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字數:2047   加入書籤

A+A-


    老人粗糙的手掌輕輕撫過紅綢布袋上的節氣紋,渾濁的眼睛裏泛起一層晶瑩的淚光,感慨萬千地說道:“俺小時候也上過私塾,先生說‘勿以善小而不為’,今兒個這些小娃娃,才是把老道理活明白了。”

    在老人心中,孩子們幫他撿瓶子這一善良的舉動,遠比金錢更珍貴。

    人群中,有位家長從始至終舉著手機,全神貫注地記錄著這一切。

    鏡頭緩緩掃過蹲在地上認真整理瓶子的程瑾瑜,這位平日裏西裝革履、在官場上雷厲風行的大領導,此刻,正小心翼翼地撿起一個玻璃瓶放進紅綢布袋裏。

    “看見沒?”她對著鏡頭,聲音雖輕,卻滿是感慨,“我突然覺得,傳統文化的傳承,不應該僅是知識與技藝的傳授,還應該是品德與善良的踐行與傳遞。”

    溫婉聽到她說的這番話,不禁抬頭看她,是河洛宣傳部的一名科員,之前幫忙做征兵宣傳的時候有接觸過,好像是叫……謝曉珍。

    溫婉笑了,能說出這番話的人,必然是心思純正的人。

    確實如她所言,真正的知行合一,從來不在課本裏幹巴巴的文字中,而是此刻所有孩子們實實在在彎腰的瞬間,在真誠遞出糖塊的那一刻。

    謝曉珍這段飽含溫暖與感動的視頻,最先出現在家長群裏。

    隨即身著漢服的媽媽們在轉發時,紛紛配上了真摯的文字:“今晚的熱搜不該隻有華麗耀眼的舞台,更該有這些沾著草葉的裙擺、磨髒的袖口、還有孩子們眼中熠熠生輝的光芒。”

    “當傳統文化從T台走下,融入到生活的點滴之中,從華麗的銀冠變成質樸的空瓶,它才真正走進我們的內心深處,生根發芽。”

    這些話語,引起了眾多家長的共鳴,大家紛紛被孩子們的善良和傳統文化在生活中的生動體現所打動。

    接近晚上十一點,#漢服萌娃蹲地撿瓶子#這一話題如同一顆閃耀的新星,迅速衝上熱搜。

    其中,最高讚的評論來自一位身處山區支教的鄉村教師。

    他在評論中感慨道:“我在山區支教,總是苦口婆心地跟孩子們說‘文化自信是根’,可一直都講不明白這根究竟在何處。

    直到看見視頻裏的小女孩,穿著漢服,認真地蹲在地上撿瓶子,把‘仁善’二字,從枯燥的課本裏實實在在地撿進了現實生活——原來根就在這裏,在每個微不足道卻又充滿力量的善意裏,在代代相傳、綿延不絕的溫暖之中。”

    這一評論,說出了許多人的心聲,讓大家對文化自信有了更為深刻和直觀的理解。

    更讓人動容的還在後麵。

    當老人準備離開時,幾個大班的孩子像是約好了一般,突然一起追了上去,他們手中緊緊握著自己的節氣印章,小心翼翼地往老人手心裏蓋。

    六一頭上戴著吳師傅送的銀冠,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她努力踮起腳尖,把“小滿”的印章穩穩地蓋在老人的蛇皮袋上,鮮豔的紅泥落在粗糙的粗麻布上,宛如一朵在夜色中悄然綻放的絢麗花朵,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爺爺,這樣你的瓶子就是‘有節氣的瓶子’啦!”六一清脆的童言,如同一股暖流,瞬間擊中了無數人的心,評論區瞬間被感動的話語刷滿屏。

    有非遺傳承人留言道:“以前總擔心老手藝後繼無人、就此失傳,現在我徹底懂了——隻要孩子們的心裏住著‘善’與‘美’,老手藝就永遠有紮根生長的土壤,永遠不會斷絕。”

    :.vv.cc0

    .vv.cc。.vv.cc(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