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
字數:6199 加入書籤
一條巷子裏,李青峰落後半步跟在鄭平老夫子的身後,送老師回私塾。
鄭平道:“這顧公子非常人啊,青峰你是如何與他結識的?”
“學生跟他…….後麵省略若幹字)”
李青峰也沒有什麽可隱瞞的,把和顧尋陽在小麵館偶然結識的點點滴滴都說了。
但卻沒敢說出是顧尋陽讓自己請鄭老夫子上街的事,到了現在他當然也知道自己和老師是被顧尋陽當槍使了。
鄭平微微點頭,心裏想著這也是一種緣分。
於是開口道:“這位顧公子看似放蕩不羈,但胸有韜略,做事雖然略有出格,但是他說的那些話為師覺得挺有道理,這孩子不是池中之物呀,你可繼續與他交好,他日或許能隨著他乘風而起。”
為了這弟子的前途,鄭平也算是盡心盡力了,若不是為了李青峰的前途,按他的性格,是不可能說出這樣的話的。
他不知道就因為這一番話,讓李青峰後來徹底翻身,跨越了階層。
..............
同一時間,明月樓。
三樓那個小客廳,洛扶搖和李清歡都在,香菱自然也在邊上伺候。
三人都在靜靜的聽著手下一位姑娘的匯報。
下首一位妙齡少女名叫秋月,正在敘說著顧尋陽賣詩之事,隻是敘說,並沒有添加任何自己的評論和看法,她受過嚴格的訓練,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
洛扶搖輕輕的念起了那首詩。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麵桃花相映紅,人麵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繼而又回頭看著李清歡,“李媽媽覺得這詩如何?”
“千古名詩。”
李清歡也不廢話。
“可值一百兩銀子?”
洛扶搖又以開玩笑的口吻問道。
李清歡輕輕一笑道:“千古名詩千金不賣,但其實顧公子也並沒有賣。”
聞言香菱奇怪的問:“可是顧公子明明是賣了一百兩銀子呀?”
李清歡沒有說話,微笑著看洛扶搖。
“李媽媽的意思是,名詩最重要的自然是名,整首詩乃顧公子當眾所寫,不管他送給了誰或者賣給了誰又或者說為了誰寫,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顧公子所寫。
哪怕千年之後,人們都知道此詩乃是顧公子所寫,那麽賣與不賣又有什麽區別?這顧公子那可是聰明得很啊,把自己的名打出來了,還順帶賺了一百兩銀子。”
洛扶搖耐心的解釋,不知道的還以為她在誇自己的情郎,臉上洋溢的全是欣賞。
說罷,朝秋月揮了揮手,秋月心領神會默默退出客廳。
香菱想了想又問道:“那這顧公子豈不是坑了那位公子的一百兩銀子?”
洛扶搖這次沒有回答,她自顧自的走到桌子旁,拿起筆,準備將這首詩寫下來,於是香菱隻好看向李清歡。
李清歡隻好解釋道:“也不是,你想想十年百年之後人們在談論這首詩的誕生之時,又怎麽會忘記這安平縣賣詩的典故?
其實不用那麽久,這首詩就會傳遍大夏國,甚至玄月國,那位公子也即將名傳天下。”
對呀,我怎麽沒想到呢?香菱暗暗對自己說。
卻聽洛扶搖把話接了下去。
“不隻是如此,這詩多半會被收進大夏文淵閣,文淵閣收錄的可不隻是詩,還會詳細的記錄和詩相關的典故,從此以後,天下的讀書人但凡要寫桃花,恐怕都繞不過這首詩了,也繞不過這始作俑者買賣詩詞的兩位公子。”
...............
也是同一時間,安平縣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談論顧尋陽,談論這首詩,談論那位買詩的公子。
那位買詩的‘公子’正和李小蝶在沐浴。
事後,歐陽若水就再沒有了閑逛的心情,直接帶著李小蝶到了縣令李元慶府上。
李元慶自然是暗中派人跟著歐陽若水的。
這位靈州刺史的小寶貝要是在安平縣出了什麽事,可沒法跟自己的好友交代,所以他自然也知道了東大街的賣詩事件。
今日也恰好沒有公務,楊元慶早早的就回到了府上。
歐陽若水到了縣令府自然又是一番寒暄。
楊元慶已四十歲出頭,一生清貧,府上除了自己的老伴王夫人之外就隻有一個老管家和兩個丫鬟,唯一的兒子楊林現在是軍中一名校尉,常年都不在家。
歐陽若水拜見叔母之後拉著李小蝶一起自去沐浴更衣,二人名為主仆,實是情同姐妹,那真正的‘貼身’護衛。
一路風塵趕到安平縣,就到處閑逛直到遇到顧尋陽,現在那是一身不舒服。
楊元慶叫丫鬟去準備飯菜,然後就和夫人一起在客廳喝茶,等待著歐陽若水。
.............
沒有等太久,歐陽若水換上了女裝,便和李小蝶回到了客廳。
自小和李元慶夫婦就熟悉,倒也沒有再說太多的客套話,相互就攀談了起來。
楊元慶嗬嗬一笑道:“若水,我這安平縣如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歐陽若水道:“見麵更勝聞名,比傳說中更好,在若水去過的縣城當中,安平縣當屬第一。”
歐陽若水這倒不是信口雌黃故意吹捧,就憑安平縣幾萬人竟看不到一個乞丐,就這一點就不是周邊那些郡縣能比得了的。
而且歐陽若水還問了一些普通百姓,知道這安平縣甚至連地痞流氓都很少見,這就很厲害了。
在這靈州之內,你要說富裕,什麽地方都不可能富裕到哪裏去,能讓百姓有飯吃還不受地痞流氓和那些豪紳地主的隨意壓榨就已經是了不得的功績了。
楊元慶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幾句誇讚自然受得,依然麵色平淡。
“至大戰以後,生靈塗炭,無數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老夫不忍,於是拒絕了你父親對我進京為官的建議,安心在這靈州庇護一方百姓,隻恨能力所限也隻能走到這一步了。”
歐陽若水自然也是聽父親說過,如今親身來到這安平縣,感觸頗深,“叔父高義,若水敬佩。”
楊元慶哈哈一笑,擺擺手道:“不說這些了,你這次來安平縣你父親可有什麽交代。”
歐陽若水緩緩的道:“倒也沒有什麽,叔父想必也知道若水雖是個女兒身卻是待不住的性格,這次來到安平縣,一是幾年沒見叔父和叔母該來看看,二是想看看這名聲在外的安平縣到底有何不同,第三嘛,靈州現在百廢待興,需要很多人才,若水也想給父親分擔一些壓力盡盡孝心,看看能不能遇上一些可用之人。”
楊元慶露出讚賞之色,“歐陽兄生了個好女兒啊,那你想怎麽做?叔父這裏會全力配合。”
“叔父別取笑若水了,可有什麽建議嘛。”
歐陽若水其實也沒有太多的辦法,也是想來碰運氣罷了,民間確實有一些有本事的人,但不多,真有那個能力的話也早已經進入仕途。
楊元慶道:“這可難到我了,說實話,這麽些年考慮的都是如何讓治下百姓吃飽穿暖,而一縣的編製也要不了太多人,還真沒想過這些問題。”
歐陽若水:“那還是像清河縣一樣吧,舉辦個文會,碰碰運氣。對了,叔父可
知道顧尋陽?”
聊起人才歐陽若水不可避免的就想到了那個賣詩翩翩少年。
楊元慶一臉笑意的看著歐陽若水開口說道:“之前不知道,現在知道了,當街賣詩可不是哪個讀書人都敢做的。”
歐陽若水明白李元慶肯定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始末,頓時覺得有些尷尬正準備說點什麽緩解一下。
卻聽一直陪在一旁的王夫人好奇的問道:“什麽當街賣詩。”
歐陽若水一看肯定是避不過了,隻得簡單的把整個事件敘說了一遍。
王夫人嘖嘖稱奇。
楊元慶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詩寫得很好,但詩詞畢竟隻是詩詞,反倒是這少年和鄭老夫子的那一番對話,真是振聾發聵。
特別是那一句‘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得活得多麽通透的人才能說得出來,這得是多大的胸懷才能說得出來。
時運不濟則獨善其身,不怨天尤人,有了能力以後也不懷恨曾經的時運不濟,依然選擇兼濟天下。
還有那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深合老夫的胃口,要做好事那得先做好人,如果背後沒有高人指點,這都是他的肺腑之言的話,那這不就是一位大才嘛,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這不正是你要找的人嘛?”
歐陽若水之前被顧尋陽一番輕薄,氣昏了頭,現在經楊元慶這麽一說,想想還真是。
麵對老夫子的指責他不退縮不發怒,一番辯駁有理有據,氣度不凡。
現在想來不由得心下又佩服了幾分。
“那叔父的意思是若水該招攬下這少年?”
楊元慶略一沉吟,“那倒也不用這麽急,多關注一下即可,他畢竟年紀尚幼,雖有些才學,但讓他自己沉澱一番或許更好,屆時在打磨幾年必然能夠獨當一麵。文會你可繼續去辦,地方和所用財物花銷等等,叔父自會為你操持。”
楊元慶估計買了詩後歐陽若水現在是沒有什麽錢了,好在舉辦一個文會其實也花不了幾個錢。
楊元慶善解人意的這番話,讓歐陽若水心裏暖暖的,她心思玲瓏,投桃報李自然也是懂的。
“謝謝叔父,若水看安平縣衙多年不修已略顯破舊,這次回去自會向父親建議,從刺史府撥出款項把縣衙修繕一番。”
“讓你費心了。”
楊元慶也不拒絕,他知道這可不隻是歐陽若水的感謝,同時也能彰顯靈州府對轄區內郡縣的賞罰分明。
自古都有官不修衙的說法,主要是為了彰顯在任官員的清廉,衙門要修繕,大多都是上一級出資的,算是一種肯定和褒獎。
當然,如果是衙門太破舊也可以由在任官員向上申請修繕。
這時候,丫鬟也準備好了飯菜,於是正式談話也就這樣結束,飯桌上是拉拉家常的時間,歐陽若水也不避諱,直接讓李小蝶坐下一起吃。
楊元慶夫婦大概知道二人的關係,也沒在意。
喜歡安平縣男請大家收藏:()安平縣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