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再回張家窯村
字數:2964 加入書籤
3 月 4 日,郭濤留下宋金彪補充 1 營暫時擔任清水河縣守備,自己率領特務營和兩個保安團踏上了歸途。
這一戰,郭濤率軍前後共計消滅李守信部騎兵 1800 多人,收複清水河縣,可謂是大獲全勝。然而,這一仗郭濤的損失也是非常巨大,全軍共計陣亡 600 餘人,負傷 400 餘人。因此,這一仗雖然取得勝利,但是郭濤的臉上卻沒有任何喜悅,他的心中一直在為張家窯村陣亡的 167 名戰士自責。
3 月 5 日上午,郭濤再次抵達張家窯村。此時的張家窯村百姓已經紛紛返回,正在開始戰後的重建工作。得知抗日軍隊來到村外,村長立馬放下手裏的的活,來到村口迎接。
這一仗由於李宏加強了各村行政管理,在敵人到來之前成功疏散了百姓,所以並沒有多少百姓傷亡。各村百姓對於自己能在此戰中安全活下來非常高興,心中非常感謝李宏,對於李宏麾下的軍隊也多了不少好感。這得益於李宏加強村莊管理時,派出的工作人員大力宣傳政策時,也順帶宣傳了李宏,讓老百姓知道了這一切措施都來自於李宏,提升了李宏在百姓心中的聲望。
聽到村長迎接,郭濤不敢馬虎,迅速調整好狀態,迎了上去。維持軍民魚水情這是李宏多次強調的,凡是違反這一條的都會被嚴重處理,因此麵對百姓,李宏的軍隊無人敢怠慢。
“村長你好,我是這支軍隊的長官,我們奉命返回,路過貴村,打算在村外休整片刻,若有打擾,還請村長和鄉親們見諒。”郭濤率先開口,客氣地向村長說明了來意。
“長官客氣了,若非你們打跑了鬼子漢奸,我們還不知道要遭受多少苦難。你們保護了我們的安全,我們豈能不知道感恩。鄙人前來是想邀請長官和眾位弟兄進村歇息,也好讓我們盡盡地主之誼,表達我們的感謝。”村長雖然人已經五十多歲了,卻是個十分明事理、爽快的人,直接邀請郭濤等人進村。
郭濤深知李宏的紀律,不能拿百姓一針一線,因此婉言拒絕:“村長,感謝您的好意,但我們有紀律,不能拿百姓一針一線。再說了這裏剛打完仗,鄉親們家裏損失也不少,我們哪能再給鄉親們添加困難。我們就在村外休整就行,村長您繼續忙去吧,若有什麽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我們一定出手。”
村長聽後,心中對郭濤等人好感大增,連連誇讚。
隨後郭濤想到了在這裏陣亡的將士,當時他們急於追擊敵人,沒有時間收殮遺體。於是郭濤問村長:“村長,我想問一下,前幾天在村北我們犧牲的戰士遺體在哪裏?”
“長官,他們已經被我帶領鄉親們收斂起來,就葬在了村東 1 裏處的一麵山坡上。弟兄們死得慘啊,好多弟兄遺體都不完整,我帶著鄉親們返回村裏,看到了村外犧牲弟兄的慘狀,實在不忍心,便和鄉親們一起收殮遺體,擅自作主將他們安葬。”
“多謝村長能讓我這些弟兄入土為安。不瞞您說,當時我們要追擊敵人,實在沒有時間收殮遺體,如今村長替我們完成此事,在下感激不盡。”
“長官說的這是哪裏話喲,弟兄們都是抗日的英雄好漢,我也不過是盡一點綿薄之力而已,說謝謝那就見外了。”
“村長,我想去看看弟兄們,您能否帶我過去?”
“沒問題。”
看到村長痛快的答應,郭濤決定帶全軍過去祭奠,於是對一旁的傳令兵下令:“通知全軍馬上集合。”
部隊集合完畢後,郭濤在村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埋葬犧牲戰士的山坡。整整一麵山坡,一百多座墳墓座落於此。
村長指著木牌上沒有字的二十幾座墳墓說道:“長官,實在對不起,那幾個弟兄他們身上的標識已經無法辨別,我們沒有辦法確認他們的名字,隻好立了一個空木牌。”
“村長,您能讓我們的戰士入土為安我已經感激不盡了,至於那些木牌上沒有名字的弟兄,是我這個做長官的對不起他們。”
郭濤看著眼前的一百多座墳墓,內心充滿了自責和愧疚。在郭濤看來,這一切都是他考慮不周,指揮失當造成的,若是他能事先考慮到敵人突圍,做出應對部署,這一百多將士不少人都會活下來。
身後的將士全都悲傷不已,這些人都是他們的戰友,如今卻天人兩隔。保德縣保安團副團長看著眼前的墳墓,更是雙目含淚,其部將士無不悲痛萬分。
郭濤莊重地向戰士們的墳墓彎腰鞠躬,表達自己的愧疚。他語氣悲切,滿懷自責地說道:“弟兄們,對不起,是我指揮失誤害了你們,我向你們賠罪了。”
看著郭濤誠懇地向犧牲戰士認錯,保德縣保安團戰士對郭濤心中的怨言瞬間消散。雖然戰場上發生意外很正常,但是犧牲這麽多戰士,就連他們的團長也壯烈犧牲,這讓保德縣保安團的戰士們內心多少對郭濤產生了一絲怨氣。雖然他們表麵上沒有說,可是郭濤卻深深感受到了這股怨氣。郭濤並沒有怪罪他們,這不過是人之常情,任誰看到戰友犧牲後心裏都會有怨氣。況且這一仗確實是郭濤事先考慮不周,沒有預料到敵人會放棄村子撤兵突圍,這才導致保德縣保安團與敵人騎兵迎麵相撞,遭受巨大損失。
整個天地之間都充斥著悲傷、肅穆的氣氛,戰士們懷著沉重的心情祭奠著犧牲的戰友。祭奠活動持續到了下午四點,郭濤給每一座墳墓都深深地彎腰鞠躬,向戰士們道歉。
祭奠活動結束後,見天色將晚,郭濤便下令部隊在張家窯村外休整一夜。晚上,郭濤找到村長,與村裏幾個木匠合力用木頭做了一塊紀念碑,立在了埋葬戰士的山坡上用來紀念英靈。
次日早上,郭濤率軍離開了張家窯村。
喜歡抗戰之烽煙萬裏請大家收藏:()抗戰之烽煙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