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左右轉

字數:3360   加入書籤

A+A-




    近現代人類搞出的很多成就,都超出人們的想象。正因為超出人們的想象,才導致曆史中發生了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在1860年上午5時到中午12時,在天津八裏橋曾經發生過近代軍隊對陣封建軍隊的經典一戰,史稱八裏橋之戰。

    對陣的雙方,一邊是清廷由僧格林沁率領的八旗和綠營兵,冷熱兵器混用,既有舊式滑膛槍、鳥銃,也有弓箭、長矛、砍刀,包括清廷引以為傲的八旗騎兵,總計三萬餘人。

    另一方,是英法聯軍,使用新式滑膛槍和野戰炮,總計八千人。

    對於這場戰爭,英法聯軍中有很多軍官的回憶錄都對他們的對手進行了熱烈的描寫,什麽“悍不畏死”、“他們證明了東亞的軍隊是勇敢的”、“他們在炮火中一遍遍地發動進攻”、“騎手仿佛是從灰燼中重生一般”等等等等……

    總之這一次戰爭是清朝打的為數不多的像樣的戰爭之一,他們的軍隊沒有看到白人便跑,也沒有麵對長槍大炮不知所措,背靠首都,他們奮死一搏。

    戰爭的結果是:僧格林沁率領的3萬部隊傷亡過半,而英法聯軍的戰損是:法軍死亡3人,受傷17人,英軍死亡2人,受傷29人。

    這個戰損比是寫在了徐文山上輩子的曆史教科書當中的,在很長一段時間,他都想象不出這仗是怎麽打才能打成這樣,就跟僧格林沁一樣,他也沒想到,他的3萬部隊比豆腐還要不如。

    後來徐文山終於想通了:文明的發展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並不是現代人比古代人聰明,而是現代人積累了更多文明的力量。

    近代軍隊並不是靠槍炮碾壓封建軍隊,而是靠從上到下的每一個細節都強過封建製度太多,才能造成碾壓的結果。

    徐文山目前收集到的這50個人,還遠遠談不上什麽軍隊,隻能算民兵隊,但是他有信心在將來,將這支部隊作為種子,最終培養成一支強軍。

    他現在無法製造新式熱兵器,因為他搞不到火藥,在這一片周圍沒有硝石,製備鋼鐵的工藝也不成熟。

    但是他仍然有信心把這支軍隊打造成橫掃大陸的軍隊,因為他有凝結了數千年戰爭史的軍事思想。

    山讓這些人在溪原靶場集合。

    被選上的50個人一大早就來到溪原集合,卻發現徐文山早早地在這裏等著他們了。

    “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士兵了。我很榮幸地通知你們,你們今後將住在新蓋的營房中,吃跟我一樣的飯菜。不用種地,不用打獵,隻需要完成操練任務,每個月就可以拿到50文的餉銀。”

    聽到這些,那些士兵們幾乎要歡呼起來,都興奮地捏緊了拳頭。住宿免費,夥食由地主家少爺負責,而且還有錢拿,這簡直如同上了天堂。

    “但是,從今往後,你們就不是村民,不是陳國國民,甚至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人。你們是士兵,你們將遵守無比嚴苛的紀律,如果違反紀律,在平時,會受到嚴重懲罰,在戰時,會直接斬首!如果有誰不滿意,後悔了,現在就可以馬上離開!”

    徐文山停頓了一分鍾。沒有人離開,他們臉上的表情都很堅定。

    因為比起在戰場上死掉,他們更害怕被餓死。

    徐文山暗暗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這個環境是一個可以誕生強軍的環境。

    不過他馬上收起笑容,道:“從今以後,我就是你們的最高首領,我的一切命令,你們都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我將會頒布無數條令,你們必須用你們的腦子死死記住,因為哪怕是違反一條,我都會讓你們終身難忘。”

    徐文山將50個人按宿舍變成三個班,並選出了三個班長。

    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了,雷老虎、吳義、李大壯,分別成了三個班的班長。

    徐文山首先做的,是培養他們的集體意識。

    第一天的訓練馬上開始了,內容和軍訓一樣,立正、稍息,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轉,連齊步走都沒有。

    這些基本軍姿,折磨了很多高中生、大學生幾個月。學生腦中幻想的軍訓,是端著槍,趴在鐵絲網下匍匐前進,但實際上卻是向左向右轉,顯得很蠢。

    實際上一點都不蠢。這些基本軍姿可以追溯到十七、十八世紀。

    在近代火槍兵對決時,都是用“排隊槍斃”的方式作戰,在作戰時,要維持陣型是很難的,想象一下:你站著好好的,你旁邊的同伴“哇”地就倒下了,另一個“嘭”地腦子爆開了,腦漿子都潑到你臉上,這種情況下,正常人恐怕都會轉頭就跑。

    基本軍姿就是讓士兵形成一種慣性,一種服從紀律的慣性,不管天崩地裂,你也要站在這裏,站得死死的,一步都不能挪開。

    隻有站好了軍姿,才有資格拿槍,才有資格談未來。

    吳義現在非常鬱悶,徐文山帶著他們訓練了一上午,他都沒有弄清這少爺到底想幹嘛,搞不懂這向左向右轉是幹嘛用的。

    因為他覺得這些很簡單,太簡單了,簡單到有些無聊。

    可是到了下午,徐文山讓班長分別負責訓練時,他才發現,自己這個班的兵之愚蠢程度,簡直叫人無法忍受。

    他們居然連向左轉和向右轉都不會,每次喊起口號,便轉得歪七扭八的,還有的要在原地琢磨半天,才能明白朝哪邊轉。

    吳義打了個報告,向徐文山反映了這個情況。徐文山也苦笑不得,因為三個班,或多或少都出現了這種情況。

    左右不分這種事在古代還是挺常見的。別說在古代,連在現代都常見。據說當年曾國藩訓練湘軍時,士兵也是很多不知左右轉為何,他便讓士兵們一隻腳穿鞋,一隻腳不穿,以此來區分左右。

    他自然不必用這種方式訓練,便讓他們舉起拿筷子的手,告訴他們拿筷子的就是右手,不拿筷子的就是左手。對於那些左撇子,則特別訓練。

    一天下來,這50名士兵總算都學會左右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