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張府

字數:1573   加入書籤

A+A-


    第一章:張府
    在大梁王朝的東南角,有一座名為清源的小縣城。這裏山清水秀,卻也偏僻閉塞,遠離王朝的繁華中心。縣城的東街有一戶破舊的宅院,門楣上掛著一塊斑駁的木匾,上麵依稀可辨“張府”二字。然而,如今的張府早已沒有了往日的輝煌,院子裏雜草叢生,牆角的磚石也因年久失修而變得鬆動。
    張希安站在院子裏,望著那塊破舊的木匾,眼神中透著一絲無奈。他的父親張誌遠坐在屋簷下的藤椅上,手裏拿著一把破扇,不停地扇著,卻也驅不走身上的疲憊。張誌遠曾是張府的長子,祖上也曾是清源縣的名門望族,然而到了他這一代,家道中落,祖產被族人瓜分,隻剩下了這間破宅子。家裏的米缸都快見底了。
    “希安,你今年也十九歲了,不能再這樣無所事事下去。”張誌遠歎了口氣,將扇子放在一旁,抬起頭望著兒子,“我托了祖上的關係,給你在縣衙謀了個捕快的差事。雖然俸祿微薄,但好歹能養家糊口。”
    張希安點了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堅定。他知道父親為了這個差事不知跑了多少趟縣城,求了多少人情。雖然張府落魄了,但他從小就被父親教導要有骨氣,不偷不搶。他也想金榜題名,考進京城,奈何自己雖然識字通文,但確實不是讀書那塊料,連考童生都費勁。想進軍隊,謀個校尉當當,但是對方獅子大開口,上來就要二百兩,要知道就是張家風光的時候,二百兩也是一筆數目,更不提現在。
    於是張誌遠又去找縣丞王飛,前前後後送了八十兩銀子,總算敲定了一個捕快的位置。就是這八十兩銀子,直接掏空了張家最後一絲家底。
    “爹,您放心,我一定會好好幹,不給您丟臉。”張希安說完。轉身走進屋內。開始收拾一些衣物。其實也沒什麽可收拾的,家徒四壁,能收拾的也就是一身換洗衣服,外加一雙破舊的靴子。“兒啊,你這一去沒個十天半個月怕是回不來家,娘給你多烙幾張餅子,你跟你爹路上吃。”張母早已知道兒子要去清源縣衙的事,眼瞅著兒子十九歲了,也算有了個正經事兒做,雖說捕快不入流,但對於平頭老百姓而言,那也是官!終究也算是保全了張家最後一絲體麵。
    張母小門小戶出生,卻也生得很是不錯,一手刺繡活在附近也有名氣。張誌遠因為是秀才相公,且張府當時在清源縣也有些名望。倒也算是門當戶對。十六歲嫁入張家。那時候張府已有衰敗之相。朝堂紛爭,大人物倒台,身後一幹人等連根拔起,張家老太爺被人誣陷連帶之罪入獄,為了讓張老太爺出來,張家賤賣了七八間鋪子外加家裏的銀子湊了五百兩銀子,各種疏通走動,張老太爺這才保全了性命,奈何獄中難免會受皮肉之苦,張老太爺回家後沒過半年就一命嗚呼。
    張家自此以後一蹶不振,全靠僅剩兩間鋪子的租金跟四十多畝水田以及張母平日裏做些刺繡活。同年張希安出生了。雖不富裕卻也過得去。這次的八十兩銀子,幾乎是張府全年的收入。但是張母覺得花得值。“兒啊,你看”張母從身後拿出一雙新靴子。“娘,你少熬夜,到了衙門自然會發新靴子。”張希安看著手中針腳細密的靴子很是心疼母親。“衙門發的,哪有娘做得合腳?”張母彎下腰就要給張希安試鞋子。張希安急忙躲開,扶起張母,“娘,我晚一點自己試,你快些去歇著吧。”張母拗不過兒子,轉身去收拾廚房了。
    喜歡以捕快之名請大家收藏:()以捕快之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