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撤離代縣

字數:2815   加入書籤

A+A-


    11 月 2 日,由於東線戰局的崩潰,導致忻口中國軍隊有被日軍側翼包抄的危險,於是忻口前敵總指揮衛立煌下令軍隊撤出忻口,忻口戰役結束。
    送走李副官之後,李宏便開始思考下一步的計劃。忻口戰役已經結束,瀕臨彈盡糧絕的板垣征四郎所部重新獲取補給,再度恢複戰鬥力。李宏此時占據代縣已經失去了意義,並且由於堤支隊的覆滅,日軍方麵已經開始關注他,並製定計劃準備消滅他。李宏深知這一點,所以撤離代縣勢在必行。但是撤離代縣後部隊該何去何從,這又是擺在李宏麵前的一道難題。
    返回天鎮?李宏心裏第一時間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天鎮距離平綏鐵路太近,且人口稀少,大部隊一旦過去,不僅要隨時麵臨日軍的圍攻,還要麵臨缺吃少穿的困境。並且大部隊過去,行蹤難以遮掩,很容易被日軍鎖定包圍。就算是可以擊敗日軍進攻,可麵對缺吃少穿的困境,即使是想要自給自足搞生產,也會因為時刻麵臨日軍破壞而難以實施。天鎮那裏隻適合遊擊部隊發展,不利於大部隊駐紮。
    既然天鎮不能去,李宏隻好將目光放到山西其他地方。晉東北的情形和天鎮大同小異,李宏心裏已經決定將晉東北作為遊擊區,發展當地遊擊隊。晉東南倒是適合發展,但是這裏距離李宏太遠,且八路軍已經挺進太行山,李宏想了想還是決定放棄。晉南和晉西南就不用說了,現在還是閻錫山的地盤,尚未淪陷,此時過去與南京方麵的要求不合。畢竟自己已經接受了南京的收編,剛收編就陽奉陰違,這對於部隊好不容易打出來的名聲產生不利影響,並且還會交惡國民政府。李宏此時隻想抗日,不想過多樹敵,他脫離晉綏軍,已經得罪了閻錫山,若是再交惡國民政府,實在是不智。
    思來想去,李宏最後把目光放到了晉西北。
    晉西北此時大部分地區已經淪陷,但是這裏的日軍力量相對薄弱,並且靠近陝西榆林的河曲、保德等地都還未被日軍占領,倒是個不錯的選擇。若是能在河曲、保德兩縣建立抗日根據地,就能背靠陝西,一旦打不過,可以退到陝西恢複實力再打回來,不用擔心被日軍切斷退路圍殲。雖然這兩縣同樣人口不多,但是在這裏搞生產,卻比天鎮環境要好的多,而且憑借自己一個旅的兵力,日軍隻要來的不是旅團級別的兵力,自己都有一戰之力。
    李宏越想越覺得可行,他心裏是有自己的打算的,自己未來必須要自給自足,不能依靠任何一方。隻有如此,才能不會被卡脖子,或者戰略上受到挾製。
    說幹就幹,李宏立即來找羅大山,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詢問他的意見。
    羅大山聽完後,認真思索,隨後說道:“旅長,照你這麽說,目前確實隻有晉西北適合我們發展,但是你也說了,那裏人口並不多,我們就要麵臨招兵困難的問題。此外,小鬼子如今對我們可是恨之入骨,他們若是真的不惜一切代價重兵進攻,我們怕是很難守住這兩個縣城啊。”
    李宏說道:“老羅,你的擔憂不無道理,但是即便小鬼子重兵進攻,我們大不了渡過黃河,退入陝西。隻要我們隊伍還在,就能重新收複這兩個縣城,即便縣城被破壞,我們也能重建。可小鬼子卻無法在晉西北長期駐紮重兵,在這裏駐兵的代價可不小,長期駐紮重兵,小鬼子根本就承受不起。我們可是有一個旅,小鬼子隻要兵力不超過一個旅團,我們都能與之一戰。因此我認為我們是完全可以守住這兩縣的。”
    羅大山聽李宏這麽一分析,心裏也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對日軍重兵進犯的擔憂消散不少。他被李宏說服了,說道:“既然你已經把這些都考慮到了,那我就沒有什麽可擔憂的了,我同意你的想法,挺進晉西北。”
    畢竟李宏與羅大山不一樣,李宏是穿越過來的,他很清楚曆史發展,見識上遠超羅大山,他的所有計劃都是根據曆史製定的。麵對羅大山的顧慮,他能很好地解答,並說服對方。羅大山對於李宏也是極為信任,畢竟到目前為止李宏在大方向上從來沒有出錯過,所以這次羅大山依舊選擇相信李宏。
    李宏見羅大山同意,高興地說道:“事不宜遲,我這就召開會議,安排相關事宜。”
    羅大山見李宏如此急切,不解地問道:“這麽著急嗎?這事咱們目前隻是剛確定好,至於怎麽去,去了之後怎麽辦我們都還沒有想出一個章程,現在就宣布,是不是太著急了?”
    李宏哪能不著急,忻口戰役已經結束,要不了多久太原也會淪陷,他要是不抓緊撤退,日軍一旦拿下太原,勢必會派兵前來對付自己,到那時想撤可就麻煩多了。
    於是李宏回道:“老羅,代縣我們不能久留,小鬼子一定會卷土重來,我們早點撤出,就可以避免和鬼子大部隊遭遇。早一天到達河曲縣,我們就能早一天開始經營發展,這件事不能拖。”
    隨後李宏召集全軍各部隊主官,宣布了自己挺進晉西北的決定。
    眾人聽後,全都大吃一驚,各種疑問接踵而至。
    李宏麵對眾人疑問,一一進行了解答,徹底打消了眾人的疑慮。在統一了眾人想法後,李宏宣布兩日後全軍撤出代縣。
    在此之前,李宏已經開始對代縣老百姓進行了疏散,城內除了一些實在勸不動的,大部分都已經離開。要麽躲到鄉下,要麽投奔親戚,要麽到別的地方謀生,李宏將城內的糧食大部分都分給了老百姓,並按照每戶人口多少給了 10 到 20 塊大洋作為補貼,大大減少了老百姓途中死亡的風險。幸好城裏人口不多,本身也就萬餘人,李宏能承擔得起其中的花費。對於那些實在不願走的老百姓,李宏也沒辦法,隻好聽之任之。
    11 月 7 日,李宏率軍撤出代縣。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