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李莊白肉
字數:6025 加入書籤
李莊白肉製作指南
1. 李莊白肉的由來
李莊白肉,全名為“李莊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賓李莊的漢族傳統美食。李莊白肉的曆史可以追溯到抗日戰爭時期,當時文化人陶孟建議將“裹腳肉”改名為“李莊白肉”,使其成為李莊古鎮的一個標誌性美食。李莊白肉以其獨特的刀工和調料搭配而聞名,被譽為“到了李莊不品嚐李莊白肉等於沒到李莊”。
2. 食材選擇
製作李莊白肉的關鍵在於選料精、火候準、刀工絕、調料香。以下是所需的食材:
主料:
五花肉皮薄肉嫩,肥瘦比例恰當的豬肉,如“長白山”、“約克”或“巴克夏”品種)500克。
輔料:
薑片:3片
蔥段:1根
八角:2個
香葉:1片
花椒:20粒
蒜末:適量
香菜:適量
黃瓜:1根可選,用於墊底)。
調料:
料酒:2勺
生抽:2勺
蠔油:1勺
香油:1勺
白糖:半勺
辣椒油:2勺
香醋:1勺。
3. 烹飪步驟
1. 準備食材:
將五花肉清洗幹淨。
薑切片,蔥切段備用。
2. 煮肉:
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五花肉、蔥段、薑片、八角、香葉、花椒和料酒。
大火煮沸後,轉中小火燜煮20分鍾,直到肉熟透。
3. 切片:
將煮好的五花肉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幾分鍾,然後撈出瀝幹水分。
用刀將五花肉切成薄片,盡量切薄一些,以便更好地入味。
4. 準備調料:
將蒜末、生抽、蠔油、香油、白糖、辣椒油和香醋混合,攪拌均勻,調成蘸料。
5. 裝盤:
在盤子底部鋪上一層黃瓜絲可選),然後將切好的肉片整齊地碼放在上麵。
最後,將調好的蘸料均勻地淋在肉片上,撒上香菜即可。
4. 烹飪時間
總時間:約40分鍾
煮肉時間:20分鍾
切片和準備調料:10分鍾
裝盤和調味:10分鍾
李莊白肉以其獨特的蒜香和鮮嫩的口感而著稱,是一道經典的四川傳統美食。通過精心的選料和細致的刀工,可以充分展現這道菜的風味。
李莊白肉:刀尖上的傳承
四川宜賓,長江之濱的一座小城,青山環繞,江水蜿蜒。李莊,這座有著千年曆史的小鎮,因抗戰時期接納了眾多文人學者而聞名於世。而今,李莊不僅以文化底蘊著稱,更因其獨特的美食——李莊白肉,而吸引著八方食客。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年過半百的廚師——老李師傅。他身材瘦削,頭發花白,但那雙布滿老繭的手,卻依然穩健有力。老李師傅是李莊本地人,祖祖輩輩都以製作白肉為生。他自幼跟隨父親學習廚藝,經過幾十年的磨礪,早已將李莊白肉的製作技藝練得爐火純青。
壹 清晨的古鎮
清晨的古鎮,薄霧籠罩,江麵上泛起陣陣漣漪。老李師傅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菜市場,精挑細選著當天的食材。
“做白肉,食材是關鍵。”老李師傅一邊挑選著五花肉,一邊對身旁的小徒弟說道,“這五花肉,要選皮薄肉嫩,肥瘦相間,層次分明的,最好是長白山豬、約克豬或者巴克夏豬的肉,這樣的肉質才夠鮮嫩。”
小徒弟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默默記下了師傅的話。
選好肉,老李師傅又挑選了一些新鮮的薑蔥、八角、香葉和花椒。這些調料看似普通,但在老李師傅手中,卻能化腐朽為神奇。
回到自家小院,老李師傅將五花肉放入大鍋中,加入清水、蔥段、薑片、八角、香葉和花椒,再倒入兩勺料酒。大火煮沸後,他熟練地轉小火,慢慢燜煮。
“煮肉的火候很關鍵。”老李師傅一邊觀察著鍋裏的情況,一邊對小徒弟說道,“火太大,肉會變得幹硬;火太小,肉又會煮得過於軟爛。一定要用中小火,慢慢燜煮,讓肉質充分吸收調料的香味。”
小徒弟目不轉睛地盯著師傅的動作,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貳 刀尖上的藝術
約莫二十分鍾後,老李師傅將煮好的五花肉撈出,放入涼水中浸泡片刻。
“這一步是為了讓肉質更加緊致,切片的時候不容易散開。”老李師傅解釋道。
片刻後,他將五花肉撈出,瀝幹水分,放在砧板上。
接下來,便是李莊白肉製作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切片。
老李師傅手持一把鋒利的菜刀,刀尖輕輕一挑,五花肉便穩穩地貼在了刀麵上。他深吸一口氣,手起刀落,刀刃在肉片上飛快地滑動,發出“唰唰”的聲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切肉片,要做到‘薄如蟬翼,厚薄均勻’。”老李師傅一邊切著肉片,一邊對小徒弟說道,“隻有這樣,才能保證肉片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同時保持肉質的鮮嫩。”
小徒弟看得目瞪口呆,他從未見過如此精湛的刀工。
老李師傅將切好的肉片一片片鋪在盤中,每一片都薄如蟬翼,晶瑩剔透,仿佛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
叁 調料的靈魂
李莊白肉的調料,也是其靈魂所在。
老李師傅將蒜末、生抽、蠔油、香油、白糖、辣椒油和香醋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調成蘸料。
“這調料的搭配,也是有講究的。”老李師傅說道,“蒜末要新鮮,香醋要酸度適中,辣椒油要香辣適口。這樣調出來的蘸料,才能與白肉的味道相得益彰。”
小徒弟按照師傅的指示,也嚐試著調了一碗蘸料。他小心翼翼地將調料混合在一起,生怕弄錯了比例。
“來,嚐嚐看。”老李師傅將一盤切好的白肉端到小徒弟麵前,示意他蘸著調料吃。
小徒弟夾起一片白肉,蘸上蘸料,放入口中。肉質鮮嫩,入口即化,蒜香、醋香、辣椒油香在口腔中交織在一起,令人回味無窮。
“太美味了!”小徒弟忍不住讚歎道。
肆 李莊白肉與重慶白肉、成都白肉的區別
老李師傅看著小徒弟滿足的表情,心中倍感欣慰。他知道,李莊白肉的製作技藝,在小徒弟這一代,依然能夠得到傳承。
“李莊白肉,與重慶白肉、成都白肉,雖然都是白肉,但做法和風味卻各有不同。”老李師傅說道,“重慶白肉,又叫‘蒜泥白肉’,以蒜泥為主,辣椒油為輔,蒜香濃鬱,辣味十足。成都白肉,則以豆瓣醬為主,鹹香為主,辣味為輔。”
“而李莊白肉,最大的特點就是‘刀工精細,調料獨特’。”老李師傅繼續說道,“我們李莊白肉的調料,除了蒜末、辣椒油之外,還加入了香醋和蠔油,使得味道更加豐富,層次更加分明。”
“此外,李莊白肉的刀工也是一絕,切出來的肉片薄如蟬翼,厚薄均勻,能夠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同時保持肉質的鮮嫩。”
伍 人文地理與美食傳承
李莊,這座位於宜賓的小鎮,雖然地處偏遠,但卻有著悠久的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抗戰時期,李莊以寬廣的胸懷孕納了眾多文人學者,成為當時中國四大文化中心之一。梁思成、林徽因等一大批學者曾在此居住,並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
李莊白肉,也正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得以傳承和發展。
“李莊白肉,不僅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老李師傅感慨道,“它承載著李莊的曆史和文化,也承載著我們李莊人的智慧和勤勞。”
老李師傅深知,李莊白肉的製作技藝,是一代代李莊人智慧的結晶。作為李莊白肉的傳承人,他有責任和義務,將這門技藝繼續傳承下去。
陸 傳承與創新
隨著時代的發展,李莊白肉的製作技藝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
老李師傅在保留傳統技藝的基礎上,也嚐試著進行一些創新。他嚐試著在調料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比如加入一些新鮮的香草,或者嚐試一些不同的辣味調料。
“創新並不意味著拋棄傳統。”老李師傅說道,“我們要在傳承傳統技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口味,進行一些適當的創新,讓李莊白肉更加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小徒弟深受啟發,他決定在繼承師傅技藝的同時,也努力探索新的發展方向。
柒 尾聲
夕陽西下,李莊古鎮被染上了一層金色的光輝。
老李師傅坐在自家小院中,望著遠處的長江,心中感慨萬千。
“李莊白肉,是李莊的驕傲,也是我們李莊人的驕傲。”老李師傅默默地說道,“我相信,在我們的努力下,李莊白肉的美味,一定會傳遍四方。”
小徒弟站在師傅身旁,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他知道,李莊白肉的傳承之路,雖然充滿挑戰,但也充滿了希望。
李莊白肉,這道承載著李莊曆史和文化的美食,必將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喜歡老李小酒館請大家收藏:()老李小酒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