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軍餉製度

字數:6292   加入書籤

A+A-


    返回大興莊村的第二天,李宏再次找到羅大山,開始商量發軍餉的事。
    一坐下,李宏就開門見山說道:“老羅,今天我來找你是想跟你商量一下軍餉的事。這是咱們抗日支隊成立以來第一次發放軍餉,關於軍餉,你覺得是繼續沿用晉綏軍的軍餉標準好還是重新製定一套我們自己的軍餉標準好?”
    羅大山沉思片刻,說道:“這個我也不好說,晉綏軍的軍餉標準已經發展了二十多年,可以說已經是非常成熟的一套標準。我們沿用這套標準,相對來說要省事一些,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既然已經自,製定一套新的標準也無不可。兩者各有優劣,談不上哪個更好,我對於繼續沿用晉綏軍軍餉標準還是重新製定一套新的軍餉標準沒有什麽意見。”
    李宏聽後想了想,問道:“老羅,那你心裏比較傾向於哪個?”
    羅大山回答道:“我個人感覺最好還是重新製定一套軍餉標準比較好。首先,晉綏軍軍中貪汙腐敗、吃空餉、克扣士兵軍餉等之類的事情那是屢見不鮮,大部分的部隊都存在著這些現象。這說明晉綏軍的軍餉製度存在著巨大的問題,他們的軍餉標準肯定也有不足之處。這種現象在我們軍中必須要嚴厲杜絕,發放軍餉一定要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同時呢軍餉標準上不能讓士兵和軍官差距過大,這樣有利於增強部隊凝聚力。”
    聽著羅大山的講述,李宏心中突然想到了八路軍的軍餉標準和相關製度。於是對羅大山說道:“老羅,你說得很對,這一點的確很重要。我心裏一直在糾結是繼續沿用晉綏軍軍餉標準和製度還是重新製定一套,不過聽你這麽一說,我已經下定決心,重新製定一套軍餉標準和相關製度。”
    緊接著李宏又問道:“老羅,咱們和八路軍一起攜手打過仗,你有沒有發現八路軍和我們的不同點?”
    “不同點?”羅大山仔細回想著八路軍的種種表現,說道:“他們的官兵身上沒有軍銜區分,長官對待士兵很和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樣子。而且他們的隊伍戰鬥力很強,對於軍令有著很高的執行力。在戰鬥中我發現他們的長官都是帶頭衝鋒,身後的士兵甚至會為了保護長官用自己身體去擋子彈,這在我們軍中是很難想象的。”
    “沒錯。”李宏侃侃而談道:“這就是八路軍內部的規定,官兵平等,所以他們的部隊很團結。他們的官兵平等在軍餉製度上也有體現,他們沿用了之前紅軍的製度,我覺得我們也可以拿來參考一下。”
    “嗯,可以。但是我對他們不了解,又該如何參考呢?”羅大山問道。
    “沒事,這個我來做,我對他們還是聽到過不少傳聞,對於他們了解的也不算少,就算不知道具體的軍餉製度,但是我們隻要本著官兵平等、公平公正這個原則,應該就沒什麽問題。”李宏主動接過這項任務。
    “好,你先製定一套軍餉標準和製度出來,然後咱倆再研究研究,看看有沒有什麽不足之處,沒有的話就召開會議正式通過它。”
    “正合我意。”
    李宏回到自己房間後,腦海裏就開始回憶這個時代八路軍的軍餉製度。
    在曆史上,國民政府在將紅軍改編成八路軍時,隻給了三個師的編製,共計 4.5 萬人。然而實際上紅軍人數遠遠超過這個數,但是國民政府卻不認可。他們在給八路軍發放軍餉時就是按 4.5 萬人的標準來發。雖然說按照國軍的軍餉標準,普通士兵一個月可以拿七塊大洋,最高的上將可以拿二百四十塊大洋,但是由於八路軍實際人數遠超 4.5 萬人,因此八路軍隻能在內部實行配給製,由此誕生出了很有名的津貼製度。
    在八路軍內部,沒有軍餉,每月領到的錢統稱為津貼。從最普通的士兵到最高級別的首長,每升一級津貼隻增加五角錢。由於八路軍番號是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因此最高首長也就是集團軍首長這一級別。按照津貼製度,一個月的津貼標準如下:集團軍首長 5.5 元,師級幹部 5 元,旅級幹部 4.5 元,團級幹部 4 元,營級幹部 3.5 元,連級幹部 3 元,排級幹部 2.5 元,班長 2 元,普通士兵 1.5 元。這樣看下來,部隊長官和士兵津貼差距並不大,而且八路軍中津貼發放都是公平公正,這使得八路軍上下並沒有因為津貼不同而影響團結。
    與同時期的國軍相比,八路軍的津貼製度簡直是不能想象的。那些國軍高級將領根本無法理解為何八路軍高級將領與普通士兵津貼差距如此小,他們一個中將的軍餉是軍銜最低的二等兵的 70 倍,官兵平等在國軍內部根本不存在。
    李宏不斷對比著八路軍的津貼製度和國軍的軍餉製度,分析著其中優劣點。晉北抗日支隊不是八路軍,所部官兵也沒有八路軍那麽高的思想覺悟,因此完全照搬八路軍津貼製度是行不通的。不過若是采用國軍的軍餉標準,這對於部隊凝聚力卻有著不利影響,所以也不能采用。思來想去,李宏最終決定結合兩者,從中各取所長,製定部隊的軍餉製度。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經過一天一夜的忙碌,李宏最終製定出了一套軍餉標準和製度。根據李宏所想,部隊的士兵軍餉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職位軍餉,一部分則是軍銜補貼。職位軍餉從低到高,普通士兵一個月 5 元,班長副班長 7 元,以此類推,職位每升一級,軍餉多增加 2 元。軍銜補貼則是參照國軍軍銜,從低到高,最低軍銜二等兵一個月補貼 1 元,一等兵 1.5 元,也是每升一級軍銜,補貼多加 5 角錢。如此算下來,普通士兵一個月可以拿 6 到 7.5 元,班長可以拿 9 到 10 元,差距並沒有國軍那麽巨大。
    同時李宏也製定了發放軍餉的製度和原則,以官兵平等為原則,公開透明、公平公正的發放軍餉。為了防止有人貪墨克扣,李宏特意製定了一係列措施預防。
    工作完成後,李宏揉了揉酸疼的眼睛,顧不上休息,就拿著自己製定軍餉標準和製度去找羅大山。
    羅大山看到李宏如此憔悴,大吃一驚,連忙關切說道:“支隊長,你身體怎麽樣?先去休息一下吧,你這副樣子,我擔心你撐不住。”
    李宏強撐著身體,搖搖頭拒絕道:“老羅,別管我,這是我連夜寫好的,裏麵是我關於軍餉標準和製度的想法,你先看看,咱們把這件事今天就定下來。”說完就將手裏的文件遞給了羅大山。
    羅大山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對於一些簡單的文件他還是能看懂的。他接過文件,打開後聚精會神地瀏覽起來。
    李宏見狀,坐在一旁靜靜等待。
    羅大山越看越震驚,他被李宏的想法給徹底驚到,看向李宏的眼神也充滿了敬佩。他不是個蠢人,多年軍隊生涯讓他增長了不少見識,李宏的想法他很快就明白了。
    羅大山語氣震驚地說道:“支隊長,你這個想法太大膽了,我都有些擔心這個方案能不能通過。這個方案中的軍餉標準完全縮小了軍官和士兵之間的差距,對於士兵來說軍餉幾乎沒降,可對於軍官來說,他們的軍餉簡直是大幅度下降,我擔心他們不肯接受。”
    李宏明白羅發燒的顧慮,在製定標準之前他也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他最終還是決定降低軍官的標準。於是李宏語氣堅定地說道:“老羅,這個問題我想過,但我覺得並非你想的那麽嚴重。首先,我們不管是給軍官還是士兵定的標準都足夠他們養活一家老小。其次,我們的部隊以後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我們應該把更多的錢花在刀刃上,比如說建立兵工廠、建立鋼鐵廠、采購設備等等,這些都是花錢的大頭。再次,我們部隊裏必須要堅持官兵地位平等的原則,軍餉標準要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可以有差距,但是不能過大。之所以有些許差距那是因為要鼓勵士兵積極努力的熱情,是對他們努力的獎勵。如果想在部隊裏一門心思升官發財的話,那就不適合待在這裏,借用黃埔軍校的對聯來說就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莫入此門。我們要的是保家衛國的軍人,不是升官發財的心術不正之徒。我相信我們的軍官,他們絕不是那種隻圖升官發財的人,他們心中也有著家國大義。而且後麵我打算建立一些獎勵機製,專門用來獎勵那些表現優秀或者立下功勞的軍官士兵,這筆錢相比軍餉來說可要高不少。總之一句話,不會虧待每個人,但是也不會對軍官搞特殊待遇,並且軍餉不是一成不變,後麵還會根據部隊發展情況進行調整。”
    李宏一口氣將心中的想法全說了出來,針對軍餉標準做出了詳細的解釋。
    羅大山聽完後,對李宏佩服的五體投地,震驚地問道:“支隊長,我服了,我完全讚成你的想法,這套標準和製度我支持實行。不過我很好奇,你這些驚人想法是從哪裏產生的?”
    李宏自然不可能說我來自後世,要比你多幾十年的知識,他隻是笑笑,道:“沒什麽,隻不過是曾經喜歡看書,喜歡聽人講曆史故事罷了,我們很多教訓曆史上都曾經出現過,隻是我們忽略了而已。”
    羅大山聽後笑道:“看來我是不成了,我這個年齡看書已經晚了。”
    李宏說道:“不晚,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老羅你還有大把時間。”
    羅大山放下文件,說:“支隊長,既然軍餉標準和製度你我都沒有意見,那這樣,你先去休息一下,下午我們召開會議,將其通過。不過有個問題,羅廣文和楊天宇不在,下午開會他們未必能趕回來。”
    “這事不影響,等他們回來了我親自找他們談話。下午會議照開不誤,先將其通過了。”
    “嗯。那好,我去安排會議,你趕緊去休息。”
    “好,老羅,那就辛苦你了。”李宏說完就返回了自己房間躺下休息。
    下午兩點,李宏將全軍排以上軍官全部召集起來,召開會議,商討軍餉標準和製度。
    會議上,李宏作了簡單的開場白之後,就進入主題,向眾人介紹了開會的內容。隨後,李宏拿出文件,詳細地給眾人介紹了新的軍餉標準和製度。介紹完後,李宏便開始讓所有人討論,並發表意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眾人聽後,先是麵麵相覷,隨即便開始交頭接耳,互相交流意見。
    第一個發言的是徐誌清,他不明白李宏為什麽製定這樣的標準,便問道:“支隊長,我對於軍餉發放製度是表示支持的,說實話我也很痛恨克扣軍餉的行為。不過我有點不理解的是為什麽新的軍餉標準軍官和士兵之間的差距這麽小,甚至還分成職位軍餉和軍銜軍餉兩部分呢?”
    李宏看向徐誌清,耐心地解釋道:“在我們部隊裏,軍官和士兵地位上是平等的,我不允許有人搞特殊,尤其是軍官,這會讓士兵心裏產生不平衡,從而影響全軍的團結。出於官兵平等的原則,我認為軍官和士兵應該同甘共苦,軍餉方麵不應該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如果軍餉完全一致,那會打擊士兵和軍官的積極性,也不利於我軍的發展。所以綜合考慮之下,我定下了這套標準,既縮小了軍官和士兵之間的差距,也沒有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多出來的那部分就是努力的結果。我不會讓士兵辛苦努力了卻什麽也得不到,但也不會允許軍官高高在上,看不起士兵的現象存在。這套標準你們也聽了,按照現在的物價,養活一家老小不成問題,隻是不允許花天酒地、大搞奢侈罷了。我們軍隊是抗日打鬼子的,不是讓人去度假享受的,心術不正想一門心思升官發財的人請離開,我們部隊不歡迎這樣的人。”
    李宏滔滔不絕,一口氣將自己為何製定這樣的標準以及自己對於部隊的待遇想法全說了出來。
    眾人聽完後,全場立刻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徐誌清在聽完李宏解釋後,當場表示支持:“支隊長,我沒有意見,完全讚成在軍中實行。我老徐雖然愛財,但是我也知道什麽錢能拿,什麽錢不能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之所以不理解隻是心中疑惑罷了,並非是嫌棄軍餉低。如今疑惑盡消,我老徐全力支持。”
    李宏看著徐誌清,誇讚道:“徐排長說得不錯,我沒有看錯人。”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討論,李宏最終宣布新的軍餉標準和製度正式開始實行,並且宣布等羅廣文和楊天宇招兵回來後就開始發放軍餉,老兵發放八月、九月兩個月軍餉,新兵則是隻發九月份軍餉。
    聽到要發軍餉,全場再一次響起熱烈的掌聲。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