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送殯就是孝子表演

字數:4059   加入書籤

A+A-


    張石頭的葬禮是在三天後進行的,地點就是秦家溝他家裏。
    按照當地風俗,老人去世後,至少在家裏停靈三天,最多七天,讓親朋好友前來吊唁祭奠,子女侄子回家守靈,進行一些送別儀式。
    張立岩和張金玲已經回來了,還有他那些堂兄弟們。按照規矩,張石頭閉眼後就要燒倒頭紙,就是用麥秸做的馬糞紙,要七斤二兩。張石頭是死在醫院,當時他的兒女不在身邊,沒有辦法燒紙。當他們把張石頭的屍體運回老家後,又補辦了這個儀式。張立岩不想搞,怕麻煩。艾春草罵他:“不燒紙就是不孝順,以後你爹托生到窮鬼家裏成為窮光蛋,不罵死你才怪。”
    天氣太熱,屍體不能停在棺材裏,不然會有味道。最好的辦法就是租用冰棺,把屍體冷凍起來。張四狗倒是很積極,主動聯係廠家弄來一個嶄新的冰棺,把張石頭放在裏麵。秦疙瘩上前用一縷麻繩將張石頭的雙腳捆住。張立岩不解的問:“捆住他的腳幹啥,好像捆雞鴨一樣。”
    秦疙瘩不滿的說:“看你那張嘴,怎麽不會說話。你爹還活著,要是他出來串門,不把人家孩子大人嚇壞了。”
    到了送殯的前一天,開始著手準備。棺材是買的現成的,鬆木棺材,通六六的尺寸,外麵的油漆至少三層以上,很亮眼,這口棺材價值八千多元,這是秦家溝有曆史記載以來最好的一具棺材。
    棺材裏麵鋪蓋有講究。最下麵撒一層爐灶灰,要從左鄰右舍幾十家去找。孝子不能去,隻能幫忙的鄰居去找。也不能白要,要給錢。就是硬幣,一分二分也行,五毛一塊也行,隻要不空手就行。
    爐灶灰撒上,地上要鋪七枚銅錢,擺成七星陣。而後鋪上金褥子,最後蓋上銀被子,叫“鋪金蓋銀。”放上枕頭和腳蹬子。
    接著就是淨身。農村所謂的淨身,並不是給老人脫光全部洗澡,而是用半碗淨水,用一撮新棉花沾濕,在死者臉上擦拭幾下,就算淨身了。有一個不好的習俗是,這半碗淨身水用完後,死者的兒媳婦要喝了才算是孝子賢孫。以前鄉村家族弟兄多,媳婦多,大家爭著喝,其實就是喝給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看,顯示自己孝順。如今,張石頭隻有一個兒子,一個媳婦就是秦琳。看著這半碗水,秦琳怎麽也不喝,躲到一邊去了。張立岩奪過來,一飲而盡,算是沒有丟臉。
    接下來的步驟是為逝者換上準備好的老衣。這些衣物,與棺材中鋪設的金褥子和銀被子一樣,通常是由逝者的女兒出資購買的。衣服的質量和樣式各異,從簡單的西服、工裝到傳統的長衫、馬褂,甚至還有古代官員的官服和官帽。對於那些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還可以選擇定製更為高檔的皇帝服飾。選擇什麽樣的衣服,往往取決於女兒的經濟能力和對父親的孝心。例如,張金玲女士並不吝嗇這筆費用,她為自己的父親精心挑選了一套上等的一品官服、官帽以及官靴。當張石頭淨身後換上這些華麗的服飾,他看起來就像是一位即將登台表演的戲劇演員,盡管這場景有些許滑稽,卻也透露出女兒對父親深深的敬意和懷念。
    換好衣服,接著就是“送盤纏。”所有的孝子穿好孝衣,張立岩打著靈幡,先是靜悄悄的來到村頭的十字路口,祭祀客用木棍在地上畫出城裏五個城門,而後在裏麵燒紙禱告。無非就是死者活著沒有享福,省吃省穿不敢花錢,現在兒女孝順給送來很多錢,讓他在陰間不要摳門小氣,大吃大喝,到處旅遊觀光,住高樓娶美女,日子過的逍遙自在。因為死者要去閻王殿報道,有小鬼盤管前來帶人,必須要給他們好處,不然,這些鬼魂到閻王殿不給他說好話,下絆子,不讓他轉世重生,或者轉世的時候把你托生到乞丐要飯花子家,甚至直接投胎到豬狗肚子裏,下一輩子就做畜生。
    “石頭哥,你活著的時候不敢吃肉,怕血脂高血壓高,不敢喝酒怕紀委查,現在你自由了,有錢了,在那邊想吃啥買啥,想喝啥酒買啥酒。”秦疙瘩大聲禱告。張立岩等一幫孝子跪倒在裏邊,也跟著禱告:“爹,不用怕紀委檢察院了,他們管不住你了,你就可勁兒造吧。茅台習酒五糧液,中華雲煙紅塔山,咋著吃喝都不違法。”送完盤纏,孝子們才能放開嗓門哭著回家。
    回到家就是祭奠。祭奠規矩更多,第一個出來祭奠的是長子,接著是其他弟兄按照出生排隊進行,包括義子。兒子祭奠完了是侄子,也是按照年幼排序。接著就是外親和朋友。男孝子祭奠完了是女人,先是兒媳婦,接著是女兒,侄媳婦等。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子祭奠先人的儀式多種多樣,形式豐富。其中,有的儀式相對簡單,如簡單的鞠躬和磕頭;有的則更為繁瑣,比如懶九拜;而最為隆重和複雜的當屬二十四拜。張立岩家中兄弟單薄,他對於這些祭拜的禮節並不精通,因此在進行祭奠時,他隻是磕了幾個頭,上了三炷香,敬了三杯酒,便認為儀式已經完成。然而,他的幾個侄子卻表現得相當熟練,他們能夠通過誇張的表演來表達哀傷,嚎哭聲中充滿了悲痛,甚至因此而嗓子都變得嘶啞。每個侄子都嚴格按照二十四拜的禮節進行,每一個動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以至於每個侄子完成整個儀式都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這樣的表演雖然感人,卻也讓那些負責吹響樂器的樂手們感到疲憊不堪,仿佛被累得筋疲力盡,如同三孫子一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祭奠完後,孝子們要在棺材邊守靈。這一夜不能睡覺,因為是最後陪親人的一個晚上,天明就要下葬。這一夜每隔一個小時,要燒一刀紙,一是提醒孝子不能睡覺,也是不斷給親人送錢送禮,好讓他順利進入閻王殿,轉世富貴家。
    祭奠的晚上還有一個重要工作,就是給死者準備送殯路上用的金元寶金條紙錢等用品,金元寶金條都是金箔紙疊做的,紙錢是用精細一些的黃紙剪出來的。紙錢啟靈要在路上撒,金箔製品要在棺材掩埋好燒紙用。幹這活兒不能要別人,隻能是自己女婿。張金玲名義上沒有結婚,李壽元盡管這兩天一直在這裏幫忙,也不敢出頭說自己就是張金玲的愛人。好在有人會拍馬屁,派出所的所長主動解圍:“金玲還沒有結婚,我們所裏幫忙解決吧。”
    第二天一大早,要喝送金湯,其實就是送殯湯。以前要求喝湯的時間是雞叫第一遍。所謂的湯基本是麵條,不加鹽,不放肉菜,稀稀拉拉幾根,四個意思就行。喝到湯的人會得到死者保佑,下半輩子有錢有福氣。為了喝到這口金湯,好多家庭早早起來,帶著大人孩子在門口等著。
    挖墓坑的人這個時候也到齊了,領上兩盒煙,一瓶酒,到地裏事先踩好的墓穴,輪番挖墓坑。這個是苦活,一般都是村裏最精壯的年輕人。經過幾個小時的輪番挖掘,挖出一個深三米的長方形深坑。也有一些富貴人家要給老人修參觀墓,人死當天就動工修建。現在有了挖掘機更方便了,把車開進去,十幾分鍾就搞定了。
    墓坑一挖好,家裏就準備出殯。在棺材封前幾分鍾,近親可以看最後一眼。然後就是用木楔三棱子大鐵釘把棺材蓋封好,拆除靈棚,棺材抬上馬車或者拖拉機,蓋上象征著房子樓宇的紙罩子,紙人紙馬紙轎車,長子掂著哭喪棒,扛起白紙紮的筒型靈幡,一路哭著出門。
    孝子出了門口,棺材還沒有從家裏出來,孝子一定要回過頭等棺材出來。這裏禮數更多。棺材出門後,要將屋裏的哭喪棒全部拿出來,一起送到目的。兒媳婦要掂一根繩子,一邊用刀剁斷,邊剁邊禱告:一刀輕,一刀沉,三刀剁開陰陽門。出門就去閻王殿,不再是俺張家人。不是張家人,別回張家門,哪裏得發哪安身,再敢回家嚇唬人,叫你永世不翻身。
    棺材在車上安頓好,媳婦女兒要坐在棺材前後守護。祭祀客要撒幾把用玉米小麥大豆高粱和硬幣紙幣混合而成的萬家糧,長子在棺材前把一片瓦當或泥盆摔爛,這才起靈送葬。
    到了目的,兒媳婦秦琳先在墓穴四周抓四把土,在老表的陪同下,掂一根哭喪棒回家,不能回頭看。回到家把泥土和哭喪棒放在門後,寓意老人留下根。
    地裏開始封土埋葬。而後孝子祭奠,燒香敬酒。隻要把棺材埋好,就算大功告成。因為三天後孝子們還要添墳,到時候再把墳堆弄圓就行了。
    孝順的兒子在返回家中之後,決定舉辦一場盛大的宴會來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感激之情,這是一場充滿敬意和謝意的聚會。在這次的宴席上,不論在場的各位職務的高低,都不會被視為特別尊貴的客人。有一群人是例外,那就是張立岩姥娘家的親戚們,他們被特別尊敬,被視為真正的貴客。這些貴客包括舅舅、表哥表弟等,他們將被安排坐在主桌大桌,享受著尊貴的太師椅。他們將被奉上最好的煙和酒,以示對他們身份的尊重和對他們到來的歡迎。
    人們吃飽喝足,各自回家。
    喜歡女處長的羅曼史請大家收藏:()女處長的羅曼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