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國家需要的人
字數:2748 加入書籤
周永安聽著孟祥飛的話,眉峰幾不可察地蹙了一下——華天能源的資金申請在省裏卡殼,他隱約知道些內情,卻沒想到企業會直接跑到京都來。但這絲波動轉瞬即逝,他很快恢複了沉穩,點頭看向孟祥飛,語氣懇切:“你們公司的事我聽過些片段,具體細節還沒細看。我的建議很簡單:能要到的就去爭取,實在沒頭緒,來找我,我一定給你們一個說法。”
孟祥飛手裏的酒杯猛地一晃,酒液差點濺出來。他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置信,聲音都有些發飄:“周書記的意思是……我們來京都跑資金,您願意幫我們集團爭取?”在他看來,省級領導向來不插手這類具體事務,尤其是到了京都的地界,周永安的承諾簡直像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你拿著這個去找辦事處的工作人員,試試?”周永安說著,伸手從西裝內袋裏掏出一個黑色封皮的小筆記本,指尖夾著一支鋼筆,在紙頁上快速寫了幾行字。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在喧鬧的宴會廳裏顯得格外清晰,他寫得極快,卻筆鋒遒勁,透著一股利落。寫完後,他撕下那頁紙,對折兩次,遞到孟祥飛手裏,指尖不經意間觸碰到對方微顫的手指。
“謝謝周書記!太感謝了!”孟祥飛緊緊攥著紙條,指腹都有些發白,臉上的激動幾乎藏不住,連聲音都帶著顫音——他知道這張紙條的分量,在京都辦事,有時候領導的一句話比多少份申請材料都管用。
周永安卻輕輕歎了口氣,臉上露出幾分愧色,目光掃過在場的幾位企業家:“按說這種事在省裏就該辦妥帖,結果讓孟總跑到京都來奔波,說出去真是個笑話。是我們工作沒做到位,慚愧啊。”他語氣裏的自責不似作偽,讓原本還帶著幾分試探的企業家們心裏都暖了幾分。
這時,一個微胖的中年男人擠上前來,額頭上滲著細密的汗珠,手裏的酒杯早就空了,捏得杯身都有些變形。“周書記,我是京博紙業的侯寶根。”他聲音發緊,帶著明顯的焦慮,“我們企業……就因為沒及時更新政府推薦的汙水治理係統,被衛生係統強製關停了。”他咽了口唾沫,眼神裏滿是懇求,“我實在沒辦法了,才跑到京都來,想求相關部門給開個證明,讓廠子能早日開工,不然幾百號工人等著吃飯啊……”說到最後,他的聲音都帶上了哭腔,握著空酒杯的手微微發抖,顯然這些日子受了不少煎熬。
周永安看著他焦灼的模樣,眉頭又皺了起來,指尖在酒杯柄上輕輕摩挲——企業環保整改本是好事,卻被卡成這樣,這裏麵恐怕又有說不清的彎彎繞。他沒立刻開口,隻是眼神沉了沉,顯然在快速盤算著什麽。
“你們企業的事我記下了。”周永安放下酒杯,指尖在桌麵上輕輕一點,目光沉穩地看向侯寶根,“等我把這邊的工作捋順,回去就去你們公司看看,到底是哪個環節卡了殼,該怎麽解決,我們到時候視情況定。”他語氣平實,卻透著一股讓人信服的篤定。
馮坤在一旁聽著,臉上泛起幾分不好意思,他搓了搓手,聲音放低了些:“周書記,其實這些事不該在這種場合跟您說,隻是我們實在沒辦法了……您別往心裏去。”說著,他微微欠了欠身,帶著幾分局促。
周永安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歉疚:“這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到位,該道歉的是我。”他目光掃過幾位企業家,語氣誠懇,“等我回去,一定給大家一個交代。”
“謝謝周書記!”“多謝周書記!”幾人連忙齊聲應道,臉上的焦灼淡了不少,眼神裏多了幾分期待。
周永安端起酒杯,輕輕與他們碰了碰:“好了,今天多謝各位來為我接風。你們的事,我心裏有數,一定會給個妥當的解決方案。”
馮坤抬腕看了看表,表盤上的指針已過九點,他略帶歉意地笑了笑:“周書記,您坐了一天的飛機,那我們就先回去了,不打擾您休息。”
“好。”周永安點頭應道,順手拿起椅背上的外套,“對了,駐京辦今天有場安全演習,出去的時候可能要配合檢查,辛苦各位多擔待。”
“應該的,我們一定配合。”馮坤帶頭應道,幾人依次上前與周永安握手道別,腳步輕快了不少,顯然心裏的石頭落了一半。
另一邊,一間安靜的別墅會客廳裏,唐忠民捏著一份調查通告,眉頭擰成個疙瘩,語氣裏滿是擔憂:“永安這次的麻煩,怕是不小吧?”他指尖在通告上“駐京辦”三個字上反複摩挲,眼神凝重。
陳世豪端著茶杯,輕輕吹了吹浮沫,嘴角帶著一抹淡然的笑:“周凡不是說,永安已經安排妥當了?他畢竟當過軍武指揮官,這點風浪還掀不翻他。”話雖如此,他眼底卻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關切。
正說著,蔣為民拿著一張紙快步走進來,紙張在他手中微微晃動:“周凡剛才來電話,說董家成也帶了人去魯省駐京辦,說是協助永安工作——你們怎麽看?”他將紙往桌上一放,目光在兩人臉上轉了一圈。
陳世豪放下茶杯,指尖在桌麵上敲出輕響,臉上的笑意深了些:“這麽一來,倒越來越熱鬧了。”他沉吟片刻,說道,“看來,可以讓周凡把我們查到的那些資料交給他了。”
唐忠民卻搖了搖頭,語氣嚴肅:“我覺得還是讓永安自己先查一陣子好。”他身體微微前傾,眼神懇切,“他需要曆練,我們插手太多,不光幫不上忙,說不定還會讓他心裏不舒服。”
陳世豪聞言,讚同地點了點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老唐說得對。年輕人就得踏踏實實蹚過這些坎,才能立得住腳。”他望向窗外,語氣裏帶著期許,“這才是國家需要的人啊。”
會客廳裏一時安靜下來,隻有牆上的掛鍾在“滴答”作響,三人心裏都清楚,這場看似尋常的風波,實則是對周永安的一場硬仗——挺過去,便是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