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文化複興的方向
字數:4397 加入書籤
晨曦透過殿堂的窗欞灑入,照亮了地麵上散落的竹簡碎片。
學者們坐在席上,氣氛凝重。
昨日的破壞事件,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激起層層漣漪。
“豈有此理!究竟是何人如此大膽,竟敢毀壞聖賢典籍!”孟子怒不可遏,須發皆張。
孔子則麵色沉重,手指輕輕撫摸著殘破的石碑,眼中滿是痛惜。
他緩緩開口:“此等惡行,令人發指!我儒家經典,乃治國安邦之根本,豈容宵小之輩肆意踐踏!”
“依我看,此事定是吳起所為!”墨子憤然起身,“他意圖阻撓文化複興,其心可誅!”
“哎,”老子捋了捋胡須,神情淡然,“毀壞典籍,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真正的文化傳承,在於人心,而非刻在石頭上的文字。”
莊子則搖著羽扇,嘴角帶著一絲玩味的笑意:“或許,這正是一個契機,讓我們反思,如何才能更好地傳承文化。”
各家學者議論紛紛,殿堂內的氣氛愈發緊張。
傳統派堅持以經典為核心,認為文化複興的關鍵在於維護傳統的權威;而創新派則主張與時俱進,認為應該打破舊有的框架,開創新的局麵。
雙方爭執不下,互不相讓。
孫子靜靜地聽著,眼中閃爍著睿智的光芒。
他深知,文化複興並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各家學派共同努力。
而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調和各方矛盾,找到一個共同的方向。
他緩緩起身,環視眾人,沉聲道:“諸位,今日之事,的確令人痛心。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氣餒,更不能互相指責。文化複興,需要的是團結,而非分裂。”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我認為,文化的傳承,既要尊重傳統,也要勇於創新。我們應該取各家之長,補各家之短,共同構建一個更加繁榮的文化盛世。”
孫子條分縷析地闡述著自己的觀點,他將各家學說的精髓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一個兼具傳統與創新的文化複興框架。
他的話語如春風化雨,逐漸平息了學者們心中的怒火,也讓眾人看到了希望。
殿堂內的氣氛漸漸緩和下來,學者們開始認真思考孫子的提議。
然而,就在此時,孔子緩緩開口:“孫子將軍此言差矣……”
孔子捋著胡須,緩緩說道:“孫子將軍此言差矣。文化複興,首重經典。我儒家經典,乃聖賢智慧之結晶,治國安邦之根本。舍本逐末,談何複興?”
莊子搖著羽扇,不以為然地笑道:“孔夫子此言,未免太過刻板。時代在變,文化亦需與時俱進。墨守成規,隻會故步自封,如何能有發展?”
“道法自然,”老子閉目養神,緩緩說道,“傳統與創新,如同陰陽兩麵,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孔子和莊子還想再辯,孫子卻抬手示意眾人安靜。
他走到殿堂中央,拿起一塊殘破的竹簡,高聲道:“諸位,這塊竹簡,記錄的是古代的禮儀。它代表著傳統,也承載著曆史。但如今,它破碎了。我們該如何對待它?”
他環視眾人,目光炯炯:“是將它重新拚湊起來,恢複原樣?還是汲取它的精華,創造新的文化?”
眾人沉默不語,都在思考孫子的問題。
孫子繼續說道:“老夫以為,我們既要尊重傳統,也要勇於創新。正如老子先生所言,道法自然。傳統是根基,創新是枝葉。隻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孔子身上:“孔夫子,儒家經典固然重要,但時代在變,我們也需要新的思想,新的文化來引領時代的發展。”
他又看向莊子:“莊子先生,創新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完全拋棄傳統。傳統是我們的根,是我們文化的靈魂。”
孫子的話,如醍醐灌頂,讓眾人茅塞頓開。
他們開始意識到,傳統與創新並非對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孫將軍所言極是!”墨子率先表示讚同,“我們應該取長補短,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其他學者也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孫子的觀點。
孔子和莊子對視一眼,也不再堅持己見。
孔子微微頷首:“孫將軍之言,老夫受教了。”
莊子則笑道:“看來,老夫也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了。”
殿堂內的氣氛,變得輕鬆和諧起來。
各家學者開始熱烈地討論,如何將傳統與創新結合起來,推動文化複興。
孫子看著這一幕,心中充滿了欣慰。
他知道,文化複興之路,雖然漫長而艱辛,但隻要大家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夠成功。
他走到窗邊,望著遠處的天空,心中默默地念著:“文途向明,齊心共進……”
突然,一隻柔軟的手輕輕地搭在了他的肩上……
昭陽如月柔荑輕搭在孫子肩頭,溫軟的觸感瞬間傳遍全身。
她微微側首,吐氣如蘭,在孫子耳畔低語:“夫君運籌帷幄,決勝千裏,妾身好生欽佩。” 孫子側目,撞進她那雙滿含柔情與愛慕的眸子裏,心中一暖,反手握住她的手,十指相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孟子捋著胡須,眉頭緊鎖,在殿中來回踱步。
孫子提出的框架,在他心中掀起陣陣波瀾。
儒家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一時難以轉變,卻又不得不承認孫子所言確有道理。
最終,他長歎一聲,走到孫子麵前,拱手道:“孫將軍高瞻遠矚,孟子受教了。”
眼見各家學派逐漸達成共識,殿內的氣氛也輕鬆起來。
孔子撫須微笑,捋著胡須道:“看來,老夫也需與時俱進才是。”莊子搖著羽扇,朗聲笑道:“百家爭鳴,本就該如此精彩紛呈。”墨子更是興奮地提議:“既已定下大方向,不如即刻開始著手實施!”
正當眾人準備商議具體實施方案時,殿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一名士兵慌慌張張地跑進來,跪倒在地,高聲稟報道:“報!吳起率大軍逼近城池!”
此言一出,殿內氣氛驟然凝固,眾人臉色皆變。
孫子眉頭緊鎖,心中暗道:看來這文化複興之路,注定不會一帆風順。
他沉聲問道:“吳起有多少兵馬?”
士兵顫抖著聲音回答:“回稟將軍,不下五萬!”
五萬大軍壓境,形勢危急。
孫子深知,文化複興固然重要,但當務之急是抵禦外敵。
他果斷下令:“傳令下去,全軍戒備,準備迎戰!”
說罷,他轉身看向眾人,沉聲道:“諸位,文化複興之事,暫且擱置。如今外敵入侵,我等需同心協力,共禦外侮!” 說罷,大步流星走出殿外,昭陽如月緊隨其後。
孔子等人也紛紛起身,神情凝重地跟了出去。
夜幕降臨,孫子站在城樓上,眺望著遠方閃爍的火光,那是吳起大軍紮營的景象。
他手中拿著的,卻不是兵書戰策,而是一份資源清單和人員安排表……
喜歡春秋大夢之白日做夢請大家收藏:()春秋大夢之白日做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