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浪費
字數:3438 加入書籤
第135章 浪費
進入到小房子以後,外麵水流的嘩嘩聲瞬間就被吱嘎吱嘎齒輪的轉動聲所覆蓋,屋內正中,一組兩尺一的磨盤正在齒輪組的帶動下不斷轉動。
一個赤著膊的中年漢子,用簸箕往磨臍兒裏倒了一些麥子,等了片刻,粉麵便從下磨盤的縫隙裏緩緩而出,那漢子捧了一捧,獻寶似地來到韓林麵前展示。
韓林抓了一些放在手裏細細的碾著,感受顆粒的大小。
王徵又一揮手,那漢子立馬又取過來三個小口袋,王徵指著敞開的袋口說道:“大人且看,這是小手磨磨的,這是驢拉出來的。”
韓林挨個抓了一些用手眼感受了一下,卻沒發現什麽太大的區別。
王徵開口解釋道:“手磨所磨的都是以前的粗麵,再磨成細麵,而驢馬拉的麵不斷研磨也可以做到。不過,人、驢馬會累,氣力終有盡時,可水墨隻要水流不斷,就能一直去磨出麵來。”
韓林點了點頭,活物的體力有限,需要休息。但水是不會累的,其成本隻需要人做一些簡單的勞動,以及後期的維護,隻要維護得當,水流不停則磨轉不斷。
“大人,你覺得如何?”
韓林抬頭看了王徵一眼,搖了搖頭:“不好。”
原本還捋著胡子略顯自得的王徵,猛然就皺起了眉頭,略有些不滿和不服氣地道:“不知大人覺得哪裏還有欠妥之處?”
“太浪費了。”
“王老稍安勿躁。”
王徵還要繼續爭辯,卻被韓林輕輕打斷,隨後韓林叫不相幹的閑雜人等全部從屋內退了出去。
等屋內隻留下幾個信得過的人以後,韓林轉向了茅元儀,又對著他問道:“敢問茅先生,若要是造銃,這其間最難的工藝是什麽?”
“自然是銃管。”
茅元儀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銃管是如何製取的?”韓林又向其問道。
這自然難不倒茅元儀這個火器專家:“銃管所用之鐵,當以十斤粗鐵鍛為出的一斤的精鐵打造,若非如此,打個連發幾銃就會炸膛,損敵一而自傷百。”
說著,茅元儀從一個親衛的背上摘下一支鳥銃,檢查了沒有火藥和彈丸以後才用手托著繼續道:“凡捶鳥銃,先以鐵梃一條大如筋箸為冷骨,裹紅鐵錘成……”
大概的意思其實就是先用一根筷子粗的鐵條作為骨頭,然後燒紅了的精鐵繞著這個鐵條不斷錘擊,直至接合,在這期間為了防止裏麵鐵條融化和黏連,還要不時將鐵條抽出來冷卻,最後這個基本的筒狀就成型了。
當然,這種做法是做不了長筒的,因此要取三根這樣的相接。
這種製作方法名為三段接合式製銃法,茅元儀還介紹了《紀效新書》當中所載的另外一種製作方法:“即鳥銃所貴在常時煉鐵熟,兩個相包。”
簡單來說就是在鐵芯上卷成卷後再卷一層,
其實,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製作鳥銃銃管的方式都差不多,就是將燒紅了的熟鐵在在一個鐵芯或者鋼芯上不斷敲擊,最後讓其卷成筒狀,甚至西方的銃管十分粗製濫造。
萬曆年間的何良臣就在其所著的《陣紀·技用》中說:“鳥銃出自外夷……但不敢連發五、七銃,恐內熱起火,且慮其破,唯倭銃不妨。”
而且相對於來說,大明鐵的品味並不高,八成以上都是貧礦,這種礦的雜質極多,所需要的鍛造時間就更久,但發給兵仗局的銀子都被盤扣了個七七八八,裏麵的工匠拿著微薄的月俸,還要計件,所打造出來的鳥銃品相自然不會好。
加上大明的卒伍將校為了增加火器的威力,常常將火藥以倍之燃放,又進一步增加了炸膛,這也就是為什麽大明北地的卒伍更喜歡用三眼銃,因為至少其不會炸膛,而且發射的是霰彈,麵對騎著馬快速突進到跟前的蒙古人和女真人效果更加明顯。
但知道後續火器演進的韓林自然知道三眼銃隻是一個走了死胡同的分支,而火銃則是正途,當然,還有炮。
“自然,精鐵成管隻是初步,最重要的就是這擴孔和刮鏜銃。”
就在韓林略微走神之際,茅元儀已經講完了銃筒的製作,開始講下一步。
鑽孔自然不是對著一個完全堵實的鐵柱去鑽,因為之前鐵芯已經預留了一個筷子粗細的空洞,那麽這個時候就要用墮子鋼將這個孔洞擴大,同時將內壁打磨光滑這樣,才能讓彈丸更好地出膛。
這一步是最慢的,因為這是個十分精細的活兒,即便是熟練的工匠,每個人每天也隻能鑽一寸左右,一個月製管一支就算是不錯的工匠了。好在大明不缺工匠,用巨大的人力彌補了戰爭的消耗。
由韓林拋磚,引了茅元儀的玉,講到這裏大家也就明白韓林要幹什麽了。
王徵喃喃地道:“大人這是想用水力和風力製銃?”
韓林點了點頭。
由於工藝已經十分純熟了,不如先從製銃開始,當然這隻是第一步。
未來還要有炮,現在的炮太重了,虎蹲炮等又打得不遠威力也稍顯不足,對於牛皮、鐵皮乃至於披著濕棉被的楯車幾乎毫無辦法。
炮兵乃戰爭之神,不過此時有威力的炮大多都是城防炮和艦炮,野戰能用的隻有寥寥幾種,而且大多數都是為了抵近殺傷人員使用的。
韓林想要的是可以高速機動,能夠遠距離殺傷的野戰小炮,比如三磅或六磅炮,但大炮和小炮的理念完全不一樣,武器小型化在後世都是一道難題。
按照技術來說,現在不是不能造,但是略有一些雞肋。
由於為了要高速機動,炮整體必然要輕,這對於材料本身就是一道考驗,鑄鐵大炮還行,小炮必然會炸,鍛造炮雖然好一些,但開孔又成了新的難題,而且鐵本身就容易過熱,打兩發就要歇好一陣。
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大明極度缺銅,而且用銅做炮,重量又加上了去。
還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點,炮兵是一個技術兵種,需要掌握不少的知識,因此韓林才想到了設立營學。
喜歡鐵蹄哀明請大家收藏:()鐵蹄哀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