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英女之名,正位其間
字數:3342 加入書籤
孟子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盞嗡嗡作響。
“孫武子,你莫非要將這婦人,也納入文化複興的正統之中?”他雙臂抱在胸前,濃眉緊鎖,目光如炬,直逼孫子和昭陽如月。
一股無形的壓力,瞬間彌漫開來。
昭陽如月黛眉微蹙,卻並未退縮,迎著孟子的目光,神色平靜。
孫子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然後轉向孟子,朗聲道:“先生此言差矣。如月並非婦人,而是吾之同袍,更是文化複興不可或缺的助力。”
“助力?”孟子冷哼一聲,眼中滿是不屑,“女子本職,相夫教子,豈能幹預這等大事?莫非我百家經典,要由婦人來評判高低?”
孫子不慌不忙,氣定神閑地答道:“先生之言,未免太過偏頗。如月姑娘於詩書典籍,亦是頗有研究,其細心謹慎,更勝須眉。自吾等開啟複興大業以來,如月姑娘整理的資料文獻,汗牛充棟,功不可沒。難道先生認為,這等貢獻,還不足以證明她的價值?”
他說著,從袖中取出一疊厚厚的竹簡,正是昭陽如月整理編撰的諸子百家資料匯編。
竹簡上,密密麻麻的小字,工整清晰,可見其用心之深。
孫子將竹簡遞到孟子麵前,“先生不妨一觀。”
孟子遲疑片刻,還是接過了竹簡。
他一目十行地翻閱著,神情漸漸由輕蔑轉為凝重。
這匯編,條理清晰,詳略得當,遠超他預料。
就連一些他都未曾留意的細節,也被昭陽如月整理了出來。
良久,孟子放下竹簡,臉色有些複雜。
他不得不承認,這份匯編的價值,確實不容小覷。
然而,要他接受一個女子參與文化複興,依舊難以釋懷。
他沉聲道:“縱然她有些許功勞,但也隻是些瑣碎之事,不足為道……” 他的話還未說完,孫子卻突然打斷了他,“先生,瑣碎之事,方顯大智。如月……”
孫子不等孟子說完,便打斷道:“先生,瑣碎之事,方顯大智。如月姑娘所做的,正是將這瑣碎之事做到極致,這難道不是一種大智?”他頓了頓,目光炯炯地注視著孟子,“先生可知,上古時期,便有女史記載曆史,傳承文化。難道先生認為,她們的貢獻,也微不足道嗎?”
孟子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他撚著胡須,眼神閃爍。
上古女史之事,他自然知曉,隻是不願承認罷了。
他輕咳一聲,試圖轉移話題:“縱使如此,也非正統……”
孫子卻步步緊逼,不依不饒:“何為正統?難道隻有男子才能執掌文化,女子便隻能淪為附屬?先生之言,未免太過迂腐!文化傳承,不分男女,隻論貢獻。如月姑娘的付出,有目共睹,難道先生還要將她拒之門外嗎?”
孟子被孫子逼問得啞口無言,他有些不悅地瞪了孫子一眼,又看了看一旁靜立的昭陽如月。
昭陽如月神色淡然,眼眸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此時,一直沉默的老子開口道:“孟子兄,何必執著於男女之別?道法自然,萬物皆有其用。如月姑娘既有此才華,何不讓她一展所長?”
孔子也附和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如月姑娘於文獻整理,確有功勞,我等當虛心學習才是。”
墨子更是直接說道:“孟子兄,如今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何必拘泥於這些細枝末節?如月姑娘的才能,對複興大業,大有裨益。”
莊子則是一臉玩味的笑容,看著孟子,慢悠悠地說道:“孟子兄,你這是在害怕嗎?害怕一個女子,比你更懂文化?”
列子也難得開口,輕聲說道:“世間萬物,皆有其道,女子亦可通達大道……”
孟子被眾人圍攻,臉色愈發難看。
他張了張嘴,想要反駁,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他看了看孫子,又看了看昭陽如月,最終,他重重地歎了口氣,說道:“罷了,罷了,老夫今日,便不再多言……”
他話還沒說完,一直沉默的昭陽如月突然開口了,“諸位先生……”
昭陽如月微微欠身,清澈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諸位先生,如月謝過諸位先生的認可。如月並非貪圖名位,隻願為文化複興盡綿薄之力。”她眼波流轉,望向孫子,眸中柔情似水,卻又帶著一絲堅定,“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如月一介女子,自當謹守本分。然,文化傳承,人人有責。如月雖不才,亦願效仿先賢,為後世留下些許痕跡。”
孫子看著她,眼中滿是愛意與讚賞。
他深知昭陽如月的才華與抱負,如今她能如此從容應對,更讓他為之驕傲。
他輕輕握住她的手,給予她無聲的支持。
孫子轉向孟子,語氣誠懇:“先生,如月之才,不容忽視。我有一提議,不知先生可願采納?”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不如讓如月負責女子文化教育的部分,如此一來,既不違禮法,又能發揮她的才能,豈不兩全其美?”
孟子捋著胡須,陷入了沉思。
他並非頑固不化之人,隻是恪守禮法,不願輕易打破傳統。
如今孫子提出這個折中方案,讓他有些動搖。
女子文化教育,本就缺失,若由昭陽如月負責,或許真能開創一番新局麵。
他看了看孫子,又看了看昭陽如月,良久,才緩緩開口:“此事……容老夫再思量思量……”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一名弟子匆匆跑進來,神色慌張,“先生,不好了!在古老典籍的藏匿地……”他話未說完,便被殿內肅穆的氣氛震懾住了,聲音戛然而止。
喜歡春秋大夢之白日做夢請大家收藏:()春秋大夢之白日做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