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天鎮戰役(二十)
字數:5950 加入書籤
筱原誠一郎派出的援兵是騎兵第 2 聯隊下的一個中隊,當他們趕到永嘉堡車站時,駐守車站的日軍已經在打掃戰場。沒多久,本多政材派出的援兵也趕到了車站。三位中隊長立即將車站的情況匯報給了上麵,收到消息的本多政材和筱原誠一郎當即命令他們繼續警戒車站,天亮後再歸隊。
永嘉堡車站遭遇襲擊,負責搜索並清剿那支伏擊運輸隊的中國軍隊的日軍騎兵中隊長立即判斷出襲擊車站的中國軍隊與伏擊運輸隊的是同一支軍隊。於是他立即帶隊趕到了永嘉堡車站,從車站日軍口裏了解到李宏他們撤退的方向後,隨即帶兵追了過去。
李宏並不知道身後有一支日軍正在追他們,他帶著部隊向東走了兩個小時後,旋即轉道向南走了兩個小時,來到了一個小山溝裏才停下來休息。
李宏靠在石頭上一言不發,眼神中充滿了不甘、憤怒。這是他自從穿越過來遇到的第一個敗仗,李宏心裏感到很難受。雖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但是當真的打了敗仗後,李宏並不像別人那麽豁達,他的腦海裏一直浮現著剛才的戰鬥過程。
吳青看著李宏一言不發的樣子,走過來,問:“連長,你是不是還在想著剛才的戰鬥?”
李宏沒有說話,隻是點了點頭。
吳青繼續問:“連長,那你想出什麽了嗎?”
李宏搖了搖頭,語氣低沉地說:“沒有,我想了又想,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這一仗會打成這樣。而且一想到這次的損失這麽大,我就覺得很愧疚,是我對不起弟兄們。”
吳青勸說道:“連長,你別這樣,你可是咱們全連的主心骨,你絕不能因為一場敗仗就垮下來,你要盡快振作起來。勝敗乃兵家常事,打敗仗很正常,我們不必過於糾結它,隻要我們重整旗鼓,重拾信心,下一次我們一定會贏。”
李宏情緒低落,說道:“吳排長,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這一仗為什麽會輸。我隻要一想起剛才的戰鬥,就會想到犧牲的弟兄們,是我指揮無能,讓他們白白丟了性命,我對不起他們啊。”
吳青的臉上開始糾結起來,他的心裏正在做著複雜的思想鬥爭。糾結了片刻後,吳青最終還是決定說出自己的心裏話。吳青語氣鄭重地對李宏說道:“連長,關於剛才的戰鬥,我有一些心裏話想要和你說,希望你聽了之後不要生氣。連長,今晚的戰鬥表麵上看是因為一個意外,使得我軍被鬼子發現,最後打成了敗仗,可是我覺得這並不是主要原因。”
“那你覺得是什麽原因?”
“連長,我覺得今晚的戰鬥我們都犯了輕敵的錯誤。”
“輕敵?”
“對,就是輕敵。這幾天由於我們連續戰勝鬼子,全連上下都出現了輕敵情緒。今晚上就是我們輕敵,戰鬥部署不嚴密,最後導致了失敗。如果我們沒有輕敵的話,部署得當,今晚上我們絕不會戰敗。是我們全部都低估了小鬼子,麵對可能出現的意外沒有事先思考應對辦法,麵對突發意外,弟兄們應對不當,這才導致了我們的戰敗。如果我們事先能夠有針對意外的應對策略,或許這一仗不會是那樣的結果。而且這一仗我們還犯了一個錯誤,在鬼子已經發現我們並擋住了我們的進攻時,那時候我們就應該撤退,但是我們沒有,而是繼續留在原地,試圖打開一個缺口。我們的部隊沒有工事,與鬼子對射是非常吃虧的,我們的單兵戰鬥力遠遠不如鬼子,這一仗我們卻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犯了兵家大忌。這說到底還是因為這幾天我們連續打敗鬼子,弟兄們驕傲輕敵的心理在作祟。連長,你是全連的主心骨,必須要盡快恢複,否則你這樣會影響到弟兄們的士氣的。”
聽完吳青的話,李宏沉默了,他開始認真反思自己這些天的一舉一動。
事實上吳青說的沒有錯,李宏的確犯了輕敵的錯誤。今晚上的戰鬥本來就是一場偷襲,李宏卻硬生生打成了強攻。雖然這些日子李宏接連擊敗日軍,但是這並不代表李宏他們的戰鬥力已經超過日軍。他們和日軍之間依舊存在巨大的差距,打陣地戰他們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若是在發現無法打開缺口攻入車站的時候就撤退,損失絕不會這麽大。這也就是吳青勸說李宏撤退了,要不然按當時的架勢,李宏還在想著攻入車站,根本不會撤退,那結局就是被增援的日軍和車站日軍一起包圍全殲。
李宏越想越覺得吳青說的對,他自己也意識到了這段日子自己確實有些輕視日軍,部署戰鬥時已經不像之前那樣反複思考,反而有些輕率冒險起來。這說到底,還是因為李宏是從現代穿越回去的,與當代的人相比,他的心裏對日軍沒有一點畏懼,甚至因為現代中國崛起反而有些瞧不起日本,思想上完全是一個和平年代現代人的思想,對於戰爭認知隻是來自於書本上的文字記載,遠不如親曆者那樣深刻。想明白原因後,李宏心裏悔恨不已,自己的失誤卻讓全連買單,這犧牲的二十一個士兵都是老兵,他們本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如今卻已成了烈士。李宏心裏無比難受、自責,他沒有哭,但是眼睛裏淚水已經不自覺地流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青看到李宏這個樣子,繼續勸他:“連長,當年我在學武的時候,第一次被人打敗時也和你一樣,情緒低落,頹廢不堪。我師父見我這個樣子,就對我說了一句話。他說習武之人,不僅要有直麵對手的勇氣,更要有一顆勝不驕敗不餒的心,失敗是難免的,但隻要我們的內心強大,沒有被失敗擊垮,那麽即使是失敗,也不過是勝利的一個前奏而已。連長,我們不過是打了一場敗仗而已,部隊的實力依舊存在,我們還能再戰,你可不能被一場小小的敗仗就擊垮啊!我們還等著你帶著我們繼續打鬼子呢。”
李宏被吳青這麽一說,他的情緒確實好了一點。李宏以前上學的時候總是聽老師說什麽勝不驕敗不餒、百折不撓之類的話,他本身並沒有多少體會。從小到大,他都是學校的尖子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花朵,過得都是無憂無慮的生活,基本上沒有遇到什麽挫折。如今穿越過來吃了第一次敗仗,損失還這麽大,確實給李宏造成了嚴重的心理打擊。不過還好,經過吳青的勸慰,李宏多少已經恢複了過來。
李宏蹭的一下站起來,語氣已經不似剛才那般低沉,看著前方說道:“吳青,你說得對,我絕不能就這樣被擊垮,這樣會更加對不起犧牲的弟兄。我要重振旗鼓,繼續打鬼子,為弟兄們報仇。傳我的命令,十分鍾後全連集合。”
十分鍾的時間眨眼就過去,李宏看著已經列隊完成的部下,醞釀了片刻後,說道:“弟兄們,我現在要向你們做一個檢討,由於我晚上的輕敵,導致我們吃了一個敗仗,犧牲了二十一位弟兄,算上負傷的,傷亡超過了一個排。在此我鄭重地向大家道歉,對不起,是我害了他們。如果不是我輕敵,他們也許就不會犧牲,這是我的錯,我沒有資格讓他們原諒我,我所能做的就是用鬼子的人頭來祭奠他們,以告慰他們的在天之靈。”
所有人都默不作聲,目光緊緊地盯著李宏,他們從李宏的口中聽出了他感情的真摯,他是真的在道歉。這一刻,敗仗帶給所有人的不滿開始消失,他們看著李宏的真情流露,心中的負麵情緒盡皆散去。
“弟兄們,我請求你們能夠給我一個機會,讓我帶著你們繼續打鬼子。我向你們保證,我會吸取教訓,絕不會再犯今天的錯誤。我請你們相信我,我一定會帶領你們為犧牲的弟兄們報仇,讓鬼子血債血償。我會帶領你們打得鬼子聞風喪膽,成為抗日戰場上的一支打不爛、拖不垮、逢敵能戰、戰之必勝的鐵血之師。我會帶著你們將鬼子趕出我們的家園,趕出我們的國家,保衛山西,保衛全國。”
李宏的語氣越發的慷慨激昂,士兵們的情緒紛紛被調動起來。他的話談不上多麽的辭藻華麗,但是卻感染了所有人。大家的情緒都被李宏的話調動,此刻全連士氣高昂,戰敗的陰霾被一掃而空,士兵們都渴望著再次和鬼子交手,報仇雪恥。
講了十來分鍾,李宏看著士氣高漲的隊伍,信心滿滿。他在此刻也重新恢複了鬥誌,隻聽得他一聲令下,全連立即開拔。李宏走在隊伍最前麵,眼神堅定,鬥誌昂揚,眼裏湧現著複仇的怒火。
追擊李宏的日軍一路向東追到了懷安境內,卻始終未能發現李宏部隊的蹤跡。日軍騎兵中隊長立即意識到了自己追錯方向,於是返回向西,在逯家灣鎮裏挨個村子的尋找李宏部隊的線索。
日軍被擋在天鎮境內已經十天,這讓東條英機大感不滿,在電話裏將筱原誠一郎和本多政材痛罵一頓,並要求他們在兩日之內破城。為了不影響自己攻占平綏路西段的計劃,東條英機命令獨立第 15 混成旅團立即啟程,在永嘉堡車站上車,沿著鐵路西進。按照戰前計劃,兵分兩路,一路向北,迂回到大同以北的豐鎮、鎮洪堡地區;旅團主力經大同北麵的占店、西麵的雲崗,然後沿著同蒲鐵路以西向南迂回,奪取懷仁縣,斷大同守軍後路。天鎮東條英機交給了獨立第 2 混成旅團進攻,並下令拿下天鎮後繼續西進,正麵進攻大同。
收到命令本多政材再次調兵遣將,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天鎮城發起了進攻。
張敬俊指揮 399 團臨危不亂,從容拒敵,以少量兵力留守陣地,主力躲在後麵,等到日軍步兵衝到近處,主力部隊再進入陣地,痛擊日軍,同時又分兵一部出城,以遊擊戰的方式騷擾攻城日軍。在這樣合理的戰術布置下,日軍的進攻被接連打退。
本多政材惱羞成怒,為了拿下天鎮,是無所不用其極。飛機、坦克、重炮輪番轟炸,將城防工事幾乎夷為平地。但是守軍死戰不退,憑借著殘垣斷壁,死死地將日軍擋在了城外。多次攻城失敗後,本多政材下令使用毒氣彈,試圖以此消滅守軍。
9 月 9 日,負責防守陽高縣城的白汝庸第 414 團不敵日軍攻勢,血戰之後陽高失守,副團長曹靜山、三營營長都來寶以身殉國,白汝庸帶著僅剩的三百殘兵敗將從南關突圍而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陽高失守後,朝生平四郎為了報複 414 團的抵抗,在城內血腥殘殺了一千多名手無寸鐵的老百姓,日寇暴行,令人發指。
突圍後的白汝庸率部來到了白登村,此時李服膺已經撤離了天鎮,回到了軍部,將天鎮的防禦全權交給了張敬俊。第 61 軍的軍部所在地正是白登村,白汝庸在這裏見到了李服膺,將陽高一戰的過程以及自己下令撤退的原因詳細地匯報給了李服膺。李服膺聽後,並沒有怪罪白汝庸,反而肯定了他在陽高的表現,鼓勵他整頓兵馬,繼續抗戰,以報效國家。
9 月 10 日,防守天鎮的張敬俊得知了陽高已經失守的消息,明白天鎮腹背受敵,已經成為一座孤城,從軍事上講已無堅守的意義。於是張敬俊召集全團所有連以上軍官,告訴了他們陽高失守的消息,為了保存 399 團的實力,下令由副團長邊普未帶領團主力突圍撤退,自己率領少量兵力繼續死守天鎮。然而 399 團上下已經殺紅了眼,士氣高昂,參會軍官群情激奮,無人願退,紛紛表示願與天鎮共存亡。
戰至 11 日夜,天鎮形勢已岌岌可危,399 團此刻內無物資、外無援兵,已經到了彈盡糧絕的最後時刻。李服膺頻頻聯係司令部,請求天鎮守軍撤退,卻始終石沉大海,未見回複。但是從 9 月 4 號李服膺接到續守命令算起,天鎮此時已經堅守了 10 天,遠遠超過了閻錫山規定的續守三天的期限。於是李服膺下令給第 399 團團長張敬俊,命令他率部突圍,撤出天鎮城。
接到命令的張敬俊內心五味雜陳,最終下達了突圍撤退的軍令。軍令傳到 399 團的將士耳中,將士們無不頓足捶胸,不願棄城後撤,但是軍令如山,不得不從。11 日半夜,399 團從西門含恨撤出天鎮城,並用僅剩的炸藥炸毀了鐵路周邊的橋梁。
9 月 12 日,本多政材率部進入天鎮城,天鎮淪陷。日軍進入天鎮後,對天鎮城的老百姓進行了一場滅絕人性的大屠殺,短短兩日,兩千多名老百姓慘死在日軍屠刀下,成為日軍在中華大地上欠下的又一筆血債。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