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冰消雪融,理念初諧
字數:4665 加入書籤
黑衣老者憑空出現,強大的威壓讓眾人呼吸一滯。
祭品?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原本緊張的氣氛更加凝重。
孫子卻臨危不亂,他將手中的竹簡緊握,目光堅定地直視老者:“前輩,我等並非有意冒犯,隻是想尋求離開此地的辦法。”
老者冷笑一聲:“離開?這裏便是爾等的歸宿!”說罷,他手中黑芒湧動,一股強大的力量直逼孫子而來。
千鈞一發之際,昭陽如月擋在孫子身前,她祭出一道護盾,堪堪抵擋住老者的攻擊,但自身也受到反噬,嘴角溢出一絲鮮血。
“如月!”孫子扶住她,眼中閃過一絲心疼,隨即轉頭看向老者,語氣冰冷:“既然前輩不願放我們離開,那就得罪了!”他深吸一口氣,調動體內全部的“靈聞”之力,周圍的一切在他眼中變得清晰無比,老者的力量流動軌跡也盡收眼底。
孫子迅速做出反應,他身形一閃,躲過老者的攻擊,同時將“靈聞”之力灌注於手中的竹簡,竹簡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形成一道屏障,將老者困在其中。
“雕蟲小技!”老者不屑地冷哼一聲,試圖突破屏障,卻發現這屏障堅不可摧。
他這才意識到眼前這個年輕人並非等閑之輩。
“前輩,我無意與你為敵,隻要你放我們離開,我立刻撤去屏障。”孫子沉聲道。
老者沉默片刻,最終還是妥協了:“好,我可以放你們離開,但你們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什麽條件?”
“幫我找到我的傳人。”
孫子答應了老者的條件,老者撤去力量,屏障也隨之消失。
老者將一塊玉佩交給孫子:“找到我的傳人,將玉佩交給他。”說罷,老者身影逐漸消散,隻留下空蕩蕩的石台。
眾人終於逃離了禁地,回到了之前的密室。
劫後餘生的喜悅還未散去,新的難題又擺在了眾人麵前:老者的傳人究竟是誰?
密室中,學者們圍坐在一起,氣氛凝重。
老子和孔子依舊互不相讓,各自堅持己見。
孫子站在中間,眉頭緊鎖,不知該如何化解這僵局。
文化複興計劃的推行,迫切需要百家學派的共同努力,可眼下的局麵,卻讓他感到無比棘手。
孫子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兩位前輩,在下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孫子巧妙地引出老子和孔子理念中的共通之處,並以生動的例子加以闡述,讓原本劍拔弩張的氛圍逐漸緩和下來。
眾人聽得入神,眼中閃爍著思考的光芒。
就連一向固執的孔子,也不禁微微點頭,似乎對孫子的觀點有所觸動。
“孔夫子,道家講究‘道法自然’,而儒家倡導‘仁義禮智信’,看似不同,實則殊途同歸……”孫子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試想,若無‘道’的滋養,‘仁義禮智信’又從何談起?若無‘仁義禮智信’的規範,‘道’又如何體現於世間?”
“此言……”孔子捋著胡須,沉吟片刻,“倒也並非全無道理。”
老子微微一笑,捋著胡須說道:“孫子此言,深得我心啊……” 他看向孔子,“孔丘兄,你看……”
孔子眉頭緊皺,似乎還在猶豫。
突然,他猛地抬頭,目光如炬:“即便如此,儒家也應當……”
孔子重重地放下茶盞,“即便如此,儒家也應當執掌複興之牛耳!我儒家乃治世之學,唯有我儒家方能引導世人走向正道!”
孫子早料到孔子不會輕易妥協,他平靜地拱手道:“孔夫子德高望重,儒家學說自然至關重要。隻是,如今我等身處百家爭鳴之地,若隻尊一家之言,豈非辜負了這‘百家爭鳴’之名?更何況……”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意味深長,“若百家不能齊心協力,這文化複興之大業,又談何容易?”
此言一出,在座眾人皆是一愣。
就連一向淡然的莊子也挑了挑眉,饒有興致地看向孫子。
孔子捋著胡須,目光閃爍,顯然是被孫子的話觸動了。
他環視四周,看著那些或讚同、或沉思、或反對的目光,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波瀾。
他明白孫子的意思,若不能團結各家學派,單憑儒家一派之力,想要在這危機四伏之地完成文化複興,無異於癡人說夢。
“孔夫子,一家獨大,看似風光無限,實則危機重重。唯有百家齊放,方能長盛不衰。”孫子繼續說道,“百家爭鳴之地,本就應是百花齊放之所。若一家獨大,豈非違背了此地的初衷?”
孔子沉默了。
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長久以來形成的觀念讓他難以輕易放下心中的執念。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儒家經典中的種種教誨,又想起如今百家爭鳴之地的混亂局麵,心中不禁矛盾重重。
“若百家不能和睦相處,這複興大業……”孫子見孔子有所動搖,趁熱打鐵道,“隻怕會淪為一場空談。”
“孫子此言差矣!”一直沉默不語的孟子突然開口,“儒家乃王道之學,豈能與其他學派相提並論?複興大業,自然應當以儒家為主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子看向孟子,正要開口反駁,卻聽老子哈哈大笑起來:“孟子此言,未免太過武斷!道家清淨無為,亦可教化世人!這複興大業,為何不能由道家執掌?”
眼看著兩人又要爭執起來,孫子連忙打圓場:“兩位前輩,且聽在下……”
“慢著!”孔子突然睜開眼睛,目光炯炯地看向孫子,“孫子,你究竟想說什麽?”
昭陽如月站在孫子身旁,美眸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溫柔的目光仿佛在說:我相信你。
孫子感受到這股支持的力量,心中更加堅定。
“孔夫子,晚生以為,百家學說並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互補互益,共同構築文化複興的基石。”孫子語氣沉穩,不卑不亢,“道家之‘無為’,可為儒家之‘有為’提供根基;儒家之‘仁義’,可使道家之‘無為’不至於流於空泛。兩者相輔相成,方能成就盛世。”
老子捋須微笑,讚許地點了點頭:“孫子所言極是。孔丘兄,你我兩家何必執著於門戶之見?不如攜手共進,豈不美哉?”
孔子沉吟片刻,目光閃爍不定。
他心中那份固執仍在作祟,但孫子和老子的肺腑之言,也讓他開始反思。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緩緩說道:“老夫並非頑固不化之人。隻是……”
“隻是孔夫子心中尚有顧慮。”孫子接過話頭,語氣平和,“但晚生相信,以孔夫子的智慧,定能明辨是非,做出正確的選擇。”
孔子眉頭緊鎖,似乎在進行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
他環視眾人,看到他們期盼的目光,心中那份執念逐漸消散。
他緩緩吐出一口氣,語氣中帶著一絲釋然:“也罷,老夫便姑且信你一次。”
眾人聞言,皆是麵露喜色。
孫子心中懸著的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他拱手道:“多謝孔夫子成全。”
就在眾人以為此事就此塵埃落定之時,孔子卻又話鋒一轉:“不過,老夫還有一個條件。”
眾人心中一緊,目光齊刷刷地看向孔子。
孫子心中也咯噔一下,暗道:莫非還有什麽變故?
孔子目光炯炯地盯著孫子,緩緩說道:“這文化複興的領袖,必須由老夫擔任。”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一驚。
孫子眉頭微皺,正要開口,卻見一張巨大的資源分配圖擺在了桌上,墨子一臉嚴肅……
喜歡春秋大夢之白日做夢請大家收藏:()春秋大夢之白日做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