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尋常日子

字數:2736   加入書籤

A+A-


    “還有西邊的鐵匠鋪,”扶蘇補充道,“原本隻打農具,現在琢磨著給孩子們做鐵環、給婦人做頂針,說‘閑下來的力氣,不如做些讓人歡喜的物件’。”
    田埂那頭傳來教書先生的聲音,帶著抑揚頓挫的調子,是在教《詩經》裏的“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孩子們跟著念,聲音裏帶著稚氣,卻字字清晰。
    孫健側耳聽著,忽然道:“以前總覺得,要打要殺才能定天下。現在才明白,讓日子長出煙火氣,比什麽都強。”
    扶蘇點頭,目光落在田埂邊新栽的桃樹上,枝頭掛著青澀的果子。“去年栽的苗,明年該結果了。”他輕聲道,“到時候,南岸北岸的孩子,該一起摘桃子吃了。”
    風拂過禾苗,掀起一片綠浪,帶著草木的清香。遠處的炊煙嫋嫋升起,與天邊的晚霞融為一體。
    這時,一個孩童從田埂那頭跑了過來,手裏揮舞著剛做好的鐵環,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公子,孫大人,你們看我這鐵環!”孩童跑到扶蘇和孫健麵前,興奮地展示著。
    扶蘇摸了摸孩童的頭,笑道:“做得真好,玩的時候可要小心些。”孩童點點頭,又歡笑著跑開,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鐵環了。
    孫健望著孩童的背影,感慨道:“如此生機勃勃、和樂融融的景象,實乃百姓之福。”扶蘇目光堅定,說道:“往後,當讓這煙火氣彌漫至天下每一處角落,讓更多的孩子能無憂無慮地成長,讓更多的家庭能安穩度日。”
    話音剛落,教書先生帶著孩子們的誦讀聲愈發響亮,仿佛在為這美好的願景奏響讚歌,風也似是應和著,輕輕吹動著他們的衣袂。 漸漸淡了,和天邊的雲融在一起,分不清哪是煙,哪是雲。孫健和扶蘇相視一笑,繼續往前走去,腳印落在鬆軟的泥土裏,很快被風吹來的浮土輕輕蓋住,就像那些曾經的紛爭,慢慢融進了這尋常的日子裏。
    走著走著,前方出現了一位老者。老者看到扶蘇和孫健,熱情地招呼道:“二位客官,進來歇歇腳,喝口茶吧。”扶蘇和孫健相視一眼,便跟著老者進了屋。屋內布置簡單卻溫馨,桌上擺放著幾盤自家種的果子。老者沏上茶,笑著說:“如今這日子越來越好,大家都有盼頭了。”扶蘇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說道:“這都是百姓勤勞所致,往後還會更好。”正說著,外麵傳來一陣喧鬧聲。老者出門看了看,回來說道:“是鄰村的人來送新打的井繩,說是感謝咱們村去年幫他們修渠。”孫健聽了,感慨道:“這鄰裏互助,不正是天下太平的模樣。”扶蘇站起身,望向窗外那一片祥和的景象,心中滿是憧憬,他堅信,這煙火人間的美好定會如這茶香般,彌漫到天下各處。
    孫建和扶蘇聽到這裏內心也非常渴望未來的日子能平安度過。
    可是眼下,漢軍在南方一帶依然活躍。
    隻是讓我們大秦的瑞士喘了一口氣而已。說不定那天就會重新燃起這樣。
    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趕緊發展生產力。加強軍隊建設。讓秦軍的隊伍逐漸壯大。才能在以後的日子裏逐漸強大。
    在亂世中守住這一方安寧。想到此,扶蘇對孫健說道:“我們需加快推行新政,鼓勵農耕、興修水利,還要整頓軍備,訓練士卒。”孫健鄭重地點頭:“公子所言極是,我這便去安排人手,統計各地農田、人口與兵器數量。”
    就在這時,一名信使快馬加鞭趕來,神色匆匆。他見到扶蘇和孫健,急忙下馬行禮:“公子,孫大人,南方傳來急報,漢軍有部分精銳部隊正往我們這邊悄悄移動,似有突襲之意!”扶蘇和孫健臉色一緊,剛剛營造起的和樂氛圍瞬間被打破。扶蘇迅速冷靜下來,當機立斷道:“立刻召集將領商議對策,同時加強周邊警戒,絕不能讓漢軍破壞這來之不易的安穩。”一場新的挑戰,已然悄然降臨。
    扶蘇與孫健立於廊下,望著庭院中因風搖曳的草木,方才那片刻的安寧仿佛已是隔世之事。信使帶來的急報如一塊巨石投入靜水,在二人心中激起千層浪。南方漢軍精銳悄然移動,其意圖直指他們苦心經營的這片土地,那潛藏的殺機,讓空氣都仿佛凝固了幾分。
    “傳我命令,”扶蘇的聲音沉穩,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斷,“即刻敲響聚將鍾,讓所有在城的將領,半個時辰內到議事廳集合。另外,令城防營即刻加強四門守衛,增派巡邏隊,擴大警戒範圍,任何可疑人員不得靠近城池半步。”
    “諾!”身旁的親衛得令,轉身便要疾行而去。
    “等等,”孫健忽然開口,目光銳利如鷹,“讓巡邏隊分成三班,晝夜不休,重點盯防南方來的路徑。告訴他們,一旦發現漢軍蹤跡,不要輕易驚動,立刻派人回報,切記,不可打草驚蛇。”
    親衛再次領命,腳步匆匆地消失在廊道盡頭。聚將鍾的聲音很快便在城中響起,沉悶而急促,穿透了街巷,傳到每一個秦軍將士的耳中。那鍾聲,如同戰前的號角,讓整座城池瞬間從平和轉為戒備。
    扶蘇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波瀾。他知道,此刻的鎮定遠比任何慷慨激昂的言辭都重要。他看向孫健,沉聲道:“漢軍來得比我們預想的要快,這說明他們並未放棄南下的意圖,之前的沉寂,或許隻是在積蓄力量,或是在尋找我們的破綻。”
    孫健點頭,眉頭緊鎖:“公子所言極是。南方地勢複雜,水網密布,漢軍熟悉當地環境,若是真的搞突襲,我們的防禦壓力會很大。尤其是那些靠近邊境的村落和屯田,一旦被襲,不僅會損失糧草和人口,更會動搖民心。”
    “所以,我們不能隻守城池,”扶蘇目光投向南方,仿佛能穿透遙遠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