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胖子睡一頭合肥

字數:17097   加入書籤

A+A-


    合肥特色菜與經典菜:
    合肥作為安徽省的省會,不僅有著豐富的曆史和文化底蘊,還孕育了許多獨具特色的美食。這些美食不僅體現了當地的風土人情,還承載著許多動人的曆史故事。以下,我將從人文地理和經典故事的角度,詳細介紹幾道合肥特色菜和經典菜的製作方法。
    1. 廬州烤鴨
    廬州烤鴨是合肥的傳統名菜,曆史悠久。早在三國時期,合肥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飲食文化也隨之繁榮。相傳,廬州烤鴨起源於曹操的廚師,他將北方烤鴨技藝與南方調味相結合,創造出這道獨特的菜肴。廬州烤鴨不僅在合肥本地廣受歡迎,還隨著徽商的足跡傳遍全國。
    製作方法
    材料:
    麻鴨 1 隻約 2 公斤)
    鹽 50 克
    五香粉 10 克
    料酒 100 毫升
    蜂蜜 50 克
    白醋 50 毫升
    蔥薑適量
    步驟:
    1. 醃製鴨子: 將麻鴨宰殺洗淨,去除內髒,用鹽、五香粉和料酒均勻塗抹鴨身,醃製 46 小時,讓調料充分滲入鴨肉。
    2. 燙皮: 醃製好的鴨子用沸水淋燙鴨皮,使其收縮緊繃。
    3. 上色: 將蜂蜜和白醋混合均勻,塗抹在鴨皮上,使其烤製後呈金黃色。
    4. 烤製: 將鴨子掛在烤爐中,用果木炭火烤製,溫度控製在 180200 攝氏度,烤製 1.52 小時,期間每隔 30 分鍾翻動一次,使其受熱均勻。
    5. 出爐: 烤鴨出爐後,斬塊裝盤,搭配荷葉餅、甜麵醬和蔥絲食用。
    2. 曹操雞
    曹操雞,又稱逍遙雞,起源於三國時期。相傳,曹操在合肥一帶征戰時,因軍務繁忙,身體疲憊,廚師便用當地土雞和多種中藥材燉製雞湯為他滋補身體。曹操食後,讚不絕口,稱其為“逍遙雞”,意為食之令人逍遙自在。
    製作方法
    材料:
    土雞 1 隻約 1.5 公斤)
    當歸 10 克
    黃芪 10 克
    黨參 10 克
    枸杞 10 克
    薑片 20 克
    料酒 100 毫升
    鹽 適量
    步驟:
    1. 處理雞肉: 將土雞宰殺洗淨,去除內髒和雜質,斬塊備用。
    2. 焯水: 將雞塊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出瀝幹。
    3. 燉煮: 將雞塊、當歸、黃芪、黨參、枸杞和薑片放入砂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 23 小時。
    4. 調味: 加入料酒和鹽,繼續燉煮 30 分鍾,讓調料充分融入雞湯。
    5. 出鍋: 燉好的曹操雞,湯色金黃,雞肉鮮嫩,中藥香氣濃鬱。
    3. 肥西老母雞湯
    肥西老母雞湯是合肥肥西縣的傳統名菜,以當地特產的老母雞為主料。肥西老母雞因生長環境優越,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是滋補養生的佳品。肥西老母雞湯不僅在當地廣受歡迎,還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製作方法
    材料:
    老母雞 1 隻約 2 公斤)
    薑片 20 克
    料酒 100 毫升
    鹽 適量
    步驟:
    1. 處理雞肉: 將老母雞宰殺洗淨,去除內髒和雜質,斬塊備用。
    2. 焯水: 將雞塊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出瀝幹。
    3. 燉煮: 將雞塊和薑片放入砂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 34 小時。
    4. 調味: 加入料酒和鹽,繼續燉煮 30 分鍾,讓調料充分融入雞湯。
    5. 出鍋: 燉好的肥西老母雞湯,湯色乳白,雞肉酥爛,湯鮮味美。
    4. 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是合肥肥東縣吳山鎮的特色菜,相傳起源於清朝。吳山鎮因吳王闔閭而得名,吳山貢鵝也因此成為貢品。貢鵝選用當地肥美的白鵝,經過獨特的烹飪工藝,成為合肥的一道經典名菜。
    製作方法
    材料:
    白鵝 1 隻約 3 公斤)
    鹽 50 克
    五香粉 10 克
    料酒 100 毫升
    醬油 50 毫升
    冰糖 50 克
    八角 2 個
    桂皮 1 小塊
    薑片 20 克
    步驟:
    1. 醃製鵝肉: 將白鵝宰殺洗淨,去除內髒,用鹽、五香粉和料酒均勻塗抹鵝身,醃製 46 小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 焯水: 將鵝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出瀝幹。
    3. 燉煮: 將鵝、八角、桂皮、薑片和醬油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 23 小時。
    4. 調味: 加入冰糖,繼續燉煮 30 分鍾,讓鵝肉充分吸收調料的味道。
    5. 收汁: 打開鍋蓋,轉大火收汁,待湯汁濃稠後即可出鍋。
    6. 出鍋: 吳山貢鵝,鵝肉鮮嫩,湯汁濃鬱,回味無窮。
    5. 包公魚
    包公魚是合肥包河的特色菜,因與包拯的清廉形象相關而得名。包公魚選用包河特產的黑背鯽魚,魚肉骨酥肉爛,味道鮮美,是合肥人喜愛的家常菜。
    製作方法
    材料:
    黑背鯽魚 2 條約 500 克)
    薑片 20 克
    料酒 50 毫升
    醬油 50 毫升
    冰糖 20 克
    八角 1 個
    桂皮 1 小塊
    香蔥 適量
    步驟:
    1. 處理魚: 將鯽魚宰殺洗淨,去鱗去內髒,斬塊備用。
    2. 煎魚: 在鍋中加入適量油,燒熱後放入魚塊,煎至兩麵金黃。
    3. 燉煮: 加入薑片、料酒、醬油、冰糖、八角、桂皮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 30 分鍾。
    4. 調味: 加入鹽和香蔥,繼續燉煮 10 分鍾,讓調料充分融入魚肉。
    5. 出鍋: 包公魚,魚肉骨酥肉爛,味道鮮美。
    6. 三河米餃
    三河米餃是肥西縣三河古鎮的傳統名小吃,以秈米粉製成餃皮,包裹五花肉等餡料,炸製而成。三河米餃不僅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還吸引了眾多遊客前來品嚐。
    製作方法
    材料:
    秈米粉 500 克
    開水 300 毫升
    五花肉 200 克
    冬筍 50 克
    香菇 50 克
    薑末 10 克
    鹽 適量
    醬油 50 毫升
    料酒 50 毫升
    步驟:
    1. 製作餃皮: 將秈米粉放入盆中,加入開水,攪拌均勻,揉成光滑的麵團。
    2. 製作餡料: 將五花肉、冬筍和香菇切丁,加入薑末、鹽、醬油和料酒,攪拌均勻。
    3. 包製米餃: 將麵團分成小劑子,擀成薄片,包入餡料,捏成餃子形狀。
    4. 炸製: 在鍋中加入適量油,燒熱後放入米餃,炸至金黃色,撈出瀝油。
    5. 出鍋: 三河米餃,餃皮酥脆,餡料鮮美。
    7. 李鴻章大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是合肥的一道傳統名菜,相傳是李鴻章招待外國使節的宴席上,廚師將多種食材混合烹製而成。李鴻章大雜燴不僅味道醇香不膩,還體現了合肥飲食文化的包容性。
    製作方法
    材料:
    雞肉 200 克
    海參 50 克
    魚肚 50 克
    魷魚 50 克
    冬筍 50 克
    香菇 50 克
    薑片 20 克
    料酒 100 毫升
    鹽 適量
    醬油 50 毫升
    步驟:
    1. 處理食材: 將雞肉、海參、魚肚、魷魚、冬筍和香菇切塊備用。
    2. 焯水: 將雞肉、海參、魚肚和魷魚放入沸水中焯去血水,撈出瀝幹。
    3. 燉煮: 將所有食材放入砂鍋中,加入薑片、料酒、醬油和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燉煮 12 小時。
    4. 調味: 加入鹽,繼續燉煮 30 分鍾,讓調料充分融入食材。
    5. 出鍋: 李鴻章大雜燴,湯汁濃鬱,食材豐富,味道鮮美。
    合肥的美食文化源遠流長,每一道菜都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地理故事和獨特的製作工藝。無論是傳統的烤鴨、雞湯,還是獨特的米餃和雜燴,都是合肥飲食文化的瑰寶,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傳承。
    《老李小酒館:徽州味道傳奇》
    引子
    江南的秋,帶著些許涼意和淡淡的桂花香,氤氳在徽州古城的青石板路上。
    老李小酒館,就坐落在這古城一隅。酒館不大,卻因地道的徽菜和獨特的風味,吸引著南來北往的食客。
    老李,年過六旬,頭發花白,卻精神矍鑠。他生於徽州,長於徽州,對徽菜有著深厚的感情和獨到的理解。他常說:“徽菜,不僅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徽州文化的傳承。”
    第一章:徽菜之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清晨,老李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菜市場。他精挑細選著新鮮的食材,腦海中構思著今日的菜單。
    徽菜,講究就地取材,以鮮致勝。老李深知,隻有最新鮮的食材,才能烹製出最地道的徽州味道。
    “老板,這刀板香怎麽賣?”老李指著攤位上色澤紅潤的刀板香問道。
    刀板香,是徽州傳統名菜之一,選用肥瘦相間的豬肉,經過醃製、風幹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成菜色澤金黃,鹹香適中,肥而不膩,是老李酒館裏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
    “還是老規矩,給我來五斤。”老李爽快地付了錢,又繼續挑選其他食材。
    回到酒館,老李便開始忙碌起來。他先將刀板香切成薄片,整齊地碼放在青竹板上,再放入蒸鍋中蒸熟。
    蒸製過程中,刀板香的香氣逐漸彌漫開來,勾得人垂涎欲滴。
    “刀板香,講究的就是一個‘香’字。”老李一邊忙碌著,一邊自言自語道。
    蒸好的刀板香色澤更加誘人,老李將其端上桌,等待著食客們的光臨。
    第二章:食客雲集
    中午時分,酒館裏漸漸熱鬧起來。
    “老李,還是老樣子,刀板香、臭鱖魚,再來一壺黃山毛峰。”一位常客老張走進酒館,熟稔地和老李打著招呼。
    “好嘞,您稍等。”老李笑著應道。
    臭鱖魚,是徽菜的另一道經典名菜。相傳,徽州商人外出經商,常年在外,思念家鄉的美味,便將鱖魚醃製後托人捎帶。由於路途遙遠,鱖魚運到時已經發臭,但徽州人卻意外地發現,這種“臭”鱖魚別有一番風味,於是,臭鱖魚便流傳開來。
    老李烹製的臭鱖魚,外皮金黃酥脆,內裏魚肉潔白細嫩,臭中帶香,香中有臭,妙不可言。
    “老張,您這嘴可真刁啊,一來就點我最拿手的菜。”老李打趣道。
    “沒辦法,誰讓你這酒館的味道這麽正宗呢。”老張笑道。
    說話間,臭鱖魚和刀板香已經上桌。老張迫不及待地夾起一塊臭鱖魚送入口中,細細品味著。
    “嗯,不錯,這味道,夠地道!”老張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
    “臭鱖魚,關鍵在於醃製和火候。”老李解釋道,“醃製時間太短,魚肉不入味;時間太長,又會過鹹。火候也要掌握得當,才能做到外酥裏嫩。”
    “聽你這麽一說,我更覺得這臭鱖魚來之不易啊。”老張感慨道。
    “可不是嘛,做菜如做人,都要用心。”老李感慨良多。
    第三章:徽菜故事
    午後,酒館裏來了一對年輕的夫妻,帶著一個小男孩。
    “老板,有什麽推薦的菜嗎?”年輕男子問道。
    “推薦你們嚐嚐我們徽州的特色小吃——毛豆腐。”老李熱情地介紹道。
    毛豆腐,是徽州傳統小吃之一,因豆腐表麵長有一層白色絨毛而得名。毛豆腐的製作工藝十分講究,需要經過發酵、煎製等多道工序。
    老李將煎好的毛豆腐端上桌,金黃的豆腐上點綴著翠綠的蔥花,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小男孩好奇地看著毛豆腐,問道:“爺爺,這豆腐怎麽長毛了?”
    “這是毛豆腐,是徽州的一道特色小吃。”老李笑著解釋道,“豆腐發酵後會長出一層白色的絨毛,這絨毛可是有營養的呢。”
    小男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夾起一塊毛豆腐送入口中。
    “哇,好吃!”小男孩眼睛一亮,“爺爺,這豆腐好香啊!”
    “毛豆腐,外酥裏嫩,鹹香可口,是徽州人最愛的美食之一。”老李說道。
    “聽你這麽一說,我倒想起了小時候奶奶給我做的毛豆腐。”年輕女子說道,“那時候,奶奶總是把豆腐放在稻草上發酵,然後用菜籽油煎得金黃,再撒上一點辣椒醬,那味道,別提多香了。”
    “徽菜,不僅僅是一道道菜,更是一段段回憶,一種文化的傳承。”老李感慨道。
    第四章:徽菜傳承
    傍晚時分,酒館裏來了一位年長的食客。
    “老李,還記得我嗎?”老人問道。
    “當然記得,您是王教授嘛。”老李熱情地招呼道。
    王教授是徽州文化研究專家,對徽菜也有著深入的研究。
    “老李,你做的徽菜,是我吃過最正宗的。”王教授說道,“徽菜,作為徽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我們一代代傳承下去。”
    “沒錯,王教授。”老李點頭表示讚同,“徽菜,不僅僅是為了果腹,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品嚐到地道的徽州味道,了解徽州的文化。”
    “徽菜,就像是一幅畫卷,描繪著徽州的風土人情。”王教授說道,“無論是刀板香的鹹香,還是臭鱖魚的獨特風味,亦或是毛豆腐的細膩口感,都蘊含著徽州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徽菜,更像是一種情感的寄托。”老李說道,“每道菜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道菜都承載著徽州人的情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希望你能將徽菜發揚光大。”王教授鼓勵道。
    “我一定會的。”老李堅定地說道。
    第五章:徽菜創新
    夜幕降臨,酒館裏依然熱鬧非凡。
    “老李,今天有什麽新菜推薦嗎?”一位年輕的食客問道。
    “有啊,我最近研製了幾道新菜,你們可以試試。”老李說道。
    老李將新菜端上桌,分別是“香煎刀板香”和“麻辣臭鱖魚”。
    “香煎刀板香,是將刀板香煎至金黃,外酥裏嫩,口感更佳。”老李介紹道。
    “麻辣臭鱖魚,則是在傳統臭鱖魚的基礎上,加入了麻辣元素,麻辣鮮香,別有一番風味。”
    食客們紛紛品嚐著新菜,對老李的創新讚不絕口。
    “老李,你真是徽菜界的‘老頑童’啊。”一位食客打趣道。
    “徽菜也需要創新,隻有不斷創新,才能讓徽菜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老李說道。
    “沒錯,創新是發展的動力。”王教授說道,“徽菜要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飲食需求。”
    結尾
    夜深了,酒館裏的食客漸漸散去。
    老李坐在酒館門口,望著滿天星鬥,心中感慨萬千。
    徽菜,是徽州文化的瑰寶,是徽州人智慧的結晶。
    老李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他要用自己的雙手,將徽菜發揚光大,讓更多的人品嚐到地道的徽州味道。
    “老李,明天見!”王教授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明天見!”老李笑著揮了揮手。
    微風拂過,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仿佛在訴說著徽州的古老傳說。
    後記
    徽菜,作為中國八大菜係之一,以其獨特的風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無數食客。
    老李小酒館,就像是一個徽菜博物館,承載著徽州的曆史和文化。
    在這裏,你可以品嚐到最正宗的徽州味道,聆聽徽州的故事,感受徽州的文化。
    徽菜,不僅僅是一道道美味佳肴,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文化的傳承。
    讓我們一起,走進徽州,品味徽菜,感受徽州文化的魅力。
    徽菜特色菜製作方法
    刀板香
    材料:
    豬五花肉 500 克
    鹽 適量
    花椒 適量
    八角 適量
    桂皮 適量
    香葉 適量
    料酒 適量
    蔥薑 適量
    做法:
    1. 將豬五花肉洗淨,切成厚片,用鹽、花椒、八角、桂皮、香葉、料酒和蔥薑醃製 35 天。
    2. 將醃製好的肉取出,用清水衝洗幹淨,瀝幹水分。
    3. 將肉放入蒸鍋中蒸熟,取出後切成薄片。
    4. 將切好的肉片放在青竹板上,再放入蒸鍋中蒸 10 分鍾即可。
    臭鱖魚
    材料:
    鱖魚 1 條
    鹽 適量
    料酒 適量
    蔥薑 適量
    幹辣椒 適量
    花椒 適量
    醬油 適量
    白糖 適量
    香菜 適量
    做法:
    1. 將鱖魚宰殺幹淨,用鹽、料酒、蔥薑醃製 57 天,期間翻動幾次。
    2. 將醃製好的鱖魚取出,用清水衝洗幹淨,瀝幹水分。
    3. 熱鍋涼油,放入幹辣椒、花椒爆香。
    4. 加入鱖魚煎至兩麵金黃,加入醬油、白糖和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燜煮 15 分鍾。
    5. 撒上香菜即可
    毛豆腐製作方法
    材料:
    豆腐:500 克建議選擇嫩豆腐)
    鹽:適量
    酵母粉:適量約 1 克)
    油:適量用於煎製)
    辣椒醬:適量可選)
    步驟:
    1. 豆腐處理
    切塊 將豆腐切成 5 厘米見方的小塊,厚度約為 2 厘米。
    焯水 將豆腐塊放入沸水中焯燙 12 分鍾,去除豆腥味,然後撈出瀝幹水分。
    2. 發酵
    擺放 將焯好的豆腐塊放在竹筐或幹淨的容器中,豆腐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空氣流通。
    加鹽 在豆腐表麵均勻地撒上一層薄鹽,起到調味和防腐的作用。
    接種 將酵母粉用少量溫水化開,均勻地噴灑在豆腐表麵。酵母粉可以幫助豆腐表麵生長出白色的絨毛,這是毛豆腐的標誌性特征。
    發酵
    用保鮮膜或幹淨的紗布將容器蓋好,放置在溫暖、濕潤的地方進行發酵。
    發酵溫度:1525c為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發酵效果。
    發酵時間:25 天,具體時間根據溫度和濕度調整。發酵過程中,豆腐表麵會逐漸長出一層白色的絨毛,這層絨毛是由毛黴菌形成的,對人體無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3. 煎製
    清洗 發酵好的毛豆腐取出,用清水輕輕衝洗掉表麵的絨毛,瀝幹水分。
    煎製
    熱鍋涼油,油熱後放入毛豆腐塊,小火煎製。
    煎製過程中,要不時翻動豆腐塊,使其受熱均勻。
    煎至豆腐塊兩麵金黃,外皮酥脆,內部柔軟即可。
    4. 調味可選)
    裝盤 將煎好的毛豆腐盛出,撒上適量蔥花。
    搭配 根據個人口味,可以搭配辣椒醬食用,增添風味。
    小貼士:
    發酵時間 發酵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毛豆腐會過於酸澀,影響口感。
    煎製技巧 煎製毛豆腐時,油溫不宜過高,以免外焦裏生。
    食用方法 毛豆腐可以單獨食用,也可以搭配其他菜肴一起食用,例如:毛豆腐燒肉、毛豆腐燉豆腐等。
    毛豆腐的傳說
    毛豆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據說,明太祖朱元璋在攻打徽州時,糧草不濟,士兵們隻好將豆腐放在稻草上晾曬,以延長保存時間。幾天後,豆腐上長出了白色的絨毛,士兵們舍不得扔掉,便將毛豆腐煎熟食用。沒想到,這種毛豆腐味道鮮美,士兵們讚不絕口。後來,朱元璋當了皇帝,還念念不忘毛豆腐的美味,將其列為宮廷禦膳。
    毛豆腐的營養價值
    蛋白質豐富 毛豆腐富含植物蛋白,是素食者補充蛋白質的良好來源。
    易於消化 發酵後的毛豆腐,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保健功效 毛豆腐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例如:
    促進消化
    增強免疫力
    降低膽固醇
    毛豆腐的食用方法
    毛豆腐是一種風味獨特的食材,可以采用多種烹飪方法進行烹製。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毛豆腐吃法:
    煎毛豆腐 這是最常見的做法,外皮酥脆,內裏柔軟,蘸上辣椒醬,風味更佳。
    炸毛豆腐 將毛豆腐裹上澱粉或麵包糠,油炸至金黃,外酥裏嫩,香脆可口。
    烤毛豆腐 將毛豆腐放在烤箱中烤製,烤至表麵金黃,撒上孜然粉、辣椒粉等調料,風味獨特。
    燉毛豆腐 將毛豆腐與肉類、蔬菜等一起燉煮,湯汁濃鬱,營養豐富。
    毛豆腐是徽州地區的一道傳統美食,其獨特的風味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希望你能嚐試製作毛豆腐,感受這道傳統美食的魅力。
    喜歡老李小酒館請大家收藏:()老李小酒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