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加強防禦
字數:3178 加入書籤
他心中一驚,連忙披掛上馬,走出營帳查看情況。當他看到糧草著火,營帳也四處起火時,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怎麽回事?”韓信大聲問道。一名士兵跑過來,驚慌地說道:“將軍,是秦軍的奸細,他們潛入了營地,放火燒了糧草和營帳!”
韓信心中大怒,他立刻下令:“傳我命令,全軍集合,務必抓住這些奸細!”
漢軍士兵們開始四處搜尋扶蘇等人的蹤跡。扶蘇看到營地已經陷入混亂,知道目的已經達到,於是下令死士們撤退。
“兄弟們,任務完成,撤!”扶蘇喊道。死士們迅速朝著營地外撤去。然而,漢軍已經開始封鎖營地,四處都是搜尋的士兵。
在撤退的過程中,死士們遭遇了漢軍的圍堵。一名死士為了掩護扶蘇,獨自擋住了一隊漢軍,最終不幸犧牲。
“不要管我,快走!”那名死士大聲喊道。扶蘇心中悲痛,但他知道不能辜負兄弟們的犧牲。他帶領著剩下的死士,
扶蘇強忍著悲痛,帶著餘下死士且戰且退。他們在漢軍營地中如鬼魅般穿梭,利用營帳與混亂的人群作掩護,巧妙地避開一波又一波漢軍的圍堵。
一名死士突然腳下一滑,差點摔倒,身後一名漢軍趁機挺槍刺來。扶蘇眼疾手快,回身一劍擋開長槍,順勢將那漢軍斬殺。“都小心點,別慌!跟著我!”扶蘇一邊大聲呼喊,一邊觀察著周圍的地形。
此時,前方出現了一隊漢軍弓箭手,正張弓搭箭對準他們。扶蘇心中暗叫不好,若是硬衝,必定會傷亡慘重。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一名死士突然從旁邊衝了出去,手中揮舞著長刀,徑直衝向弓箭手。
“我來引開他們,公子快走!”那死士吼聲如雷,身形如電。漢軍弓箭手的注意力瞬間被吸引過去,紛紛將箭矢射向他。那死士勇猛無比,在箭雨中左突右閃,雖身中數箭,卻依舊奮力向前,轉眼間便衝入弓箭手陣中,長刀揮舞,頓時血光四濺。
扶蘇趁此機會,帶領其他死士朝著相反方向疾奔。他們很快來到了營地邊緣,卻發現此處已被漢軍重兵把守。
“公子,怎麽辦?”一名死士焦急地問道。
扶蘇眉頭緊皺,思索片刻後說道:“不能在這裏坐以待斃,我們主動出擊,衝出去!”說罷,他一馬當先,揮劍衝向漢軍。死士們緊跟其後,爆發出一股驚人的氣勢。
漢軍沒想到他們竟敢主動進攻,一時有些慌亂。但很快便穩住陣腳,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拚殺。扶蘇劍法淩厲,每一劍都帶著千鈞之力,所到之處,漢軍紛紛倒地。
然而,漢軍人數眾多,如潮水般不斷湧來。死士們漸漸體力不支,傷亡也越來越大。就在扶蘇感到有些力不從心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喊殺聲。
原來是孫健見扶蘇許久未歸,放心不下,又帶領了一隊秦軍前來接應。漢軍腹背受敵,頓時陣腳大亂。孫健揮舞著長劍,如入無人之境,很快便殺到了扶蘇身邊。
“公子,你沒事吧?”孫健關切地問道。
“我沒事,孫大人,多虧你及時趕來。”扶蘇喘著粗氣說道。
“先別多說,我們趕緊撤!”孫健大聲喊道。
在孫健帶來的援軍幫助下,扶蘇和死士們終於成功殺出重圍,撤回了陽安城。
回到城中,扶蘇看著身邊所剩無幾的死士,心中滿是悲痛與愧疚。這些兄弟為了完成任務,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此次行動,兄弟們傷亡慘重,是我指揮不力。”扶蘇自責地說道。
孫健拍了拍扶蘇的肩膀,安慰道:“公子不必自責,大家都知道此次行動危險重重。而且,我們燒毀了漢軍的糧草和營帳,大大削弱了他們的實力,這是大功一件。”
此時,龍先生也趕到了。他看著疲憊不堪的眾人,說道:“此次行動雖付出了慘痛代價,但成果顯著。韓信糧草被燒,營帳被毀,短期內必定元氣大傷,無法發動大規模進攻。不過,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還需加強防備。”
扶蘇和孫健點頭表示讚同。於是,秦軍開始繼續加強陽安城的防禦,同時安撫百姓,救治傷員。
而在漢軍營地,韓信望著一片狼藉的營地,心中怒火中燒。糧草被燒,營帳被毀,士兵們士氣低落,這對漢軍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傳我命令,嚴懲此次負責營地防守的將領,以正軍法!”韓信憤怒地說道。
“將軍,如今糧草短缺,士氣低落,我們該如何是好?”一名謀士小心翼翼地問道。
韓信沉思片刻,說道:“立刻派人去後方調集糧草,同時加強營地防禦,防止秦軍再次偷襲。另外,鼓舞士氣,告訴士兵們,此仇必報!”
“是!”謀士領命而去。
韓信看著被燒毀的糧草灰燼,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扶蘇,孫健,我定要讓你們付出代價!”
接下來的幾天,漢軍一邊等待糧草運來,一邊重新整頓軍隊,加強訓練。而陽安城的秦軍也絲毫不敢懈怠,日夜巡邏,加固城防。雙方都在等待著下一次交鋒的機會,氣氛愈發緊張。
終於,漢軍的糧草運到了,士兵們的士氣也逐漸恢複。韓信決定再次發動進攻,這一次,他精心策劃了一個新的戰術。
“我們佯裝從正麵攻城,吸引秦軍的注意力,然後派一支精銳部隊從城後的山穀迂回包抄,突襲陽安城。”韓信對將領們說道,“此次行動務必保密,不能讓秦軍察覺。”
“諾!”將領們齊聲應道。
於是,漢軍開始秘密準備。而陽安城這邊,孫健等人也察覺到了漢軍的動靜。
“漢軍近日頻繁調動,似乎在謀劃著什麽。”孫健對扶蘇和龍先生說道。
龍先生點頭道:“韓信此人詭計多端,我們必須小心應對。派人密切監視漢軍的一舉一動,同時加強城後的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