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弓箭vs步槍

字數:4797   加入書籤

A+A-


    一隻腳邁一次算半步,也叫做跬。
    兩隻腳各邁一次才算做一步。
    “不積矽步,無以至千裏。”當中的跬步說的就是半步和一步。
    一般按照一步1.5米算的話,八十步差不多有120米的距離。
    這個距離對於普通的士兵來說已經是難以企及的了。
    奧運會的弓箭射擊距離也就是70米。
    兩個士兵把箭靶安置好。
    尉遲恭彎弓搭箭,謹慎瞄準百米開外的箭靶。
    校場上所有人都屏住呼吸,靜靜的等待結果。
    尉遲恭也很緊張,雖然這個距離有一定的把握,但也不能保證每一箭都能射中。
    瞄準之後,手一鬆,一箭射出。
    羽箭飛速在空中劃過,正中靶心。
    校場之內立即傳出一陣喝彩聲。
    江南也不由得發出一聲驚歎,這個距離換作自己的話,別說射中箭靶,就那個弓都可能拉不開。
    李世民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一箭射完,尉遲恭信心倍增。
    朝兩邊的士兵揮了揮手,“再加二十步,拿到一百步遠。”
    眾將士頓時發出一陣驚呼。
    一百步就是150米。
    平時經常聽說“百步穿楊”,那也隻是一個傳說而已。
    相傳春秋時期楚國一個名叫潘虎的勇士,很擅長射箭。
    他與同樣擅長射箭的養由基互相不服,都說自己的箭術才是最好的。
    於是兩人決定比試射箭。
    靶子設在五十步外,靶中央畫著一個紅心。
    潘虎拉開強弓,一連三箭都正中紅心,博得圍觀者一片喝彩。
    而養由基微笑著搖了搖頭說:
    “射中五十步遠的靶心,太容易了,不如射一百步以外的柳葉。”
    接著,他叫人在百步外的一棵楊柳樹上選一片葉子,塗上紅色作為靶子。
    養由基拉開弓,“嗖”地一箭射過去,箭正好穿過這片楊柳葉的中心,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潘虎自知沒有這樣高明的本領,但又不相信養由基箭箭都能射穿柳葉,便選了三片楊柳葉,用顏色編上號,請養由基按編號順序再射一次。
    養由基再次拉開弓,“嗖”“嗖”“嗖”連射三箭,都射中編了號的楊柳葉,不差毫厘。
    潘虎輸得心服口服。
    這就是養由基“百步穿楊”的故事。
    後來人們常用“百步穿楊”形容箭法或槍法非常高明。
    這個故事既然能成為典故流傳下來,就說明這種事情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尉遲恭深吸一口氣,慢慢把弓拉滿。
    屏氣凝神,對著箭靶瞄了好久,才把箭射出去。
    校場之內鴉雀無聲,目光都凝聚空中飛馳在箭矢上。
    可惜,這支箭與箭靶擦身而過,並沒有射中。
    眾將士都不由得感到惋惜。
    李淵捋著胡子搖了搖頭,“可惜了!可惜了!”
    李世民朝尉遲恭喊了一聲,“敬德,再試試!”
    “嗨!”尉遲恭氣的一跺腳,又從箭囊裏抽出一支箭。
    對準箭靶又是一箭。
    這一箭還是沒有射中,尉遲恭明顯有點著急。
    接著又是一箭。
    這東西越著急就越射不準。
    李世民朝尉遲恭招了招手:“敬德,可以了,百步之遙射不中很正常,八十步已經很厲害了。”
    尉遲恭感覺臉上一陣發燒,也就是他臉黑,臉紅也看不出來。
    尉遲恭把弓箭往身上一背,拱手道:“陛下!臣獻醜了!”
    “嗬嗬!八十步能射中靶心,已非常人能及,敬德不必灰心,快坐下歇息歇息!”
    尉遲恭又歎了一口氣,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李世民朝一眾武將掃視了一圈,問道:“有沒有人願意試一試這個距離?”
    本來程咬金還想露兩手的,誰知道尉遲恭起步就這麽遠?
    眾人麵麵相覷,都覺得沒有把握,這個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李世民心想如果沒有人嚐試這個距離的話,他就要掏槍了。
    這時,李靖站了起來,朝李世民抱了抱拳,“陛下,臣願一試!”
    “好!去吧!”李世民捋著胡子笑道。
    李靖說完,拿著自己的弓箭站到校場上。
    彎弓搭箭,瞄準箭靶,連射兩隻箭都是擦著箭靶飛過。
    直到第三支箭射出,才“嘭!”的一聲紮到箭靶上。
    校場上立即傳出歡呼聲。
    李世民和李淵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尉遲恭也感覺很高興,既然李靖能做到,就說明自己以後多加練習也能做到。
    李世民笑著站起來,朝李靖喊道:“藥師,再加十步如何?”
    李靖覺得這已經是自己的極限了,再加十步肯定就射不中了。
    不過李世民都已經發話了,也不妨試一試。
    李靖朝兩邊的士兵吩咐道:“再加十步!”
    箭靶再次往後移動,一百一十步的距離,差不多是一百六七十米。
    李靖調整了一下狀態,再次拉弓射箭。
    可惜!這個距離實在是太遠了,連射幾箭,根本射不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靖看著百步之外的箭靶搖了搖頭,轉身朝李世民拱了拱手:“陛下,臣實在是無能為力了。”
    李世民笑道:“能射中百步之外已經很厲害了,這個射不中也很正常,天下哪有幾個比得了呂奉先的?”
    李世民說的是呂布的轅門射戟。
    很多人會以為呂布轅門射戟是虛構的,其實這件事情是真實發生的,《三國誌》就有記載。
    從這一事件所展現的射箭技藝來看,呂布轅門射戟的水平是非常高的。
    東漢末期一步約等於六尺,一尺約等於現在的24厘米,以此計算,轅門射戟的距離達到了216米。
    現代奧運會的射箭項目距離為70米,並且使用的是現代弓箭。
    相比之下,呂布在當時的條件下,能在如此遠的距離精準射中戟上的小支,其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射箭不僅需要高超的技巧,還需要強大的心理素質和穩定的發揮。
    所以轅門射戟充分展示了呂布的高超武藝,無人能及。
    李世民麵朝眾人問道:“還有沒有人嚐試一下這個距離?”
    現場無人作答,這個距離連想都不用想。
    “沒有人願意嚐試的話,朕就用槍射擊箭靶,也讓諸位漲漲見識。”
    眾人一聽都來了興趣。
    李世民揮了揮手,“把箭靶拿到兩百步以外。”
    一句話聽的在場的人一陣驚呼。
    喜歡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請大家收藏:()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