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趕回老家
字數:3042 加入書籤
孫健搖了搖頭,抹去臉上的血:“公子,現在不是休息的時候。”他反手一劍砍倒一名漢軍,“看到沒?他們已經快撐不住了!”
果然,城下的漢軍攻勢雖然依舊猛烈,卻明顯後勁不足。那些被俘虜後又加入秦軍的前漢軍士兵,此刻正站在城頭,對著下方喊話:“別打了!秦軍待我們不薄,有飯吃,不殺降!”
“韓信已經快沒糧草了,再打下去也是餓死!”
“家裏還有爹娘孩子等著呢,何必送死!”
這些話像投入湖麵的石子,在漢軍士兵心中激起層層漣漪。不少人攀爬的動作慢了下來,眼神中充滿了猶豫。
韓信在陣前看得睚眥欲裂,他揮舞著長劍砍倒兩名後退的士兵:“誰再後退,這就是下場!”但他的怒吼在“不殺降”的呼喊聲中,顯得越來越無力。
城牆上,一名漢軍小卒終於鬆開了緊握雲梯的手,朝著城頭喊道:“我投降!我投降!”他順著雲梯滑下,剛落地就被秦軍士兵按住,卻沒有被殺,隻是被捆了起來,送到後方看管。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越來越多的漢軍士兵放棄抵抗,要麽跳下雲梯投降,要麽在城頭扔下兵器。漢軍的攻勢,在這一刻出現了鬆動。
孫健抓住機會,高聲喊道:“將士們,百姓們,漢軍已經潰敗!殺出去,把他們趕回老家!”
“殺出去!殺出去!”秦軍士兵和百姓們士氣大振,如同決堤的洪水,從城牆上衝下,與城下的漢軍展開近身肉搏。那些投降的漢軍士兵也紛紛調轉兵器,加入了反攻的隊伍。
韓信看著陣腳大亂的軍隊,眼中充滿了絕望。他知道,大勢已去。身邊的副將拉住他的馬韁:“將軍,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韓信猛地甩開副將的手,想要拔劍自刎,卻被副將死死抱住:“將軍!不可!我們還有機會!”
就在這時,一支騎兵從漢軍後方疾馳而來,為首的將領高聲喊道:“韓將軍,我等奉齊王之命,特來支援!”
韓信一愣,隨即看清來的是齊王派來的援軍,大約有五千人。他眼中重新燃起希望:“援軍來了!弟兄們,隨我殺回去!”
然而,這支援軍剛衝到陣前,卻突然調轉馬頭,對著漢軍發起了攻擊。為首的將領高聲喊道:“韓信謀反,齊王令我等討逆!漢軍將士們,放下武器,既往不咎!”
漢軍徹底亂了。前有秦軍反攻,後有“援軍”倒戈,士兵們再也無心戀戰,紛紛四散奔逃。韓信目瞪口呆,他這才明白,自己早已成了齊王的棄子。
“天亡我也!”韓信仰天長嘯,一口鮮血噴出,從戰馬上栽倒在地。
戰鬥漸漸平息。陽安城外,屍橫遍野,血流成河。秦軍士兵和百姓們站在屍堆旁,有的癱坐在地,有的放聲大哭,有的則望著陽安城的方向,露出了劫後餘生的笑容。
孫健走到韓信的屍體旁,看著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名將,如今雙目圓睜,死不瞑目。他歎了口氣,對身邊的士兵道:“找塊地方,把他埋了吧。”
扶蘇走到孫健身邊,看著遠處的朝陽,陽光灑在他的臉上,帶著一絲暖意:“結束了,孫大人。”
孫健點點頭,卻沒有放鬆:“不,還沒結束。天下未定,戰火還會再起。但隻要我們守住陽安城,守住這份人心,就總有太平的一天。”
城頭上,幸存的百姓們開始歡呼,聲音響徹雲霄。老石匠和他的徒弟相擁而泣,年輕士兵扶著母親,望著城下的慘狀,眼中多了幾分對和平的珍視。
孫健和扶蘇並肩站在城頭,望著朝陽下的陽安城。城牆雖然依舊布滿傷痕,卻在陽光中顯得格外堅固。他們知道,這場戰鬥的勝利,不僅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人心的勝利。
戰鬥結束後的第三天,陽安城的街道上依舊能看到未清理幹淨的血漬,但空氣中的血腥味已經淡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泥土和草木的清新。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有的抬著擔架搜尋幸存的士兵,有的拿著掃帚清理街道,有的則在城門口搭建臨時棚屋,給無家可歸的人提供食宿。
老婦人王婆的小兒子柱子,此刻正跟著一隊士兵搬運屍體。他的手上磨出了血泡,卻咬著牙不肯休息。母親在戰鬥結束後就病倒了,躺在床上不停地念叨著死去的大兒子,柱子知道,自己必須撐起來。
“柱子,歇會兒吧。”旁邊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遞過一塊幹糧,“你娘還等著你回去呢。”
柱子搖了搖頭,將屍體抬上推車:“李叔,早清理完,早踏實。”他看著推車上的屍體,有漢軍的,也有秦軍的,心中五味雜陳。這些曾經的敵人,此刻都成了冰冷的屍體,分不清誰是誰。
城中心的廣場上,搭起了十幾頂帳篷,裏麵住滿了受傷的士兵和百姓。醫官們穿梭其中,忙著換藥、包紮。一名年輕的醫官正在給一名漢軍降兵包紮傷口,降兵的腿被箭射穿,疼得齜牙咧嘴,卻不敢出聲。
“忍忍,快好了。”年輕醫官輕聲道,動作卻很輕柔。
降兵愣了一下,低聲道:“謝謝……”他沒想到,自己作為俘虜,還能得到這樣的待遇。
“不用謝。”年輕醫官笑了笑,“不管是漢軍還是秦軍,都是爹媽生的,傷了都得治。”
降兵低下頭,眼中閃過一絲愧疚。他想起自己攻城時,也曾對城上的秦軍射箭,那些秦軍裏,或許也有像醫官這樣善良的人。
孫健和扶蘇正在視察傷員的安置情況。看到這一幕,扶蘇低聲道:“孫大人,你看,其實大家都不想打仗。”
孫健點頭:“是啊,誰不想好好過日子呢。但這天下,總有人想爭、想搶,苦的還是老百姓。”他頓了頓,“等陽安城安定下來,我們就派人去周邊的村鎮,告訴他們這裏安全了,讓他們回來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