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清風亭

字數:3113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午時將至。孫健身著戰甲,腰佩長劍,帶著孫大寶、蘇小寶和一隊護衛,向著湘水岸邊的清風亭進發。一路上,孫健神情嚴肅,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的跡象。孫大寶和蘇小寶緊緊跟在他身後,手按劍柄,隨時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當他們來到清風亭時,韓信早已在此等候。隻見他身著一襲黑色戰袍,頭戴銀盔,麵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氣勢。在他身後,站著數十名威風凜凜的漢軍將領,個個神色肅穆,眼神中帶著一絲輕蔑。
    “孫大人,別來無恙。”韓信見到孫健,微微一笑,拱手行禮。
    “韓信?哼,你到底是人是鬼?”孫健毫不客氣地問道。
    韓信卻不惱,笑道:“孫大人何必如此多疑。我韓信自然是活生生的人。之前的傳言,不過是太後為了迷惑敵人而設下的計策罷了。”
    “好一個計策。”孫健冷笑一聲,“那你今日叫我來,到底所為何事?真的是想退兵言和?”
    “當然。”韓信示意孫健入座,“孫大人,如我之前所說,連年征戰,百姓受苦,我也不想再造殺孽。若能以湘水為界,互不侵犯,於雙方皆有益處。”
    孫健看著韓信,試圖從他的眼神中找出破綻:“以湘水為界,說得輕巧。可我憑什麽相信你?”
    韓信拍了拍手,一名士兵牽來一匹馬,馬背上馱著一個箱子。韓信打開箱子,裏麵裝滿了金銀珠寶和各種珍稀之物。
    “這是我的誠意。”韓信說道,“隻要孫大人答應退兵言和,這些財寶便歸您所有。另外,我還準備了一份詳細的劃界協議,雙方簽字畫押,以作憑證。”
    孫健看著那箱財寶,不為所動:“韓信,你以為這些就能收買我?我孫健豈是貪財之人。我隻想知道,你到底有什麽陰謀?”
    韓信收起笑容,目光變得冷峻起來:“孫大人,我敬你是條漢子,才與你坦誠相談。你若執意不肯相信,那我們也無話可說。隻是你要想清楚,若再開戰,雙方又將有多少將士死傷,多少百姓遭殃。”
    就在這時,龍先生悄悄向孫健使了個眼色,孫健微微點頭,心中明白,此時不能輕易表態,要繼續拖延時間,等待趙將軍的消息。
    “韓信,此事關係重大,我不能立刻答複你。”孫健說道,“我需與公子和其他將領商議之後,方能給你答複。”
    韓信皺了皺眉:“孫大人,你這是何意?難道你信不過我?”
    “非也。”孫健道,“如此大事,自然要慎重考慮。你給我三日時間,三日後,我定會給你一個答複。”
    韓信盯著孫健看了許久,似乎在判斷他的話是真是假。最終,他點了點頭:“好,我便給你三日時間。但希望孫大人不要讓我失望。”
    孫健站起身來:“告辭。”說罷,帶著孫大寶、蘇小寶和護衛轉身離去。
    望著他們遠去的背影,韓信身旁的一名將領說道:“將軍,就這麽放他們走了?萬一他們回去準備再戰,怎麽辦?”
    韓信冷笑一聲:“哼,他們跑不掉的。我已在四周布下重兵,隻要他們稍有異動,便插翅難飛。這三日,且看他們如何抉擇。”
    而另一邊,孫健等人離開清風亭後,加快了腳步。孫健心中明白,此次會麵雖未發生衝突,但韓信的意圖仍未摸清,且四周恐怕已被漢軍包圍,必須盡快脫離險境。
    “父親,韓信到底想幹什麽?”孫大寶忍不住問道。
    “我也不清楚。”孫健沉聲道,“但他絕不會這麽輕易就退兵言和。這背後,必定隱藏著更大的陰謀。我們回去後,要立刻加強城防,做好戰鬥準備。”
    當他們回到陽安城時,趙賁將軍早已等候多時。
    “大人,四周並未發現漢軍有異常舉動。”趙賁說道。
    “看來韓信並未打算在會麵時動手。”孫健沉思道,“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他肯定還有後招。傳令下去,全軍戒備,密切監視漢軍的動向。另外,立刻派人將今日會麵的情況告知公子和龍先生,讓他們來議事廳商議。”
    “是!”趙賁領命而去。
    孫健望著城外的方向,心中暗暗思忖,這三日,將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韓信到底在謀劃著什麽?他又該如何應對?一場更大的風暴,似乎正在悄然降臨。
    回到議事廳後,孫健、扶蘇和龍先生再次聚在一起,商討應對之策。
    “韓信此舉太過詭異。”龍先生說道,“他提出退兵言和,卻又在四周布下重兵,顯然並非真心求和。”
    “那他到底想幹什麽?”扶蘇問道。
    龍先生搖了搖頭:“目前還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在等我們露出破綻。我們這三日,必須小心謹慎,不能讓他有機可乘。”
    孫健點頭道:“我已讓趙將軍加強了城防,同時派出了多支斥候,密切監視漢軍的一舉一動。隻是這三日,我們該如何應對韓信的提議?”
    “拖。”龍先生斬釘截鐵地說道,“能拖多久拖多久。一方麵,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加強防禦,準備戰鬥;另一方麵,我們可以繼續派人打探韓信的虛實,看看他到底有什麽陰謀。”
    “好,就按先生說的辦。”扶蘇說道,“這三日,我們要穩住軍心,安撫百姓,同時做好最壞的打算。”
    於是,在接下來的三日裏,陽安城進入了高度戒備狀態。士兵們日夜巡邏,加固城防;百姓們也在官府的組織下,儲備糧草,準備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而孫健等人,則密切關注著漢軍的動向,等待著韓信下一步的行動。
    然而,三日過去了,漢軍那邊卻沒有任何動靜。孫健心中愈發不安,因為他知道韓信這家夥詭計多端。但是,他卻不知道韓信到底在打什麽主意。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匆匆跑入議事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