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蘇的故事

字數:3286   加入書籤

A+A-


    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相當有意思,納米科技已經滲透進到世間萬物之中。
    通過這兩天的了解,以及病人們給予的‘診費’,江秉多少已經了解到這個世界的部分曆史背景。
    終極之戰前的大部分曆史已經模糊不清,但是流傳度較廣的曆史共識還是有不少的。
    首先,這裏還是地球,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此刻是哪個世紀的地球,江秉就不得而知了,時間早已隨著世界文明的終結走向衰亡,江秉熟悉的公元年製在這裏已經不複存在,最起碼他打聽了這幾天,都沒有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甚至連了解公曆紀年法體係的‘人’都沒有。
    其次,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也很科幻。
    這個世界變成現在這副鬼樣子主要歸功於不知道在何時崛起並幾乎一統地球的三大寡頭公司。
    這三大資本分別為埃多斯公司、奧卡航天航空公司、四星製造。
    江秉看到的星環最早就是奧卡航天航空公司的拳頭產品,這家公司幾乎統一了航天業,大部分運輸業,並在私人軍事服務承包商的道路上走的最遠,物理拳頭最大。
    埃多思公司則是在編程,ai,網絡,精密製造業,高新產業等領域一枝獨秀。
    但是真正撐起這個世界發展的基石,確定此方世界走向的決定因素還是要歸屬於‘四星’,這個製造業寡頭。
    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業公司,還通過和埃多斯公司合作,以引入高級人工智能進入到他們的科技研發工作中的方式,革新了人類的半導體科技,使其生產的納米元素直接走向了奇點級別技術。
    這種由人工智能創造設計的納米元素技術已經超過世界上所有人類的理解範疇,好似科技再次大爆炸般直接強橫的消滅了鑄造業內所有的對手公司。
    這種萬用、靈活、幾乎能夠替代萬物,優化萬物,構成萬物的納米科技,稱為支撐整個世界發展的底層基石。
    槍械、兵器、醫療、材料、製造、航天運輸、生產、乃至建築、服飾、網絡、最後到‘人’的生老病死,孕育新生都已經離不開它。
    它能十分方便的轉化為納米線,處理器、儲存設備、零部件、乃至電路板、‘新人類’的血肉,它就像是個萬能積木,低配‘以太’,隻要有設計圖,有能源供應,幾乎可以構建萬物。
    但是江秉刨根問底,卻怎麽也找不到四星當年從埃多斯公司引入的高級人工智能的資料,也了解不到這項納米技術為何誕生的真相。
    但是他感覺跟‘母主領域’這位‘神明’脫不了關係。
    很快,在江秉手動對這位名叫恩雅的白毛美女進行淩空編程的時候,蘇取回了江秉需要的納米元素。
    在江秉坐在一張工作桌前,用此世界很常見的納米打印機敲敲打打,製造需要用到的醫療零件時,蘇十分上道的開始給江秉交付‘醫療費’。
    江秉治病,不收金方,也不收此世界與比特幣很是類似的實體區塊鏈貨幣——維特幣,他治病救人隻接受知識付費。
    無論是常見的數據棒、少見的紙質資料、海報、書籍、還是形式各異的儲存裝置,隻要其中蘊含著知識,都能在江秉這裏衝抵治療費用。
    因此,江秉還在短短幾天時間內在希雍獲得了一個‘雅號’。
    ‘愛聽故事的奇怪工程師’
    畢竟醫治的都是機器人了,醫生被叫做工程師也很正常吧。
    大概吧。
    蘇準備的報酬則是他以往做哨兵時期所了解到的知識,付款方式則是稍微有些不同。
    他選擇口述。
    他那張如同戴著頭盔的平滑機械臉板下,發聲器開始有條不紊的講述著自己知道的一切。
    “母主領域誕生於人類最大的資料庫,這事情倒不是什麽秘密,她是人類所有知識與記憶的綜合體,也是所有人類記憶的最終歸處。她此刻身處於地球之外的外太空,人類輝煌時代建立的‘拓殖區’內,在星空之上俯瞰這片大地,時刻策劃著反攻地球,從‘孽奇拔’手中奪回地球。”
    蘇平日裏是個少言寡語的人,短時間說這麽多話,一時間難免吞吞吐吐,需要慢慢組織的語言。
    “終極之戰前,在她的領導下,人類在這顆星球上建立了璀璨的文明,大都市,魯瓦,直通太空的軌道電梯,繁華的巨型商業都市,成片的工業區,歌劇院,製造工廠,巨型矩陣、日光塔,人類文明璀璨而又繁榮。”
    “對了,終極之戰就是‘母主領域’與孽奇拔之間的戰爭,這一場戰爭導致雙方兩敗俱傷,起初是孽奇拔占據上風,一路順著太空天梯反攻到了地球軌道外的拓植區,然後被‘母主領域’以爆破少部分拓植區為代價,用其從太空落在地表,將最大的幾個孽奇拔聚集點夷為了平地,阻止了孽奇拔消滅人類的企圖。”‘蘇’講的內容雖然東一錘子西一榔頭,但是還是成體係的。
    他越講越順。
    “但是這個舉動的後果你肯定應該也知道了,拓植區碎片墜毀產生的衝擊波也順帶著將地表的一切夷為平地。”
    ‘蘇’好似有些怕這些爛大街的知識不夠付江秉的醫療費,思考了片刻,又加上了自己“記憶棒”中不知道從哪裏道聽途說的奇聞軼事,小道消息。”
    “我雖然沒有見識過拓植區墜落的的場麵,但是據說希雍在之前並不是山巒,而是一片海洋,而大沙漠也不是沙漠,同樣是浩瀚的大海。”
    這個趣聞還真引起了江秉的興趣。
    在知道了此處還是地球後,他曾嚐試對比附近環境和地形,定位自己的具體地理位置,但是一無所獲。
    想來是星環墜落帶來的衝擊波移平了山川,蒸發了海洋,永久的改變了整個星球地表的地勢。
    他熟悉的五大洲四大洋地形恐怕早就不複存在了。
    而外太空則是‘母主領域’地盤,讓他飛到太空俯瞰地球,此刻多少又顯得有些冒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