗎?對就用最小的5微力!
    那麽,下移回家的指令應該是這樣的:
    啟動正向移離2151啟動!
    含義是:啟動正向移離移離方向正下方、移離距離100米、用微力移動、即刻開始啟動!
    這個指令也是要牢記的。
    好了,牢記三個指令:
    1、啟動正向移離1123啟動!
    2、啟動正向移離3121啟動!
    3、啟動正向移離2151啟動!
    至於那個啟動正向移離3123啟動!隻是在上升移動前就預設、以後用不著了的,就不用記了。
    可以執行了吧?對了還有個問題:要不要加連?怎麽加連呢?
    加連的好處是可實現同步纏移、且節省能耗。不加連隻要在可纏取距離範圍內、也就是可纏移距離範圍內,都是可以實現願望的,隻是可能會不同步…這個不同步時差有多少?也可試試!試試就知道了。
    至於加連的方法應該是讓被纏移的目標物與自己在身體上的直接接觸
    於是,阿三脫了外衣,把38塊有藍色釉麵的碎瓷片
    用外衣包住提在手裏,一隻手摸著碎瓷片
    開始行動了…阿三下了決心,站直了身體,麵向西偏一字南方向,先在心黑默念:開啟藍庫、開啟紅庫、啟力啟力啟力,待感覺自身有回應了有熱流從左丶右鎖骨下和腰椎間竄出、流向大腦、然後回流、流到四肢百骸後又開始默念第1個指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目標物本主、黑灰色碎陶片、橙紅色碎陶片啟動正向移離1123啟動!
    緊接著,1秒鍾後,又默念了第2個指令:
    啟動正向移離3123啟動!
    剛念想完第二個指令,第一個指令就開始啟動被執行了阿三隻感覺象是從上空來了一股強大的吸引力量把阿三吸引向上升空…
    隻有半秒左右的時間吧,人已上了天、並停留在空中了…這是到100米的上空了?這麽快!盡管心裏有預感,但還是沒想到比預感還意外,阿三連忙向前看剛看清方向沒錯,正前方就是自家的所在地嗖的一下,第二個指令又開始啟動、被執行了整個人立刻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似的向正前方衝去
    阿三連忙在心中念想:停停停
    果然,減速了、半秒鍾也許還沒有半秒鍾後,停止了、停留在了空中…阿三心中是一喜又一驚,來不及多想,立刻又念想了第3個指令:
    啟動正向移離3121啟動!
    好在反應及時,在人還沒開始下落時,第2個指令又開始啟動、被執行了阿三又一次的被大力推動著衝向了正前方…
    這回阿三稍稍的有點沉著了,直到衝擊力消失、人在空中再次停留下來時,才再次念想第3個指令:
    啟動正向移離3121啟動!
    阿三再次被推向前方這次感覺真切多了,就是被一股強大的力量推著向前方衝的!待再次停留在空中時,阿三判斷了一下,到自家上方的空間,大概也就隻有60~70米距離了,於是又一次的念想了第3個指令:
    啟動正向移離3121啟動!
    再次衝向前、看到自家的房屋就在腳下時,阿三連忙叫停停停!緊急著就念想了第4個指令:
    啟動正向移離2151啟動!
    好像是有點晚了叫停停停後,的確是停止了向前,但衝力的慣性使阿三在向下降落時又前衝了6~7米落地時幾乎要撞上自家東麵的圍牆了。好在用的是微力,輕輕的落了地,就是撞牆也是很輕微的撞
    有驚無險啊阿三剛擦完額頭的冷汗想動身去屋後的圍牆邊,呯呯的兩聲、兩小堆碎陶片接蹤而至、落在了阿三的腳下…
    這就是不同步啊…就差個2~3秒?…阿三驚歎…
    喜歡纏神阿三纏成記請大家收藏:()纏神阿三纏成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