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爐慢煨牛雜煲
字數:2341 加入書籤
《瓦簷炊煙錄》
老李小酒館·市井食誌
簷角青苔浸著十年油煙氣,褪色的酒旗在穿堂風裏翻卷。四張榫卯鬆動的八仙桌,盛著南街北巷的家長裏短。灶台鐵鍋磕出三處補丁,燉煮著芸芸眾生的酸甜苦辣。
鎮店三絕
1
黃酒廠下腳料醃透蜂窩肚,柴炭煨足六個時辰。開蓋時撒把青蒜苗,牛腸裹著琥珀凍,牛肺吸飽醬汁,蜂窩肚嚼勁似老賬房撥算盤的脆響。2 生煎獅子頭 精選本地黑毛豬前腿肉,三分肥七分瘦,手工剁成肉糜,加入蔥薑水、雞蛋、澱粉等調料,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團成拳頭大小的肉丸,放入平底鍋中,小火慢煎至兩麵金黃。再加入適量的醬油、白糖、料酒和清水,蓋上鍋蓋,燜煮十分鍾,讓肉丸充分吸收湯汁的味道。出鍋前撒上蔥花和芝麻,香氣撲鼻,外酥裏嫩,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
3 桂花糖藕 選用新鮮的蓮藕,去皮洗淨後,在藕節處切開一小段作為蓋子。將糯米洗淨後浸泡兩小時,然後灌入藕孔中,用筷子搗實。蓋上藕蓋,用牙簽固定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冰糖、紅棗和桂花,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燉兩小時,直到蓮藕變得軟糯香甜。取出放涼後切片裝盤,淋上一層桂花糖漿,晶瑩剔透,甜而不膩,帶著淡淡的桂花香。
老李站在灶台前,看著這一道道招牌美食,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這些美食不僅是他的心血,更是小鎮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 西巷棺材鋪趙伯每日必點:“比壽材裏的柏木香還勾魂。”
2 鐵鍋?鯽魚貼餅子
護城河現捕鯽魚兩麵煎出虎皮紋,澆上醬園三十年陳醬。玉米麵拍在鍋沿,焦底浸著魚湯鮮。餅邊酥脆如春蠶食桑聲,芯子綿軟似新彈棉被。
? 東市魚販老周帶客嚐鮮:“這魚比我秤杆還活泛!”
3 五更豆花腦
醜時磨豆,卯時點鹵。豆腥氣被薑末辣子殺得幹淨,澆頭是油渣碎與醃芥菜絲。粗瓷碗盛著晃悠悠的月光白,筷子一戳,顫巍巍映出簷角初陽。
? 趕早集的菜販們圍著喝:“比媳婦被窩還暖乎。”
巷弄滋味
煤爐烤苕皮
紅苕粉攤成油紙薄,刷菜籽油架在蜂窩煤上烘烤。焦斑似水墨暈染,裹酸蘿卜粒、折耳根碎,卷起時脆響如踩碎深秋枯葉。
油渣炒白菜幫
肉鋪剃下的網油煉出脂渣,白菜取最外層老葉手撕成條。猛火逼出菜幫甜味,鍋氣裹著油渣香竄進隔壁裁縫鋪,驚落王嬸手裏的繡花針。
糟鹵鴨四件
夜市收攤的鴨翅鴨掌,在酒糟裏醃浸整夜。啃骨嗦髓時,舌尖掠過微醺的糟香,配燒酒吞下,喉頭滾過三更梆子聲。
酒缸春秋
老酒蟲三件套
? 土陶罐散酒高粱釀,回甘帶鐵腥氣)
? 醃脆椒拚盤二荊條塞酒釀,辣得人眼眶發潮)
? 鹽水毛豆連莢煮,指甲縫裏藏鹹鮮)
申時三刻
修鞋匠卸了掌釘的鐵砧,棺材匠擱下刨木的推子。南貨店老板娘挎著掉漆的鋁飯盒,裝走半斤鹵煮火燒。穿校服的半大小子偷抿口燒酒,嗆出眼淚混著青春痘的紅。
戌時煙火
煤爐騰起的青煙纏住晚歸人的褲腳,油爆花椒的香氣撞碎夫妻拌嘴聲。酒客用筷頭蘸酒在桌麵畫符:菜販畫秤星,瓦匠畫房梁,鰥夫畫亡妻的眉眼。
灶頭記:
小館沒有山珍海錯,隻有鐵鍋熬煮的市井真味。蜂窩肚嚼著嚼著成了歲月繭,豆花碗映著映著老了少年頭。酒旗在暮色裏招搖,像極了芸芸眾生揮動的手——招來三斤塵世暖,賒得二兩忘憂愁。
喜歡老李小酒館請大家收藏:()老李小酒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