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吏部的評判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大梁 吏部
臨近年關,吏部的辦公場所裏一片忙碌景象。眾多官員們正埋頭於堆積如山的奏章之中,他們必須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各州府縣呈遞上來的奏章整理好,並統計出每位官員一年的政績。
這間屋子裏大約有二十多人,每個人都全神貫注地工作著,沒有絲毫的空閑時間。他們或翻閱文件,或奮筆疾書,整個場麵顯得緊張而有序。
突然,一名中年男子發出了一聲驚疑:“青州府的嘉獎奏報?一個捕快?”他的眉頭緊緊皺起,似乎對這份奏章的內容感到十分詫異。
“這青州府的崔知府,怕不是糊塗了吧?區區一個捕快的嘉獎,他居然做不來主?這不是開玩笑嗎?”中年男子的語氣中明顯帶著一絲不滿,他顯然認為這樣的事情不應該由知吏部來處理。
就在這時,一道聲音在屋內響起:“怎麽了?”眾人循聲望去,隻見說話的是一名同樣年紀的中年男子。
“侍郎大人。”之前抱怨的那名男子見到來人,急忙起身,躬身行禮,態度十分恭敬。
“不必拘禮。怎麽回事?”吏部侍郎問道。
“回稟大人,這青州知府上報了一個捕快的嘉獎。下官以為這樣恐怕不太合乎規矩。畢竟按照常理而言,在知府所管轄的縣內,八品以下官員的嘉獎通常是可以由知府自行做主決定的。然而,這青州知府卻如此行事,未免有些……”那人話到嘴邊,似乎有些猶豫,最終還是沒有把話說完。不過,他所說的話確實不無道理。畢竟,如果大大小小所有官員的嘉獎都需要送往吏部進行決斷,那麽吏部的官員們恐怕就沒有時間去處理其他事務了,整天都得忙於撰寫嘉獎令了。
“青州府?”吏部侍郎聽到這裏,略微皺起了眉頭。他對青州府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知道那裏的崔知府一向行事穩重,做事也非常講究規矩。如今他竟然會這樣上奏,想必其中一定有什麽難言的苦衷。於是,吏部侍郎吩咐道:“你把奏報拿來,我看看。”
吏部侍郎接過奏報後,便開始仔細閱讀起來。然而,當他看到其中的內容時,突然發出了一聲驚呼:“一日破命案?!”這一聲驚呼,猶如平靜的湖麵上投入了一塊巨石,引起了周圍人的一陣側目。眾人紛紛好奇地圍攏過來,爭搶著要看那份奏報。
“一日就破了命案,這裏頭怕不是有鬼?”有人滿臉狐疑地說道。
“若是當真有此事,這捕頭也是厲害。”另一個人附和道。
“怕是要派人去查一查,若是虛報瞞報,可饒不了他。”又有人提出了質疑。
“話雖如此,但若是真的,這清源縣捕頭確實應當嘉獎。”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一時間,眾人議論紛紛,各抒己見,說什麽的都有。
“肅靜!”吏部侍郎突然輕喝一聲,聲音不大卻帶著威嚴,讓喧鬧的人群瞬間安靜下來。“事情都做完了?還不快去做事?哼,做事拖拖拉拉,湊熱鬧倒是積極。”他不滿地訓斥道。
眾人麵麵相覷,不敢再多言,紛紛散去,各自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吏部侍郎看著手中的奏報,眉頭微皺,思考良久。這案子破得如此之快,確實讓人有些意外。他心裏也拿不準這其中是否有什麽隱情,若是真的如奏報中所說,那這清源縣捕頭確實能力出眾,應當嘉獎。可若是虛報瞞報,那可就是欺上瞞下之罪,絕不能姑息。
“也罷,還是上呈給尚書大人吧。這嘉獎尺度確實不好拿捏啊。”吏部侍郎歎了口氣,最終還是決定將奏報呈上去,讓上司來定奪此事。
另一邊,清源縣衙門
王飛在衙門裏不停地走來走去,他的眉頭緊緊地皺著,仿佛心中有千頭萬緒。他一邊踱步,一邊不時地望向門口,似乎在期待著什麽。
距離他將關於張希安神速破案的奏表遞交給青州府已經過去了十多天,按照常理,青州府的回執批文應該早就到了。然而,直到現在,王飛都沒有收到任何消息,這讓他感到越來越焦慮。
“難道是因為這件事情太小,崔知府根本就沒有把它當回事?”王飛暗自思忖道,“還是說,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張希安職責範圍內的事情,青州府根本就不打算給予嘉獎?”他越想越覺得不安,各種猜測在他腦海中不斷湧現。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我豈不是白費了一番功夫?不僅沒有為張希安爭取到應有的獎勵,反而還可能讓崔知府覺得我在小題大做,真是得不償失啊!”王飛不禁歎息道。
畢竟,張希安作為王飛的準女婿,張希安的事情,他確實應該出一份力。但是,如果這樣做會對他的烏紗帽產生絲毫影響,王飛都會覺得非常不劃算。他可不想因為這件事情而丟了自己的官職。
吏部
“呀,怎麽有空到我這裏來?”吏部尚書高振滿臉笑容地看著眼前的人,似乎對他的到來感到有些意外。
吏部侍郎顯得有些局促不安,他恭敬地回答道:“恩師,您這是在說笑了。”接著,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其實是這樣的,下頭遞上來了一份奏表,我和其他幾位同僚都覺得有些難以評判,所以隻好前來懇請恩師給我們一些建議。”說完,吏部侍郎小心翼翼地將奏表遞給了吏部尚書高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振接過奏表,開始仔細閱讀起來。他一邊看,一邊不住地點頭,表示對奏表內容的認可。
“好,好,好!”高振連說了三個“好”字,臉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此人的確是個人才啊!”
高振抬起頭,看著吏部侍郎,開口說道:“秦墨啊,你跟隨我也有七八年了吧。我之前曾經教導過你關於吏部評判的準則,你可還記得嗎?”
秦墨連忙回答道:“自然是記得的,恩師所說之言,我句句記在心頭。”他稍稍猶豫了一下,接著說道:“功必賞,過必罰,功過相抵看章程。”
“嗯,不錯。”高振滿意地點點頭,微笑著說。“那麽,對於這清源縣捕頭張希安迅速破案這件事情,你認為他是有功還是有過呢?”
秦墨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自然是有功的。”然而,他的話音未落,似乎又想到了什麽,欲言又止。
高振見狀,追問道:“隻是什麽?你有什麽想法但說無妨。”
“隻是這張希安雖然是捕頭出身,但他的能力和貢獻不可忽視。僅僅賞賜些銀錢,恐怕難以體現他的價值,也容易讓底下人覺得我們小氣。然而,吏員晉升為官身的案例確實不多見,這確實是一個難題。”秦墨分析道。
他繼續說道:“若是我們私自決定給予他官身,不僅可能會被他人指責違反規定,還可能引發一係列不必要的麻煩。畢竟,大梁的官員大多是通過科舉考試出仕,曆經十年寒窗苦讀,才得以在掄才大典上獲得官身,光宗耀祖。如今,為了一個捕快就輕易賜予官身,雖然不至於離經叛道,但多少還是有些不合規矩。”
秦墨的話語條理清晰,讓人無法反駁。他指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既不能虧待了張希安,又不能破壞現有的規則。這確實需要慎重考慮,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和麻煩。
高振看著自己的愛徒,笑了笑。“給他個最低的從九品,清源縣巡檢如何?”
“清源縣,隻是下等縣,巡檢隻有上等縣才配。。。。。。”秦墨說道。
“那就是你的事了。”高振哈哈大笑。“秦墨,我們不光要做事,還要知曉變通。給個名分罷了,又不是給實權。沒人會較真的。”
喜歡以捕快之名請大家收藏:()以捕快之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