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客觀】和
字數:9160 加入書籤
大概是七歲的時候。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客觀這個詞。
卻已經了解了這個概念的含義。
大概是在一個午覺之後。
我迷迷糊糊睡了一覺。
等我睡醒後,根據睡著之前的記憶,去尋找吃的。
卻發現,吃的不在了。
而我媽在說,她在我睡覺的時候做了些什麽。
喔……原來我睡覺的時候,世界其實也是在變化和運轉的。
原來,即便我不知道的事情,也是在發生著的。
當我不用自己的感知來衡量和認知世界。
當我試圖,認知我睡夢時,世界上發生的一切時。
我懂得了客觀的含義。
事實不因主觀印象而發生改變。
人類無法感知一切。
我認知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是存在偏差的。
白天不會因為我閉眼而天黑。
黑夜不會因為我心中充滿希望而照亮人間。
主觀臆斷,客觀真理。
從事實出發,推導過程不摻雜難測人心,方能得到真正的道理。
我為我,見我明心跡,見我知本性。
我非我,理令天演地算,得萬物真知。
非道非佛,我為理家。
道講道理,佛講佛理。
理家應該講心理,人理,生理,真理,萬物之理。
以辯證理智的客觀推論與主觀視角相互驗證,便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和外物的區別。
見我識本心,無我論天地。
溯源解真意,求思證人生。
見我,感受自己認識一件事物的過程和規律,反思自己的作風和做法。
要通過感知自己的情緒,來認識自己的內心。
也可以通過感知自己對他人的情緒,來認識自己的內心。
通過捋清自己思考時的思維,來檢查邏輯漏洞和錯誤……
檢查之後,要想辦法把自己的邏輯過程變得清晰和嚴謹,修複自己思維的漏洞。
我做這件事的時候,年紀大概是12歲到13歲。
那時候的我還很小。
出於環境和個人原因,我的邏輯能力很差。
我發現自己很容易出現‘從眾’的行為。
就像,哪怕我父親傷害我多次。
我也會被我媽輕易說服,被灌輸父愛如山的觀念一樣。
哪怕我明知道,那不對,也會這麽認知。
直到初一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身上有著很嚴重的從眾現象。
那麽原因是什麽呢?
我初一的時候,是有自己的獨立思想的。
所以,當時的我很迷惑於,自己為什麽會產生從眾行為……
在多次自查後,我發現。
我的思維邏輯中,其實有很多的盲點,並沒能被我所發現。
就像是做題一樣,把題做出來,並不意味著掌握了這道題的全部知識點。
個人的思維,是極有可能存在盲區的。
而,個人的邏輯能力提升,一般普遍而言,往往需要家人的幫助。
這方麵,我是必然要吃虧的。
家裏可沒有這種耐心給我對應的幫助。
於是……在長久的嚐試後。
我養成了一種特殊的能力。
‘自我更新邏輯鏈’。
以自己的思維來對自己講述,對於一件事的看法,做法和邏輯過程。
我將同時具有【教導者】和【糾正者】兩個身份。
在這一過程中。
我將以被教導者的身份,接受自身邏輯鏈的講解,從而發現自身邏輯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再以糾正者的身份,按照被教導者指出的邏輯問題,進行自查。
自查出問題所在後。
依次序。
先從教導者身份,嚐試怎麽補全這份邏輯才能讓這份邏輯清晰明了。
再以糾正者的身份,按照自己發現的問題,嚐試著解析和補全邏輯鏈。
最後,將兩個角度分析出的邏輯鏈進行對比,融合。
這就是——‘自我更新邏輯鏈’。
哈哈哈,這個能力是很難培養的。
我培養這個能力,花了很久,具體多久不清楚,但應該是以月為單位計算的。
傳給你們一項‘天階思維技巧’,有耐心有天賦的可以嚐試一下。
任何人都應該能夠做到這一點,區別隻是效率和熟練度。
這個方法,我一直在用,已經形成了一種近似本能的技能。
對於完善人格的好處很大,而且也能增強精神的韌性和意誌。
當自己的邏輯儲備不夠豐富的時候,他人的邏輯角度和方式或許可以被參考。
有效參考的主要來源——書籍和視頻。
時間太過久遠,我也不好具體說一下哪些是有用的。
目前對我有用的。
dy的‘阿沛’。
是我現在正在吸收感悟的邏輯方式。
裏麵提到的一些學習方式,很有意思。
在離開家裏之後,我終於有時間整理更新一下自己的學習邏輯了。
害……當任務排滿的時候,我很少有時間能夠在學習方麵取得提升。
我並不排斥學習,但我很排斥強製學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根本不給我整理和消化理解的時間。
隻是一味地給我增加任務和負擔。
就會讓我很難受。
尤其是,我抗議屁用沒有。
就不能按照我的節奏來麽?
啥都不懂,瞎規劃我的任務和目標。
舊版的學習邏輯已經落伍了,給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我更新一下,提升點學習能力能怎麽樣?
越說越生氣。
家裏給我定了不低的目標,我死命往前爬,家裏就死命在身後拖我後腿。
我往外爬,你們要拖我後腿,我妥協了。
我按照你們規定的方向爬,你們還要拖我後腿,就無語至極。
不懂的話,能不能別亂管閑事。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把時間都浪費在跟你們對抗和無意義的完成任務上。
對我不會有任何的提升。
反正,事情就是這麽個事情。
想法是需要通過實踐來固化認知的。
人的思想調用邏輯的底層,是行為。
單純的‘想’,不去做,不會帶來任何的改變。
想了,要去做,這樣才能有所變化和成長。
處處受限,就相當於一個封印一樣。
用世俗和說教讓我束手束腳,無法真正的獲得能力成長。
是我沒滿足成長的條件麽?
並不是。
而是,我沒辦法將成長落到實處。
因為我盡管有些討厭父母,卻還是很尊重他們,不會去亂動他們的東西。
但是,家裏,幾乎沒有我的東西。
我能夠怎麽成長呢?
一旦碰到什麽其他的東西,我就會感覺到條件反射的精神痛苦。
那是長久來的說教和習慣導致的下意識反應。
那麽大的房間,我卻容納自己的地方都找不到。
家裏窮成為了所有物被侵占的借口。
別亂動東西,把東西都收起來,成為了成長被限製的理由。
哪怕在學校,家裏的陰影也揮之不去。
浪費了數年的時間。
無數次夜晚下的狂奔。
終於,養成了足夠不顧一切的勇氣。
衝破束縛,離開了那個地方。
我沒有唐月的那個,僅僅憑借一時衝動,就足以證明自己,獲得完全底氣的機會。
我很羨慕唐月,她有一次,可以與全世界作對的機會。
從此,無論她做什麽都不需要理由。
而我,消耗了數年的青春,卻隻是為了提升勇氣。
讓勇氣的上限,超過那心靈的枷鎖。
我沒辦法證明我是對的,這不是一道證明題。
枷鎖的意義就在於限製人。
心靈的枷鎖自然也沒有解開的鑰匙。
我無法證明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有答案。
我將絕大多數的勇氣,用來打破枷鎖。
代價就是,我會變得敏感多疑。
對於個人來說,勇氣是有限的。
我在這邊的勇氣多一點,那邊就會少一點。
我不敢隨意花錢在不確定收益的地方。
那會讓我患得患失……
我在很多人在場與我交流的時候,會感到痛苦。
平白無故對我的惡意,會讓我覺得難受。
這些,是因為,我會因為勇氣的缺失,導致很多無意義的思考。
最終,大量的思考讓我痛苦難受。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我並不是得了窮病。
我是因為不確定回報的付出,懷疑會被辜負信任而感到患得患失。
其根源在於,被辜負信任留下的痛苦回憶和勇氣不足。
這點,我能夠慢慢治愈自己。
我可以一次次戰勝過往的痛苦回憶。
直麵痛苦對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難度。
正如白小塵一樣,我不怕痛。
我需要的,是在精神上擁有自己的底氣,或者成為自己的底氣。
單純的賺錢是不行的。
治標不治本。
哪怕我現在突然有了一百萬,仍然會因為5塊錢而感到猶豫和糾結。
哪怕我有了月入百萬的能力,也仍然會因為5塊錢而感到猶豫和糾結。
區別隻在於,賺錢能力強之後,這種痛苦和壓力會從難以承受變得很小很微弱。
我需要精神上的底氣,來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需要在意更多。
這本應該是家應該具有的作用。
可惜我的家是泄氣的地方。
所以……我要花一點時間,用行動證明一件事。
證明,我永遠支持自己,我是自己底氣。
可能有人注意到。
擁有自己的底氣其實並不是隻有‘家’和自己兩種解法。
伴侶也可以是足夠信任,會支持你的人。
這種解法理論可行。
但是,你怎麽保證,她他始終站在你這一邊?
在這種情況下,我若將希望寄托於他人身上,那是多麽懦夫的行為。
如果,對方選擇辜負你的信任,並反過來攻擊你的薄弱點,你要怎麽應對?
……
沒必要的。
與其渴求愛情的創可貼來療傷,不如扛著傷痛把問題徹底解決掉。
這樣的傷疤,是勇氣的勳章。
隨著時間的醞釀,強者的傷疤會變成醉人的酒,越來越醇香。
而講述故事的男人女人,就是那個從故事中走出的傳奇。
……我是分割線……
選項之外的答案,是人類勇氣的讚歌。
是在絕望的困境之中……
有人說,“我們除了死路一條,別無選擇。”
這時,你說,“不,我們還有一種可能。”
做出固定答案之外的選項,這才是真正的勇者。
……我是分割線……
可能是前一陣子做了個【勇者】的夢,就用了勇者做比喻。
夢裏的勇者,就是這樣的,永遠具有打破常規的勇氣。
夢的大致內容都在書圈裏寫過,就不重複一遍了。
再把那個夢往細了說,可能就需要瞎編了。
哈哈哈~
這一章不算在更新裏麵哈。
一會兒,我再去看看。
中午出數據。
【進度10000】
等進度條滿了就更新。
喜歡規則怪談我的妹妹不對勁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規則怪談我的妹妹不對勁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